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跨界思考:你离精英阶层只差一种思维
QQ咨询:
有路璐璐:

跨界思考:你离精英阶层只差一种思维

  • 作者:陈永隆、王铮、九志天达出品
  •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ISBN:9787513923910
  •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共享经济时代,群体智慧崛起,每个人都有随时被取代的焦虑,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不想朝九晚五过一生,不想一个职业做到老,不想焦虑被优化,跨界思考,风靡全球的高价值创新思考模式,带给你先人一步的竞争力,让你成为更厉害的人。 陈永隆与王铮联手打造的跨界思考,是一套融合多种思考工具、多年研发、简单**的思考方法。本书以学习方法、个人梦想、职业规划、团队创新为主题,用126张完整图解、一步步带你跨出惯性思维、找到个人优势。领悟跨界思考的五大步骤,开启你的“无限人生”: 1.定锚 为自己画一张人生梦想策略地图 2.转型 利用自身优势设定转型策略 3.散聚 发散聚焦,在无关中发现有关 4.跨界 用跨界思考秘籍翻转知识金字塔 5.思行 如何让跨界思考与行动合而为一 在这个大跨界的时代,你只有不断更新思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节选
    如何设定自己的第二专长? 从I型人到T型人,再到π型人 前文提到“π型人”是相较于“T型人”“I型人”而提出的。I型人是指完全聚焦和依赖于**的专长领域;T型人则是除了专精于**领域(T中的垂直线),还具有广泛吸收跨界知识的能力(T中的水平线);而π型人则对专业技能具有高掌握度,同时拥有第二和第三项专业技能,具有跨领域的观察视角与经验,能够创造出相当于一般员工双倍或者三倍的价值。 你可能在之前已经有过跨领域的经历,也可能正在酝酿生涯的新一次转型,抑或是你刚刚毕业,准备从学校跨入你的**个工作领域,这些都没有关系,你现在已经具备了关于跨界思考的基本认知,可以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跨界行为进行规划、预测、布局和管理。 其实,人生的每一次转型都可能是一次跨界的契机,而每次成功的跨界行为背后是有方法和技术来保障和支撑的。这一章我们与你分享这些实用的技巧方法和分析工具,如果你正在准备跨界,我们或许可以帮助你确定适合的跨界方向;如果你仍打算在同一个领域长期坚持,我们也希望帮助你确立一个适合长期发展的**专长。 根据优势与趋势挑选第二专长 对于要如何挑选合适的第二专长,我们提供了两条标准: (1)能够帮助目前工作中使用的核心专长(**专长)增值或加分。 (2)优先选择与新兴科技或未来趋势接轨的专长,可随时为自己未来跨界或转型做准备。 这两条标准可以分别概括为“优势”与“趋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优势一般来源于目前的工作,必须在工作中,学习、培养和锻炼核心优势。在选择第二专长时,一定要能与你的核心优势相结合,为你的**专长加分,否则显示不出其价值。而选择与新兴科技和未来趋势接轨的事情,这样做的好处是为未来的跨界打下基础。 如果你的**专长正处在一个夕阳产业(在**变化的年代,谁能保证自己今天蒸蒸日上的事业在明天不会变成夕阳产业呢?),或者你的公司面临倒闭、裁员(当然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都不会发生),不用担心,因为你已经做好了布局,你的人生一直在打造竞争力的组合。你的**专长提供当下的竞争力,而与趋势接轨的第二专长,则储备未来的竞争力。 笔者老陈的职业经历也是不断地选择与设定**专长和第二专长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老陈在台湾石油公司做研发,石油工程、流体力学是老陈的核心专长,当时老陈的第二专长就是计算机操作能力很强。那时在台湾的新竹科学园区,有很多留美归来的硕博士研究员,他们都还不太熟悉当时新出现的Word、Excel、PowerPoint 这些实用的Office工具。那时候的老陈仅仅是一个硕士,但对office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并能熟练操作,所以在90年代因身体因素离开石油行业,顺利地转换跑道进入Office培训领域并出版相关书籍。在那个时期,老陈不仅担任科学园区多家公司的计算机讲师,几年内也写了24本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工具书。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Office专长,在石油行业虽只是第二专长,却让老陈的研究发展工作提高了效率增加了绩效;离开石油公司后,第二专长立刻变成**专长主业,且几乎是无缝接轨。 2000年之后,知识管理成为老陈的**专长,有关知识管理的书籍还拿到了**图书奖,当时老陈已经意识到知识管理的未来一定要和创新连通起来。因为在现今的时代,知识占有得多不一定能带来竞争力,反而可能会遏制创新,趋于保守,导致落后,在企业界和学术界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老陈把创新研究作为自己的第二专长,研究久了,逐渐发现,创新来自于你接触不同的人,融会贯通不一样的知识——这不就是跨界嘛! 你自己或你身边的人,是否也有类似的经验? 其实,专业设定与转型很简单,你只要记住这两句话: 用你的优势,接轨未来的趋势; 现在工作的第二专长,可能是下个工作的**专长。 那么,具体如何识别自己的优势呢?我们将在下一节详细介绍。
    目录
    **序1 跨界思维助力人生梦想与追求 001 **序2 在人生长跑中需要思维制胜 004 **序3 为什么知识管理总是叫好不叫座? 007 **序4 打破思维的结界 012 自序 016 前言 019 关于本书 023 致不同学习类型的读者 028 第 1 章 缘起——跨界的必然 001 第 2 章 求解——跨界的本质 025 第 3 章 定锚──探索自己,盘点自己 055 第 4 章 转型──第二专长,优势跨界 071 第 5 章 散聚──发散联想,收敛聚焦 099 第 6 章 跨界──厘清思维,混搭应用 169 第 7 章 思行——进阶应用,思行合一 193 第 8 章 无界──跨界**,原是无界 245 后记 275 附录 279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