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青山
QQ咨询:
有路璐璐:

青山

  • 作者:鲁凯
  • 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 ISBN:9787555507499
  •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 页数:494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55507499
    • 作者
    • 页数
      494
    •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01日
    • 定价
      ¥4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青山》从临近春天的乡村环境写起,在柔风细雨的晦暗天气中,放学回家路上的高翔得知了父过世的消息。小说从这里拉开篇幅并设下悬念,以此为切入口,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到如今20多年城乡社会变迁为背景,表达时代变迁中人们生活的艰难,表达人生的奋斗跟希望,表达苦难跟真情,表达进取跟努力的意义……小说还着重阐释了社会变迁中人们对土地的眷恋及对父的深沉思念……
    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是中国社会变化急剧的二十多年,城市化不断推进,乡村人口潮水般涌入城市,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屡创新高。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每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跟故事。小说表达主题纵深广阔,力求反映中国20多年社会变迁的全貌。
    文章节选
    《青山》:
    一九九四年正月下旬,冬寒尚未过去,枯败萧索的田野里、山坡上已依稀钻出了嫩芽,冒出了新绿,预报着春的气息。时令已过雨水,惊蛰再过几天就要到了,但天边的云雨层积得还不够厚,偶尔响过的几声闷雷没能炸开云层带来几场酣畅的春雨。庄稼人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春风抚绿一冬的枯草,春雨浇灌霜冻的大地。
    楠竹林里蛰伏了一冬的笋子,等着春雨挥洒来冲破泥土,冒出笋尖,以感受这阳光风雨的世界。春雨一至,农忙就要开始,除草、犁地、下种,农俗一年之计在于春嘛。只有稻田里的绿肥在这春尚未至、冬寒瑟瑟的时节里,长得青青翠翠,还开出了水红色的小花,伴着微风摇曳。春耕开始后,绿肥便化作春泥,滋养新种的秧苗。
    大茅坪这个村庄三面绕山,虽不是枝繁叶茂的季节,春风、春雨也未酣畅而至,但这南方的小村庄,远望去还是一片墨绿的色彩,青山环绕。春、夏、秋、冬周而复始,青山不依季节的轮转,永葆长存的青色!
    村庄里有几十户人家,房子都是泥砖砌墙,黑瓦盖顶,灶堂里刚烧过火的人家屋顶上还冒着淡淡青烟。山坡上,枯枝败叶遮盖下的杂草已冒出草尖,散落的耕牛俯首啃着嫩草,吃饱了的抬头哞哞哞叫起来。玩闹的年轻人听到这声音,停下打闹,吹起肩背上挂着的牛角,声音绵长而悠远,久久地回荡在村庄里。偶尔有不规矩的牛要跨过菜园的篱笆,他们则赶紧跑过来勒住缰绳,但也不抽它们,傍晚还要骑牛背上回家了,这可是天大的乐趣!
    村庄靠着条坑坑洼洼、极不平整的泥土路连接着邻村。队里地少人稠,缓坡开垦出梯田,地势更高处,引水灌溉不到的地方,村民则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做菜地。每家每户都养有鸡、鸭、猪,而牛只有条件好的人家才买得起,干百年来自然经济的缩影。
    刚过完年不久,正是农闲时节,一些人聚在地坪上、屋檐下打牌,输急了的人骂娘声不绝于耳,这是农村的热闹与习俗,骂的虽难听,但没人会较真,牌桌上还是其乐融融。准备盖房子的人赶着春耕还没开始,在田里用模子做着泥砖。间或也有人扛着锄头,提着鱼篓在田里挖泥鳅、鳝鱼。还有村民忙着往田里灌满水,田地经水浸润,牛耕起来可省些力气。田垄上虽还只是一片浅绿,但偶尔也有勤快的堂客们提着篮子在田垄上掐蒿子,这个时候蒿子刚刚长出嫩芽,做出来的粑粑*好吃。一些闲不下来的人,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已经赶着牛开始犁田了。这精打细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啊!
    这**下午,天色阴阴沉沉,毛毛细雨和着风声淅淅沥沥地下着。村里的小学第六节课下课铃响起,这也是放学铃了。不一会儿,成群结队、三三两两的小学生欢呼雀跃地喊叫着、奔跑着出了校门。天空虽然下着细雨,但孩子们也不撑伞,雨丝打在脸上是沁人的凉意,这对儿童是一种别致的欢乐。泥泞的公路上一时人声喧哗,直到散开一百多米后,孩子们分别走上叉路、田垄,欢闹声才渐渐稀散在这广漠的田野,校园**的喧闹也平静下去了。
    相比村民的泥砖房,校园依地势高低而建的两排教学楼是红砖砌成的,虽未粉刷,但在村子里也是足够气派。村民节衣缩食集资盖起了学校,校园寄托着村里人*淳朴、*迫切、*实在的愿望,自己在田里、山里摸爬打滚、操劳耕耘一辈子是服了命,但下一代总不能全在地里刨吧,也许穷困的地方,翻身的机会只有教育吧!
    七岁半的高翔今天没有和同队同班的徐钦、高大齐及低一年级的徐俊同行。徐俊跟高翔是上下屋的邻舍,比高翔小一岁,刚上一年级,他父亲徐福生,母亲刘美凡在队里算是和善人,但不是热心人,队里拉帮结派他们从不参与,有什么不公平的事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也从不关心,属于事不关己与我无关,安心过着自己日子的人。高大齐父亲高余是副队长,是队中一霸,在外面经常被人打,回来却爱逞角色、耍威风,队里人慑于他家两兄弟(他跟他弟高量都是人高马大),没欺负到自己头上都是不管闲事。他在乡亲们面前逞能,还欺负过几次高翔父亲,由于高翔父亲老实,事情往往都是不了了之。虽有个蛮横的爹,但高大齐性情却安静得多,甚至可以说是胆小,学校里从不张扬挑事,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徐钦有个年龄相差不多的哥哥徐祝,他父亲徐满军是队长,对队里的争执纠纷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关涉他的利益,事情都是高高挂起。高翔家经济条件虽不如他们,但他学习好,头脑灵活,是他们中的孩子王。
    今天上六年级的大姐高玉兰,上三年级的二姐高春兰午休时过来跟他说家里有事先回去了,看她俩神色,怕是有什么事,不过高翔也懒得想那么多。今天他跟陈建平值日,放学后得擦黑板、打扫教室,这可不能马虎,班主任王老师检查过后才能回家了。
    两人嘻嘻哈哈整理好一切,陈建平叫王老师过来检查,高翔忙着收拾书包。王老师象征性地看了一眼,说道:“你们可以回去了。”说完这句话就往办公室走,走了几步又折回来,把高翔跟陈建平吓了一跳,难道老师还有任务布置?不料王老师只是说道:“高翔,下周有次小考,你加把劲,考个年级**,老师奖你一本笔记本。”
    王秀梅老师跟高翔都是前进组的,但高翔答话间完全没有邻里间的随意与散漫,他声音不高,毕恭毕敬地应答了。对小学生来说,父母的话往往多是耳边风,而老师说的都是圣旨,但谁又不是从小学过来的了,那些天真烂漫的日子啊!
    ……
    目录
    自序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三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
    五十一
    五十二
    五十三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