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个全球性的监控之国
尽管华盛顿在2011年开始从大中东地区撤走许多军队,其为平定阿富汗和伊拉克所建的复杂情报机器已经在美国国内发扬光大,建立了一个拥有无上权力的监控之国。两年后,爱德华?斯诺登所泄露的档案揭露,国安局以打击外国恐怖分子为名,使用监控技术监视几乎每个美国人的私人通信。但是,事实上,美国国内监控的根基要比任何人所意识到的还要深。这种帝国反噬已经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步接一步、一场战争接着一场,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国内**机器。 美国建立起世界上*先进的监控**,在1907年*终平定菲律宾。十年后,这一狭隘的时代教训在一战期间落到本土头上,形成了美国**个国内**机器。半个世纪后,随着越战抗议升级,中情局和联调局依靠这一系统,利用非法反间谍行动,镇压或骚扰反战积极分子和激进派美国人。 不过,改革者在每场战争之后都会遏制秘密监控的势头。比如,共和党维护隐私的人士在20世纪20年代废除了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大部分的**机构,民主党自由派在70年代建立了外国情报监控法院(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Courts,简称FISC)以阻止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国内非法窃听行动再次出现。 奥巴马总统在一个世纪内**次打破了两党制衡的模式,他不仅没有削减共和党前任建立的国内监控,似乎反而决心通过在信息控制方面占据战略主导而维持美国的支配——继续支持建立一个强大的全球“全景式监狱”,监控国内异议者、追踪恐怖分子、操控盟国、监视敌对强权、对抗网络攻击、保护国内通讯以及破坏敌对**的关键电子系统。 在奥巴马就职的*初几个月,我观察到所谓的反恐战争看上去类似于“建立一个对内监控之国——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深度数据挖掘、纳秒级生物识别技术和巡游国土之上的无人机”。 事实上,在一个世纪的**监视带来的官僚推动下,这一预测转瞬之间变成了现实。不仅大多数美国人生活在数字监控**百眼巨人(Argus)般的锐利目光下,无人机现在也盘旋在我们的天空,摄像头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日常,国安局的网络扫视着世界数百万人——包括美国人——的个人信息、窃取无数盟国的机密通信。过去不过是大幕开启的前奏。 自1898年沦为美国殖民地起,菲律宾就成为**权力的工具——监控——的半试验场。为了粉碎民族主义革命,美军致力于旷日持久的镇压,组建了**个外勤情报小组。这一小组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战术情报的快速传播结合到了一起。在帝国的边缘地区,美国殖民当局不受法院、宪法或市民社会的限制,它结合了美国**次信息革命出现的全新技术,建立了现代警察力量,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个完完全全的监控之国。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同样的过程在其他三场海外镇压行动中不断出现。这一过程拖拖拉拉,就算不是灾难,也几近失败。在驯服这些亚洲或中东社会的尝试中,美军被逼到崩溃的极限,只能集合现存所有的信息资源,融合成一个具有****权力的基础设施,建立一个管理数据的新政权。军方的信息基础设施经过这些镇压叛乱熔炉的锻炼,不断进化,经历了三个不同技术阶段:菲律宾战争的人工情报收集、越战的计算机化情报管理及*近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一体化机器人系统。 这一宽泛的时间框架表明,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依赖监控这样的秘密控制,历史证明它非常抗拒改革,很容易在危机中复活。通过这种持久性,网络行动成为美国施行全球权力的独特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