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舒勒创造思想研究/东北大学技术哲学博士文库》:
一、对技术的系统分析
系统论是阿奇舒勒创造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其影响突出反映在经典TRIZ的构建过程中。系统论方法是技术创造在一般科学水平上的方法论基础。经典TRIZ的开发过程就是对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阿奇舒勒对技术对象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是“技术系统”这一核心概念的提出。他没有像技术哲学家那样专门对技术系统进行理论界定,但在构建经典TRIZ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技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1.对技术系统的构成分析
人们对系统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定义,对系统的诠释存在差异,但其共同点是元素(如个体、要素、事物、组成部分)、相互关联(如联系、关联、关系)、相互作用、整体(如综合体、群体、整体)。两个默认的事实是:元素从属于整体;整体包含至少两个或更多的元素,即系统至少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元素构成。
通过分析���典TRIZ我们可清楚两点:一是,技术系统是由技术元素组成的系统,需要至少由两个以上的系统组件(元件)所构成;二是,因为系统是为实现功能而构建,不同的系统要实现不同的功能,所以技术系统要实现技术属性的功能。因此,技术系统就是由具有相互联系的技术要素(元件)与运作所组成的,以实现某种功能或职能的事物的集合。
技术系统是经典TRIZ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高度抽象化和一般化的概念。首先,技术系统是经典TRIZ中*为重要的基础概念。解决矛盾、求解物场的标准解、分析资源、实现理想化、预测进化结果等,都是以技术系统为基础来实现的。因为解决矛盾,就是解决技术系统中的矛盾;求解物场的标准解,就是求解*小且可控的技术系统;分析资源,就是分析技术系统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实现理想化,就是实现技术系统的理想化;预测进化结果,就是预测技术系统的进化结果。可以说经典TRIZ的一切理论内容都是围绕技术系统展开的。其次,技术系统这一概念具有高度抽象化和一般化的特征。技术系统的高度抽象化虽然增加了初学者理解的难度,但能够模糊使用者的专业界限,有利于对发明问题的分析。而一般化则便于使用者跳出具体的问题情境,避免陷于具体、繁杂的技术细节中难以自拔。
虽然阿奇舒勒没有对技术系统进行专门的理论界定,但还是从两个角度阐述了技术系统的构成:①他在阐述技术系统的完备性时指出技术系统需要具备动力、传动、执行和控制装置这四个基本的子系统,从宏观层面上勾画出技术系统的基本结构;②他从微观层面指出物一场模型是一个“*小技术系统”。
那么技术系统的系统属性又是什么呢?通常我们将系统分为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三大类。自然系统是天然形成的系统,是客观存在并有其客观规律的,对待自然系统应遵循顺应自然和有限干预的基本准则;人工系统,是指人为安排与构建的系统,可以细分为人工物理系统和人工抽象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予以干预和调整;而复合系统,就是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的组合。
技术系统的系统属性就是指它与上述三种系统的关系。首先,所有的人工制造物都是人工物理系统,都属于技术系统;其次,为了更好地分析发明创造问题,某些自然系统也可以视作技术系统;*后,某些自然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可以作为技术系统的组成部分出现,组成较大的技术系统。因此,阿奇舒勒提出的技术系统要比技术哲学家惯用的“人工制造物(或人工系统)”的范畴更为宽广,并且常常以复合系统的形态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