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学〈易经〉通管理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学〈易经〉通管理

  • 作者:穆晓军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36218
  •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 页数:236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易经》是一本帮助人们解除困惑的智慧之书。古往今来,解读《易经》的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书独辟蹊径,不做卦象分析,不做风水解读,而是着重探讨《易经》思想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根据乾坤三卦的六爻内容,提出了乾龙发展周期的规律,对企业和企业家、经理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根据乾坤基本卦的变化,提出了否泰四大原理——以客为上、上下沟通、内阳外阴、对方立场,对企业营销、管理等具有指导意义;简易、变易、不易三大原则更是从哲学的高度,帮助管理者从战略、全局的角度运筹帷幄,把握大势。本书语言活泼风趣,新见迭出,让你在轻松阅读之余,领悟《易经》的管理智慧,提升管理境界。
    文章节选
    **章 中华文化的大道之源
    初九在《易经·乾卦》中意味着事物发展的**阶段,也是研习和品味《易经》管理思想的“启蒙阶段”。《易经》思想源远流长,其中有些入门的基础知识需要我们予以知会,方可顺利踏人研习门径。貌似晦涩的《易经》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管理实践中,其实是随处可见、拈之即来的。

    日常生活中的《易经》案例
    《易经》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些“阴阳卦画”奇怪、复杂地排列在一起,后面跟着许多晦涩难懂的古文,一副神秘、深奥的样子,仿佛离我们很遥远。
    其实《易经》离我们并不遥远,身边有很多很多的“《易经》案例”,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也都打满了“《易经》的烙印”。 “贞观”、“奉天”、“顺天”、“元吉”,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在年号中喜欢采用的词。即使在今天的日常用语中,仍然包含很多“《易经》元素”:“你怎么变卦了”、“凡事物极必反”、“希望你大有作为”、“扭转乾坤”、“不速之客”、“匪夷所思”,等等,这些话其实都是从《易经》中来的。
    “变卦”这个词不用多说了,即使不了解《易经》的读者,也知道《易经》是“算卦”的。
    “物极必反”是《易经》的核心思想,体现了一阴一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很多大师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老子提出的“物壮则老”,孔子倡导的“过犹不及”,等等,其思想本源都来自于《易经》。
    “大有”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一卦,象征着收获很多,所以汉语中很多褒义的词语都使用了这个卦名,如大有作为、大有收获、大有成就,等等。“大有”这个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叫“柔得尊位大中”,意思是柔和厚德处于尊位才显示出博大持中,持此理念,“大中”现在成为一家非常**的家电销售企业的名称。并且,非常巧合的是,“大中”两个字又是《大学》和《中庸》的字头合称,而这两篇是儒家经典中的重要文章。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大学》和《中庸》这两篇文章,分别代表着《易经》中的乾坤两卦,一个讲自强进取,一个讲辅佐奉献,这也是企业家和管理者*重要的两种品性。
    1.名字中的《易羟》色彩
    企业或者社团的名称包含《易经》词汇的案例非常多,这通常代表了组织创始人的理念或者价值观。家里生了一个孩子,给孩子起名字就是全家人的大事情,通常要寄托长辈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并且要显得有个性、有文化。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名称也很重要,如贾宝玉、林黛玉都隐喻着角色特征,而《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这个名字也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寓意的——“有限人生应悟空”,这是人生哲学的至高境界。
    企业的管理行为,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但每一个企业的**个管理行为,肯定是知识产权行为,即决定企业的字号。企业的产生,是以领取营业执照为准的,所以,先有了决定企业字号名称的这个管理行为,才会有企业的“出生”,用工商管理的术语来说,就叫名称预先核准,权利期6个月,不得转让,不得经营,此时这种无形资产已经有了排他性的禁用权。
    《易经》的文化思想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骨髓之中,即便是当代西方“文化殖民”来势汹汹,仍然有很多中国企业家或者社团创始人,采用《易经》中的词汇作为字号,以此表达愿景,陈述组织使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进取精神。“天行健”就是常见的企业字号,据我们了解,国内每个省份都有叫此名称的企业,仅北京至少就有数十家。在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网站上,可以搜索到数百家不同行业的“《易经》字号”,比如,厚德安邦、厚德博雅、大有鼎新、大有东方、用九文化、保合利贞、乾元飞天,等等。
    北京有一个经济研究所叫“天则”,这是**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领衔的一个研究机构,聚集了中国很多**的经济学家。茅先生等学者要达成的组织使命和愿景,即“天则”,来源于《易经》“乾元用九,乃见天则”,这是《易经·乾卦》里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我参加合伙的北京市中孚律师事务所,“中孚”二字是《易经》第六十一卦的卦名。读者即使不了解《易经》,仅直观地打量“中孚”的卦象,也能感觉到“虚心”的意思。在《易经》中,中孚象征着诚信修养,“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意思是说,人有诚信之德,利人守正,乃符合天道。
    还有一些企业表面上没有直接引用《易经》中的词汇,但字号中却隐含着《易经》的理念,如北京西泽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培训公司,“西泽”的含义。即取自“兑卦”——“两泽相叠”为兑,《易经.兑.象》日:“君子以朋友讲习。”意思是说朋友之间讲习,以交流知识,是令人喜悦的事,非常贴切地表现了培训公司应有的理念。
    鲁迅先生笔下曾经描写过江南的一家咸亨酒店,“咸亨”两字即源自《易经·坤卦》中“含弘光大,品物咸亨”这句话,是一个寓意深厚的词汇。据说现在绍兴一带有很多商家都在使用“咸亨’,二字,如咸亨酒店、咸亨花雕酒,等等。
    因为北京长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所以“满街都是《易经》案例”。常来北京的朋友都知道,三环路是北京*重要的城市主路,其中,北三环上有一个安贞桥,西三环上有一个丽泽桥,这“安贞”、“丽泽”的名字就是来源于《易经·坤卦》中的“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和《易经·兑卦》中的“丽泽,兑”。
    2.故宫里的《易轻》文化
    《易经》文化案例*集中的地方就是北京的故宫。我们去游览故宫的时候,会发现类似保和殿、天安门等这些重要的建筑都是“九开间、五进深”的比例,就是说建筑的正面宽度相当于门的9倍,叫“九开间”,由10根大柱子分隔出来,而建筑的宽度与纵深的比例通常是9:5。象征着“九五之尊”,《易经·乾》:“九五,飞龙在天。”意思是说皇帝是九五之尊。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9是单数中*大的,《易经》中把单数称为阳数,所以9是*大的阳数,是阳数中的**,而5恰恰是阳数1、3、5、7、9位置在中间的数字,象征着中庸、中和,所以九五之尊也意味着皇帝既是*高的,也是*公平的统治者。
    长期以来,9和5这两个数字就被赋予了超出数学计算之外的意义,成为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象征。而所谓封建等级制度,是君主时代的重要管理体制,是一种官僚秩序,所以,封建帝王认同《易经》等经典著作,绝非仅仅因为爱好或文化享受,而是由此获得社会管理的启发和依据,用经济学的话讲,帝王们的选择当然都是“理性”的。
    在中国古代,这种“九开间”的房子不是乱盖的,王爷千岁的宅邸,只能是七开间,级别再往下,则是五开间,或是三开问,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再有钱的财主,擅自盖九开间的房子,也是犯了弥天大罪。
    清代等级森严,二品以上官员可以盖五开间的房子,之下的官员只能盖三开间的房子。所以去平遥古城参观的人会发现,偌大的古镇好像只有一户人家有五开问的大房子,其“法律依据”是祖上曾经官至二品,其余的人家,即使再有钱,盖一套10万间房子的大院子都可以,但**不敢盖五开问的房子。所以,除了故宫之外,九开问的建筑一般要去十三陵或者孔庙才能见到,其他地方应该没有,除非是废除帝制之后的新建筑。
    有意思的是,9的**含义,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中国人默认的一种文化习惯。很多单位的办公楼,比如一些大集团或**别的机关,单位*高负责人的办公室是在9楼,而不是象征发财的8楼,这就是受《易经》文化影响的具体案例了。
    故宫*重要的建筑是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的名字全和《易经》有关,而且三大殿是建在一个共用的高平台上面的。这个高平台的纵横比例也是9:5,仍然昭示着“九五之尊”。其中,*重要的建筑太和殿在明朝初建的时候,也是九开问、五进深的,只是后来在清朝重建时被改成了11开间,据说是取“二中之和”,即阳数中间的5和阴数(偶数2、4、6、8、l0)中间的6之和,以充分象征“允执厥中”。
    故宫内廷,乾清官、坤宁官以及中间的交泰殿,也都是按照《易经》的卦名布局和命名的,“乾”“坤”“泰”都是《易经》的卦名,并且是《易经》*重要的三卦。故宫中的很多匾额题字,也处处都是《易经》内容的体现,如*重要的格言“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是康熙亲笔所题,是《易经·乾》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天道创造万物,四方各国和美昌顺。
    3. “天地日月” 坛的先天方位
    “天地日月”坛是北京城的象征性的建筑。天坛在城南,*有名的是祈年殿,还有直径达45丈的祭坛(九五的乘积);地坛在城北,现在“地坛书市”已经像过年的庙会一样,成为北京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日坛在城东,与**区和CBD毗邻;月坛在城西,附近有金融街。
    这个“天地日月”坛的方位,即是《易经》中所说的先天方位。这种方位说法,大约起源于战国,而于宋代之后,被绘制成图形,并大肆传扬。
    所谓先天、后天,我们可以当作是以《周易》的产生为准,其生之前,即更古老的《连山易》、《归藏易》时代,是属先天,《周易》有生之后是为后天。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以宇宙生成为准,宇宙生成之前为先天,之后为后天,这是对划定基准点的不同意见,但不影响先天与后天两个概念之问的区别。
    好比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只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先天因素,或者叫遗传,二是后天因素,我们叫环境。通常遗传我们无法选择,就只有靠后天的努力;刚刚出生的数百个婴儿,可能其自然禀赋都差不多,是后天的环境和行为,才出现了不同的人格和人生。
    先天易与后天易之间的异同,今人知道的很少,因为《连山易》和《归藏易》没有传世,据说道教当中有关《归藏易》的先夭资料保留的较多,江湖上的**以及梅花算卦中,据说也保留和利用了一些,但都是凌乱甚至面目全非的信息。较有共识的是,研究宇宙生成之前的事情,应该使用先天的理论体系,研究宇宙范围之内,即现世的经世济用,应该以后天道理为准。先天和后天之间,八个卦分别放在哪个方位,是有所不同的,以右下角为例,也就是西北方位:《连山易》是山,也就是艮卦,《归藏易》是地,也就是坤卦,《周易》则是天,也就是乾卦。
    比较有意思的是,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方位”图上,西北方位是“乾”。因为很多人相信“乾位”代表财富,所以在当今的城市建筑中,有很多**楼宇都是放弃正南正北、而在西北方向开门,显得“比较邪门”。这也算是《易经》文化的一种感染。其实,乾是否代表财富并无考证,共识的意见是乾可以代表金属、坚硬。有《易经》之时,尚无元宝、铜钱之类的金属通货,更可靠的财富代表应该是贝类或者粮食。
    不过,无论先天后天,《易经》中“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这个大方向是不变的。于是,想要考察自己所在的位置处于《易经》方位图的哪个方位,也可以将当地的地图“头上脚下”地彻底颠倒过来看。由此我们可知上海徐家汇在“坤位”,是地,北京中关村在“乾位”,是天,北京CBD在“震位”,是雷,等等。
    〔二〕
    《易经》在国外的影响
    《易经》思想的传承脉络,除了中华国学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异域分支:其一是对亚洲文化的影响,比如日韩两国;其二是对欧美思想的启发,其中以黑格尔、莱布尼茨、荣格和爱因斯坦等学者为代表。
    1.天地日月的韩国**
    在历史上,韩国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典型的例证,就是充分体现了《易经》文化的韩国**。
    古代中国和韩国(高丽)都是没有**的,到了清末,受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开始知道“天下”和“**”的概念并非相同,逐渐地了解到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一些规则,于是清政府把黄龙旗作为**。
    1883年,韩国官员出使中国和日本的时候,因为知晓了国际惯例,觉得韩国也应该有自己的**,以便符合双方会晤时的礼节。于是,两位出使的官员在路上设计了“太极四卦”图样的**。
    今天的韩国**与当初的设计略有变化,即中间的阴阳形状略微简化了一些,不过整体思想纹丝未动,这些许的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1948年开始,现行的这个图样正式成为韩国**,并使用至今。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对《易经》文化的深度认可,这样的图形是不会出现在**这么庄重的标志物上面的。
    韩国**图样的四周分布着《易经》八卦当中的四个卦象:左上角三个整画的卦是《易经》中的“乾”,可以代表天、男、强硬,等等;右下角的三个断画是《易经》中的“坤”,可以代表地、女、柔和,等等;这是至阳和至阴的两卦。**图样的左下角,中间断画、两边整画的是“离”卦,可以代表太阳、火等,右上角则是“坎”,可以代表是月亮、水等,这是阴中带阳、阳中带阴的两卦,并且卦画正好相对,阴阳相反。
    《易经》基本卦有八卦,设计韩国**图样的人,选取的是《易经》中代表“天地日月”四卦,几乎就是北京城“天地日月”坛的一个简要翻版。至于这个图样的**,明显是太极图的变形,体现着阴阳互动、运转不已的含义。据说这个图形被称为“高丽魂”。
    韩国民众非常喜爱中华文化,从学术经典到民风民俗,喜欢之深切,就仿佛我们喜欢朋友的孩子,就恨不得自己也生一个一样可爱的出来。于是把中华文化的很多东西都当作本土的文化去热爱,真是深人骨髓、渗入血脉,比如拿端午节去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其实也不是坏事,说明中华文化非常**,人家才会喜爱,我们为此应该更珍惜我们的国学,热爱我们的民族。至于名分归属的正本清源,要知道历史虽然偶尔沉睡,但是从不说谎。
    ……
    目录
    前言 一阴一阳的管理之道
    **章 中华文化的大道之源
    一、日常生活中的《易经》案例
    1.名字中的《易经》色彩
    2.故宫里的《易经》文化
    3.“天地日月”坛的先天方位
    二、《易经》在国外的影响
    1.天地日月的韩国**
    2.南面而治的明治维新
    3.太极图的分歧和荣格理论
    4.二进制理论与《易经》阴阳二爻
    三、《易经》与《周易》
    1.《周易》的经传结构
    2.《彖辞》《系辞》是《易传》的核心
    3.不存在“全本周易”
    四、《易经》是思想之源
    1.《易经》是国学精髓
    2.《道德经》应是《易传》的一种
    3.诸子百家的思想源头
    第二章 乾坤之志与否泰原理
    一、乾坤两卦是《易经》的门户
    1.权重定律是管理要义
    2.其初难知与蝴蝶效应
    二、乾卦自强不息:企业与企业家的成长历程
    1.潜龙勿用:勿用不是没用
    2.见龙在田:初创期的强人原理
    3.终日乾乾:成功就是少犯错
    4.或跃在渊:战战兢兢才能走得更远
    5.飞龙在天:人才总是稀缺的
    6.亢龙有悔:归去来兮或凤凰涅槃
    7.与时偕行:乾龙周期是一般性规律
    8.大道相通:产品与技术周期
    9.乾元用九:天下大治的管理理论
    三、坤卦厚德载物:管理的本质是服务
    1.履霜坚冰至:艰苦的准备
    2.直方大:德才之间的另类选择
    3.无成有终:看重过程还是结果
    4.括囊:君子慎其独也
    5.黄裳:荣耀都是积累的结果
    6.龙战于野:客进主位的危险时刻
    7.用六:主客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四、否极泰来的管理原理
    1.否泰原理的**定律——以客为上
    2.否泰原理的第二定律——上下沟通
    3.否泰原理的第三定律——内阳外阴
    4.否泰原理的第四定律——对方立场
    五、炎黄子孙的乾坤之志
    第三章 《易经》哲学范式下的管理方法
    一、《易经》的哲学范式
    1.《易经》的语言:文字和符号
    2.名可名:从符号到本质到定义
    3.八卦的推演:《易经》的符号体系
    二、《易经》的理论核心:一阴一阳之谓道
    1.资产负债表:有阴必有阳,阴阳必相等
    2.贞观之治:一阴一阳的用人之术
    3.对立:竞争与合作
    三、太极生两仪:管理总是辩证的
    1.二生三:两维思维的管理智慧
    2.****:经济利益与道德人性的统一
    四、两仪生四象:管理工具的运用
    1.波士顿矩阵的两仪关系
    2.SWOT分析法
    五、四象生八卦:管理问题的归纳
    1.西北乾位的财富推理
    2.z轴:八卦的空间描述
    3.八八六十四卦:归纳一切管理问题
    六、企业管理的四大方法
    1.老阳:至阳至刚的科技方法
    2.少阴:中规中矩的法律方法
    3.少阳:分配利益的经济方法
    4.老阴:至阴至柔的文化方法
    七、管理的系统原则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l+1>2
    2.一个都不能少:2—1=0
    第四章 《易经》的四大管理理念
    一、时空观:管理思维的出发点
    1.空问:优先安排结构
    2.时间:合理利用环节
    3.时空组合与转换
    二、得失观:吉凶之间的商业智慧
    1.一得一失谓之道
    2.商业模式:舍得=失去+收获
    3.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进退之间的商业智慧
    三、中庸观:合宜匹配的管理模式
    1.制度设计的中庸模式
    2.匹配适度才是*美的
    3.中庸与程度适中
    四、占卜观:彰往察来
    1.占卜的三大功能
    2.预测因果律:善易者不占
    3.全社会的分析模型
    第五章 《易经》三易管理原则
    一、简易:大道至简
    1.扭住权重不放松
    2.简易原则提高生产效率
    3.简易原则降低交易成本
    4.大道至简:一切竞争都是利益竞争
    5.价格原理:产品+溢出效用=货币+交易成本
    6.复杂:繁简互致的管理辩证法
    二、变易:**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1.洞察演进
    2.衰退的**原因是繁荣
    3.制造稀缺是竞争的不二法门
    4.制造稀缺的八种垄断方法
    三、不易:提炼管理规律
    第六章 对《易经》的批判继承
    一、管理必然是哲学的
    二、管理哲学的三大内容
    三、管理哲学的四大方法
    1.怀疑
    2.定义
    3.归纳
    4.对立
    编辑推荐语
    不读《易经》,不能领悟中国管理智慧;不明易理,不足以担任企业高阶主管!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大道之源,孕育了中华文化的三大理念,即大道至简、大道相通和阴阳对立,是儒、道、法、兵等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源泉,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性格。其影响之深远,波及全人类,从日本、韩国到德国、美国,很多异国的文化痕迹和思想成就,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易经》的启发和影响。
    听穆晓军老师讲授《易经》管理思想课程,令人深刻地体会到,古老的中国哲学在今天的管
    理实践当中,仍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所有人,尤其是MBA学员,都应该静下心来享受《易经》管理思维的“饕餮盛宴”,而不仅仅是单纯阅读“天书”。一阴一阳之谓道,可以说,只有中西融通的管理思维,才是完整的、健全的思维。
    ——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MBA 邱彤宇
    《易经》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文化财富,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接受西方的教育培训,并有着多年的国际机构工作经验之后,我越来越感受到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国学思想的伟大。听穆晓军老师讲课,并与之讨论,我深刻体会到《易经》思想涵盖中西、洞察宇宙的气魄,其广大宏观而又精深具体,对于当今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管理实践,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阅读本书,你就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德国弗莱贝格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项目官员 张绪彪
    听穆晓军老师的《易经》管理课程,与自己的管理经验以及所接受的西方管理训练相结合,体会到《易经》思想原来渗透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阅读本书可以发现,各种管理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在《易经》中找到源头,并可以在《易经》思想的启发下,使既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更加完善。
    ——美国总统轮船(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国区**经理人 刘楷
    穆晓军老师的课程是我们中小企业竞争力工程的“品牌课程”,为无数中小企业以及企业家、经理人传授了高质量的管理理念。其中,他对国学与管理实践结合的研究,更是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有着巨大的帮助。穆老师的课程,我经常去听,受益颇多。
    ——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工程副秘书长 孟德明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