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化强省之路:基于协同创新、跨界融合与地方特色视角》:
文化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人们对这一大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分类、界定和逻辑关系等理解不同,因而各地提出的“文化强省”概念含义差异性颇大,由此给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各不相同。从战略规划角度考虑,用“文化强省”概念来指明一个省区文化发展的愿景和导向,在现实中具有必要性和适用性,但问题在于,即使作为导向性概念,仍然需要统一其内涵和规范其标准。惟有如此,才具有逻辑一致性与相互**性。倘若概念不具有统一内涵与规范标准,那么“建设文化强省”的话语体系必然是紊乱的,建��文化强省也不可能具有能够统一衡量的**性,所谓的“强”其实亦无从谈起。因此,明晰文化强省概念和范畴尤有必要。
(一)**层面
《**“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立足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进入“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后文化发展改革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指明了下一阶段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和行动策略。《纲要》将文化发展概括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按照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纲要》的总体构架设计,突出了文化发展改革的特殊道路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之间配套协同的总要求,《纲要》的宏观构架已不是文化文物、广电、出版和网络等文化行业的并列和简单相加,而是根据大文化的发展思路,确立了理论建设、文艺创作、媒体建设、公共文化、文化产业、传统文化、文化开放、文化体制改革八个方面的目标任务。在《纲要》13章的布局结构上,凸显出科技进步与社会转型交错的时代特征,行业自主发展与跨界融合发展并进的路径特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翼齐飞的平衡特性,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互相衔接的全链条管理模式,“请进来”与“走出去”以及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统筹协调的运行规律。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中国梦的**凝聚作用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为此,确定了十大战略任务:繁荣艺术创作生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提升文化科技支撑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支点》杂志社联合发布了中国文化发展指数,旨在通过为中国文化发展持续提供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战略预测、政策建议。中国文化发展指数研究范围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288个地级以上城市,分为中国城市文化发展指数、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指数、中国文化企业发展指数三个大类,是目前国内数据*新、覆盖城市*多的文化发展指数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