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不要错过这个怪人
**序二 营销长尾时代来临了
**序三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序四 社交是口碑的货币
自序
**章 互联网营销的本质
互联网赋予品牌的是营销长尾(the long tail of marketing),其中*经典的就是社交网络的出现。社交网络让消费者可以随时、实时、适时产生口碑和传播力,而消费者的口碑正是真正能塑造品牌影响力的原动力。相对于品牌推广的信息,消费者的口碑更可靠,更持久,也更能转化成为购买行为。
第二章 做一个有故事的品���
一个品牌从建立开始,构想名称、设计标志,以及所有的营销策略,其实都是在跟消费者沟通自己是什么,不断地努力以让消费者理解、记得、喜欢、购买、忠于、传播、复购。这些沟通的途径、方式、内容、腔调,都会在消费者的心中留下痕迹和印象。品牌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容易理解的方式讲故事。品牌需要故事,就要打造故事,让消费者成为品牌故事中的英雄。这样,品牌就有机会“被喜欢”了。<div> <p>**序一 不要错过这个怪人</p> <p>**序二 营销长尾时代来临了</p> <p>**序三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p> <p>**序四 社交是口碑的货币</p> <p>自 序</p> <p> </p> <p>**章 互联网营销的本质</p> <p>互联网赋予品牌的是营销长尾(the long tail of marketing),其中*经典的就是社交网络的出现。社交网络让消费者可以随时、实时、适时产生口碑和传播力,而消费者的口碑正是真正能塑造品牌影响力的原动力。相对于品牌推广的信息,消费者的口碑更可靠,更持久,也更能转化成为购买行为。</p> <p> </p> <p>第二章 做一个有故事的品牌</p> <p>一个品牌从建立开始,构想名称、设计标志,以及所有的营销策略,其实都是在跟消费者沟通自己是什么,不断地努力以让消费者理解、记得、喜欢、购买、忠于、传播、复购。这些沟通的途径、方式、内容、腔调,都会在消费者的心中留下痕迹和印象。品牌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容易理解的方式讲故事。品牌需要故事,就要打造故事,让消费者成为品牌故事中的英雄。这样,品牌就有机会“被喜欢”了。</p> <p> </p> <p>第三章 品牌金字塔的构成</p> <p>构建品牌金字塔的好处,就是能够让企业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品牌,以及为消费者创造了什么价值,这都有利于内部沟通和制定目标策略。有了品牌金字塔,营销的方向与管理层的商业目标就能够做到一致,不会脱轨。除了能够用于内部定时的品牌审核之外,也便于在公司内部跟员工沟通,在公司以外跟消费者和其他利益有关者(媒体、营销代理、合作伙伴、供应商、渠道商)沟通。这样,品牌是什么,不是什么,它的个性、腔调、形象、给人的感觉都会变得鲜明了。</p> <p> </p> <p>第四章 品牌原型的应用</p> <p>通过品牌金字塔,我们可以为企业和品牌提供一个标准的说法、方向以及赋予品牌存在的意义。不过,仅有了一个说法,这个品牌还是不够生动活泼的,我们需要赋予品牌一个能让消费者解读的个性,才能够真正让品牌活起来。所以,我们要学习怎样设计品牌原型。“品牌原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且本来就在人们的生活里面。可是,很多人都忽视了它在营销策略和执行上的地位。</p> <p> </p> <p>第五章 社群营销</p> <p>为什么社群营销这么重要?因为我们整个社会发生了变化。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转折期,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这不仅是产品功能的升级,也是用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升级,人们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层。而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连接起来,更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迅速找到有相同需求的人进行交流。社群营销就是顺势而生的方法。</p> <p> </p> <p>第六章 社会化营销形成长尾</p> <p>成功的社会化营销可以达到线上口碑传播的效果,从而让信息的声量扩大且更可靠,从而让品牌价值得到提升,消费者购买欲望增加,进而产生购买。我们甚至可以说,品牌的社会化营销,**从来都不在社交媒体,而是在于社会化营销中的消费者决策过程。</p> </div> <div></div>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自序
关于终身学习
我从小就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很喜欢看书,很喜欢发问,很喜欢怀疑,尤其喜欢怀疑一些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的道理。我读书越多,就越觉得这个世界很多事情,都没有“应该的”套路,于是就有了很多“为什么不是这样”“为什么不能那样”的奇怪想法。所以,我特别不适应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小学时期甚至大学阶段的头两年,我的成绩都是“刚刚好”,算是不错但不算特别棒。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香港“鬼才”黄霑先生的一场讲座,从此我的思考方式发生了改变。黄霑先生当时讲了一句震撼我的话,其实大学生根本没有开始学习,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养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只是在“受教育”,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是零!他还说,“学习是终生的事业”。
毕业后参加工作,一切从零开始。我发现我真的什么都不会,不懂社交,不懂人际关系,不懂世界局势,不懂什么叫领导力、包容、虚心,甚至不懂什么是营销(我大学学的是营销,辅修国际企业)!在极度怀疑自己、深陷迷茫的情况下,我决定到国外攻读硕士学位。<div> <p>自 序 </p> <p>关于终身学习</p> <p>我从小就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很喜欢看书,很喜欢发问,很喜欢怀疑,尤其喜欢怀疑一些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的道理。我读书越多,就越觉得这个世界很多事情,都没有“应该的”套路,于是就有了很多“为什么不是这样”“为什么不能那样”的奇怪想法。所以,我特别不适应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小学时期甚至大学阶段的头两年,我的成绩都是“刚刚好”,算是不错但不算特别棒。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香港“鬼才”黄霑先生的一场讲座,从此我的思考方式发生了改变。黄霑先生当时讲了一句震撼我的话,其实大学生根本没有开始学习,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养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只是在“受教育”,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是零!他还说,“学习是终生的事业”。</p> <p>毕业后参加工作,一切从零开始。我发现我真的什么都不会,不懂社交,不懂人际关系,不懂世界局势,不懂什么叫领导力、包容、虚心,甚至不懂什么是营销(我大学学的是营销,辅修国际企业)!在极度怀疑自己、深陷迷茫的情况下,我决定到国外攻读硕士学位。</p> <p>之后一年的时间里,*大的收获是看到了世界之大。从此,我的边界被无限放大了,我的老师和同学来自世界各地:欧美、中东、东南亚都有,通过和他们聊天,我了解了很多我闻所未闻的新东西。从那时开始,我懂得了生存在不一样的环境中的人,看世界的方式和观念是不一样的,大家看到的天空不一样,见解和思维模式就很不一样。我发现我不懂的东西比想象中更多了。我决定要多阅读,培养批判思维。我感恩英语的世界,把我的阅历、视野和大局观改变了,使我的胸怀也完全不一样了。</p> <p>回到香港,终于能学以致用,但是能用上的并不是学校教我的书本学问,而是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创意思维的能力。当然,我在事业和人生路途上始终有起有落,苦乐参半。做了二十年的传媒人之后,我再次选择转型做营销人。我遇上了让我完全自由发挥的好老板,一些非常能干、有义气的搭档,我觉得我身处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大家共同砥砺前行,其间我的学问又增长了。更有趣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居然当上了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的老师。这除了可以无限扩展我的人际网络,还让我得到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好的学习,其实不是听课,不是阅读,而是跟其他人交流。对我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学习的好机会,所以,每一节课,我都全力以赴。</p> <p>这几年,每当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学会时就会很着急。我还有一个心愿没有达成,就是要为商业实践做出学术上的贡献。四年前的一个晚上,我问家人:“会支持我完成博士学业吗?”其实,我不是问一个问题,而是要求家人包容我经常挑灯夜战,不断读书、做笔记、做作业、做调研、写文章。</p> <p>这几年,只有极少的人知道我在艰苦求学。确实,这个过程是非常孤独的,其中的辛酸我就不多说了。终于,我在2017年9月完成了论文,在瑞士苏黎世做完口头答辩,参加了毕业典礼,拿到了我的*高学历。这几年,我读了超过200本书、400篇学术论文以及无数其他的文章。我的经验是,要完成学业,靠的不是老师,而是灵感、创意、勤奋,以及求知若渴的心。</p> <p>毕业典礼当天,我在想的问题是:“然后呢?”一位70多岁的老学者,瑞士商学院的苏迈卡教授(Professor Shoemaker)对我说:“继续学习,你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呢!没有人应该担心学习会输在起跑线上,只怕以为自己跑完了,就停下来不跑。人到死的那**之前,都需要继续跑,用学问影响其他人,为其他人带来无穷的快乐,才是*有意义的事。”</p> <p>所以,我会秉承“终身学习”的座右铭,一直跑下去。这本书,也是跑的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p> <p> </p> <p>关于这本书</p> <p>这是我的第三本有关营销的书。其实我不爱写书,但是我认为分享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写书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学习,可以帮我温故知新。</p> <p>2011年,我写了《社会化营销》。当时社会化营销方兴未艾,读者需要的是入门级知识,也希望看到很多国内外的经典案例,于是,很多有趣且有效的案例成了书的**。2015 年,我写了《全民营销》,旨在进一步提升读者对社会化营销理念的理解。除了把部分理论模型化,我还在书中加入了不少营销人的看法和“答案”。2015 年开始,我进修了博士课程,我的论文题目是“社会化营销对创建品牌资产的影响”。这个论文的学术贡献,就是证明了基于产生口碑的有效营销战略,会衍生一条长尾,这条长尾对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和好感度,甚至购买欲望,都有正面且深远的影响。于是,我就以“营销长尾”作为我新书的书名。</p> <p>前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TED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Christ Anderson)在他2006 年著述的《长尾理论》一书中,详细阐释了长尾的精华所在。他指出,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于</p> <p>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在于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的经常被人遗忘的长尾。把长尾理论转化为行动,*有力、*可操作的就是营销长尾。通过社会化营销,长尾理论将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实现销售。营销长尾带来了可信任的、真实的、有机的口碑,这*终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延,“尾巴”越来越长,这就是销售的“长尾”威力。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赋予了品牌可以掌握的营销的长尾;社交网络的出现,让消费者可以随时、实时、适时产生口碑,这些口碑才是今天真正能塑造品牌力的原动力。因为,相对于品牌商推广的信息,消费者的口碑更可靠、更持久,也更容易转化为购买行为。这就是本书的主旨。</p> <p>致谢</p> <p>这是序言中*不需要,但也是*需要的部分。因为,大部分读者都不会对谁对书的出版有贡献有兴趣。所以,这部分只是写给小部分人看的。首先要感谢中信出版社的厚爱,特别是极度专业的策划编辑宋冬雪女士,她确保了这本书可以顺利面世,感谢这本书的责任编辑郝玉敏女士,她大大提升了这本书的可读性。另一位要感谢的,是在搜集资料和文案撰写上给予我很多支持的肖牧菁女士。在这本书的生产过程中,她曾经多次跟我头脑风</p> <p>暴,让我能更好地梳理内容,更清楚地了解读者的需要。牧子是我的港大学生,不断求学的她,必成大器。在写书的过程中,我曾经建了一个微信群,以供大家讨论相关的话题。我必须感谢群里的100 多位成员,他们是我的学生、同事、客户、朋友,没有他们的参与和互动,这本书的内容不会如此丰富。我的博士论文导师、瑞士商学院的院长吴富思博士(Dr. Bert Wolfs),是我一定要感谢的人,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他不但是学术高手, 也是我的良师益友,对于我能够在学术生涯中更进一步,还鼓励我把学问公之于世,他是居功至伟的。至于我的家人,感谢的话就不用多说了。没有你们的爱,又怎么可能有今天的我呢? </p> <p>亮途 </p> <p>2018 年8 月11 日于香港</p> </div> <div></div>显示全部信息媒体评论陳一枬威汉营销传播集团董事长兼**执行官
终于,这本万众期待的《营销长尾》面世了。毫无疑问,这会是另一本颠覆营销实践的好书,也会是另一本让大家瞠目结舌的怪书。认识Hugo是我的幸运。……希望大家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怪人,他会让你充满能量,而且受益匪浅。
车品觉 红杉资本中国专家合似人、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金融**数据顾问
Hugo是一个“明白人”。他的文字浅白易读,加上他实战经验丰富,视野宽广,所以,无论是跟他聊天还是读他的文章,你都会发现他有一种让人容易“明白”的力量。这本《营销长尾》,我无保留地**给所有营销人,因为你会发现,很多复杂的理念,Hugo都能够用简单的文字和精彩的案例表达出来,使人有种醍灌顶、恍然大悟的感觉。
杨仕名香港大学 SPACE中国商业学院教务长(学术)<div> <p>陳一枬 威汉营销传播集团董事长兼**执行官</p> <p>终于,这本万众期待的《营销长尾》面世了。毫无疑问,这会是另一本颠覆营销实践的好书,也会是另一本让大家瞠目结舌的怪书。认识Hugo是我的幸运。……希望大家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怪人,他会让你充满能量,而且受益匪浅。</p> <p> </p> <p>车品觉 红杉资本中国专家合似人、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金融**数据顾问</p> <p>Hugo是一个“明白人”。他的文字浅白易读,加上他实战经验丰富,视野宽广,所以,无论是跟他聊天还是读他的文章,你都会发现他有一种让人容易“明白”的力量。这本《营销长尾》,我无保留地**给所有营销人,因为你会发现,很多复杂的理念,Hugo都能够用简单的文字和精彩的案例表达出来,使人有种醍灌顶、恍然大悟的感觉。</p> <p> </p> <p>杨仕名 香港大学 SPACE中国商业学院教务长(学术)</p> <p>现代的营销人都必须面对一个事实:环境变了,消费者变了,营销工具変了,但不变的是需求和感情。让消费者感受到自己是主人,营销人只做因势利导,这样才能真正打造营销的长尾。Hugo的新书来得怡達其时。我相信读者读完后一定能拨开云雾,学会从另一个方向思考问题进而实现真正的提升。</p> <p> </p> <p>陈传洽 AdMaster**执行官</p> <p>《营销长尾》这本书提醒了我们所有营销从业者一个很重要的点:品牌要做好营销或者要实现**增长,不能仅专注头部而忽视了对长尾的建设。尤其是在我们渐失人口红利和流量爆炸式增长红利的今天,很多品牌面临挑战,往往就是因为只专注于营销头部和短期效果,而没有建立消费群体对品牌的信任与口碑的长尾。我认为,Hugo老师的这个提醒,对整个行业而言,都是非常及时的金玉良言。</p> </div> <div></div>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第四章 品牌原型的应用
个性的开始恰好就是比较的结束。
——卡尔·拉格斐,**时装设计师
塑造品牌原型的诀窍
品牌跟人一样,可以有一个主要个性,还有一些辅助的性格,但是不可以有摇摆不定的个性。有时候是统治者,有时候是小丑,有时候又是亡命之徒,又怎么会让消费者理解和喜欢呢?一般而言,人也分这12种个性,品牌的主要消费对象,就是与其有差不多个性的消费者。这样,做起营销来就更能得心应手了。
在国内,很多品牌都不会塑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原型。更大的
可能性,其实是不知道怎样塑造。所以,品牌的底蕴就变得有点薄弱,不够丰满了。不过,近年来我们看到很多新的品牌,非常懂得利用社交网络去讲它们的故事,塑造它们在消费者心里的印象。
塑造品牌原型,包括4个步骤:
1. 挖掘品牌灵魂。
2. 分析品牌内涵。
3. 评估竞争环境。
4. 了解品牌的目标消费者。
案例:小米官方网页对公司的描述
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