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本书距离**版已经四年时间。仅仅四年,商业摄影已经完全融入每家公司、第个店主、每个有微信公众号的读者的日常工作之中,我们甚至已经不适合再去称谓这些每天的拍摄工作为“商业摄影”。是的,人为定义的界限早已打破。所以在这次修订版中,我对于原版内容来了一次大换血,除了保留核心技术讲解,我增加了大量内容,根据行业划分拍摄类别,每个类别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技术和原理解说,以便读者能够迅速领会并上手实操。根据很多热心读者的提议,我把拙作《静物与产品摄影》的部分内容也移到此次修订版中,以让本书的体量更大,专业性更突出。《商业摄影实拍案例》系列丛书很幸运地被多家高职院校选用为教材,这让我欣喜,同时也感到责任。如何让读者们和同学们:1,掌握实用的、少花钱多办事的摄影技术;2,了解各种摄影门类里的行行道道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成为这次修订版的主旨。下面,对于摄影新手提说一些个人建议。我经常遇到摄影新手这样问问题:他先发来一张图,然后问:“请问用书中的布光设备,能拍出这种效果的照片吗?”我点开图片一看,那是在自然光下用手机拍摄的。于是我这样回复:“这种画面您可以直接在现场用相机去拍,画质会更好,没有必要用书里的专业布光方式。”回答完他们的问题,我忽然想起所有学习者的一个通病:执着于细节。学习绘画的人都知道,当一个新手画画时,他总是从一开始就细抠局部,努力地去画五官的细节、细致地画手指的形状,结果*后把人画成了庙里的罗汉。摄影新手一味地去努力制造、模仿从某处扒下来的图片,希望用教材里的布光去实现同样的画面效果,却不知道他跟绘画新手一样犯了“抠细节”的思维错误,他过于执着某一既定的画面效果。对于新手来说,百分百地还原某种画面效果,很难。这需要丰富的经验,能通过样片画面的表面猜测到其内部的布光、采用的设备、构图的思路。试想一下,即便是用一只灯来拍摄,柔光箱的尺寸大小、与产品的距离远近、位置的高低、灯头俯仰的角度、输出的强弱,还有灯光的种类(闪光还是常亮)……任何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画面不一样的效果。所以,新手们想一味地去模仿某种随机看到的光效——那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们才能办到的。新手们还是从*基本的设备开始熟悉,用*基础的布光灯位拍摄简单产品,大量拍摄,总结经验,慢慢得自己就会理解别人的画面,也会创造自己的画面了。请开始本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