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上古至五代之戏剧
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 《楚语》:“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 (中略)如此,则明神降之。在男日觋,在女日巫。 (中略)及少嗥之衰,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 夫人作享,家为巫史。”然则巫觋之兴,在少嗥之前,盖此事与文化俱古矣。 巫之事神,必用歌舞。《说文解字》(五):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裦舞形,与工同意。”故《商书》言: “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汉书·地理志》言: “陈太姬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陈诗》日: “坎其击鼓,宛邱之下,无冬无夏,治其鹭羽。”又日:“东门之枌,宛邱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此其风也。郑氏《诗谱》亦云。是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商人好鬼,故伊尹独有巫风之戒。及周公制礼,礼秩百神,而定其���典。官有常职,礼有常数,乐有常节,古之巫风稍杀。 然其馀习,犹有存者:方相氏之驱疫也,大蜡之索万物也,皆是物也。故子贡观于蜡,而日一国之人皆若狂,孔子告以张而不弛,文武不能。 后人以八蜡为三代之戏礼(《东坡志林》)。 非过言也。
周礼既废,巫风大兴;楚越之间,其风尤盛。 王逸《楚辞章句》谓:“楚国南部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见谷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俚,因为作《九歌》之曲。”古之所谓巫,楚人谓之曰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