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奔理想:一个草根名师的职业追求》:
每个学校都希望提高**率,培养出尖子学生,成为名校。一个学校既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有名的校友,又没有出有影响力的名师,要成为名校是很难的,成为名校的**捷径恐怕就是培养出尖子学生了。开发区一中*近十几年,因为尖子学生的培养,因为毕业生在大学里的优异表现,已经在圈里圈外声名远播。校长2017年参加了北大的校庆,全省被邀的校长有6个,他是青岛地区**的一个;参加了复旦的2017届毕业典礼,作为第二位嘉宾并且发言,因为我们的学生是全国4位获得罗德学者的学生之一。一个**的团队一旦形成,其势能是不可低估的。2016届能有4人高考在700分以上,是这种势能的作用;2017届能有4人被北大清华录取,同样是这种势能的作用。
一个**的班级需要出现在一个**的学校里,一个**的学校里不存在差的班级。这就是团队的作用。
我带的班之所以**,就是因为在这样一所**的学校里。如果脱离了这样一个大集体,单凭我自己的努力,或者单凭我们一个班老师的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
不过对于一个班来说,班主任的思路和方法的确十分重要。以2016届为例,我带的创新班在学校****,前边只有一届,我是试探着一步一步开展工作。但我的基本原则是抓全体(大团队),促尖子(小团队),从*终的结果来看,有几点很有意义。
**,我承认学生因为一次中考的成绩而入围创新班有一定的偶然性,除了自己对这点有足够的认识,还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有充分的认识,以免他们在教育过程中起负面作用。进步是正常的,落后也是正常的,理解孩子落后,允许孩子落后,这对稳定班级情绪很重要。如果家长不能接受孩子的“落后”,学生也不能接受自己的“落后”,负面情绪就难以控制,必会影响大局,必会使“落后”的学生真正落后。我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我允许“落后”,*终换来的是集体大丰收。
第二,一开始基本是韩同航考**,我期待有其他人能考**,当张习远考**的时候,我很高兴,我在班里这样讲:终于有同学可以跟韩同航抗衡,说明韩同航不是永远的**,也说明其他同学完全有可能考**。我为什么高兴呢?因为一个学生一直考**虽然好,但会压制其他学生,使其他学生看不到希望;而且关键时候自身会有较大的压力,难以像平常一样发挥到**。
第三,随着学习进程的发展,考试的次数增多,名次也就有了交替变化,我反复强调:只要你考过**,不管是中考,还是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就说明你有考**的能力;只要你考过前5名或者前10名、前20名,就说明你有考前5名、前10名、前20名的能力。这样做,一是鼓励信心,二是启发学生反思总结,寻找学习、考试中的问题,进而不断改进这些问题。
第四,这样做就是要创造一种人人有信心、个个有干劲、你追我赶的集体氛围。包括学生的书法上墙,甚至我的“**绽放,自由翱翔”题词上墙,张教授的“山高我为峰”的题词,还有我拟稿请他们师哥写的“心怀感恩行天下,发奋读书成栋梁”条幅,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温馨的文化环境,既润心,又励志。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不是简单地张贴一些标语口号,文化建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要紧紧抓住学生实际,做到学生心里去。
第五,建设**的集体,需要强大的正能量支撑,尤其要注意提防负能量的扩散。有时候,九分正能量不敌一分负能量,但任何一个团队总会存在负能量的因素。这就需要保护正能量的同时,预防负能量的出现,或对负能量因素有充分的预设和解决的预案。在班主任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中,班主任的经验和智慧特别重要。经验在实践中产生,智慧在不断地思考总结中积累,前提是做有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