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
QQ咨询:
有路璐璐: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

  • 作者:何国庚
  •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08366890
  •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 页数:339
  • 定价:¥33.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能源动力工程中主要机械、设备、装置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同时,在有限的篇幅中,通过优化组合、精选素材,将相关专业方向的共同基础和内容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目的。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既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和视野,也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各个不同方向的专业课打下基础。
    本书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相关行业能源与动力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文章节选
    **章 基础知识
    **节 绪论
    能源、材料、信息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其中能源是*基本的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也就是人类认识和征服自然的历史。能源消耗的水平是人类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能源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而又相互制约。能源发展包括能源总量的增长,能源品种的增加,能源质量的提高和新能源的开发。能源开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动力。能源增长速度和品质的提高,受到能源资源、投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从而限制了经济的过快增长和发展;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影响了投资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限制了能源的发展。矿物能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危及动植物的生存和人类的健康。因而需要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和能源清洁**开发、转化、利用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技术,促进能源多元化。攻克一批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一批新兴能源产业生长点。掌握新能源、氢能和燃料电池等战略高技术,建立起能源科技持续创新平台,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清洁**能源技术的支撑。
    人类可利用的能源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根据能源的形成条件将其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根据其可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根据其利用历史状况和技术水平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根据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分为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和非清洁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能源,如化石燃料、核燃料、太阳能、水力、风能、地热、海洋能、生物质能等。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问接加工转换而成的人工能源,如电能、热水、蒸汽、压缩气、石油制品、煤制品、酒精、氢气、沼气、合成燃料、激光等。
    现代社会人类需要的能源形式主要有电能、热能(冷能)、机械能。自然界存在的一次能源中,除风力、水力以及部分海洋能作为机械能可以直接利用外,其他各种能源或是直接以热能形式存在,或是经过燃烧反应、原子核反应等首先将其转换为热能再予以利用。热能的取得方式主要有太阳热能、地热、燃料燃烧放热、核裂变或核聚变放热。热能还可以由电能转换而来。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和功之间的转换存在着明确的方向和限度,热能是一种品位较低的能量,且其品位直接与温度有关。
    机械能是物体宏观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量。与热能相比它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能量形式,它能以****的效率转换为热能,也能以非常高的效率转换为电能。机械能除少部分来自一次能源中的水力、风能、海流、潮汐和波浪外,大部分是通过某种类型的热机(如内燃机、燃气轮机、蒸汽轮机等)从热能转换而得到,或通过电动机由电能转换而来。
    ……
    目录
    前言
    常用符号一览表
    **章 基础知识
    **节 绪论
    第二节 分类和应用
    第三节 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基础
    第四节 实际过程中常见的能量转换
    思考题和习题
    第二章 叶轮机械的基本理论
    **节 叶轮机械的典型结构
    第二节 流体在叶轮中的运动分析
    第三节 叶轮机械的基本方程式
    第四节 典型静止通流部件的作用原理
    第五节 一元流动分析
    第六节 有限叶片数的影响
    思考题和习题
    第三章 叶片式工作机
    **节 叶片式工作机的结构形式和应用范围
    第二节 主要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第三节 相似定律、比转数
    第四节 泵与风机在管网中的运行
    第五节 喘振与空化
    思考题和习题
    第四章 涡轮机
    **节 概述
    第二节 汽轮机级内能量转换过程及效率
    第三节 多级汽轮机
    第四节 汽轮机自动调节
    第五节 燃气轮机
    第六节 水轮机
    思考题和习题
    第五章 往复活塞式机械的结构分析
    **节 往复活塞式机械的功能与分类
    第二节 总体结构和主要部件
    第三节 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
    第四节 往复式机器的惯性力的平衡
    思考题和习题
    第六章 内燃机
    **节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和燃料供给系统
    第三节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第四节 柴油机增压系统
    第五节 内燃机的性能指标和特性
    第六节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
    第七节 内燃机代用燃料
    思考题和习题
    第七章 容积式压缩机和泵
    **节 结构形式与工作原理
    第二节 压缩机的排气量调节
    第三节 螺杆压缩机转子的几何分析

    第四节 螺杆压缩机性能参数的选择
    思考题和习题
    第八章 热质交换设备
    **节 概述
    第二节 表面式换热器
    第三节 混合式换热器
    第四节 蓄热(冷)式换热器
    第五节 特殊换热器
    第六节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
    第七节 换热器的传热计算
    思考题和习题
    第九章 锅炉及其主要部件
    **节 锅炉概述
    第二节 锅炉燃料及热平衡
    第三节 燃料的燃烧及其燃烧设备
    第四节 锅炉受热面
    思考题和习题
    第十章 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节 概述
    第二节 制冷基本理论
    第三节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第四节 制冷剂与载冷剂
    第五节 吸收式制冷循环
    第六节 热电制冷
    第七节 空气品质与空气处理
    第八节 空调系统
    第九节 空调系统中的热泵技术
    第十节 典型的低温气体液化循环
    思考题和习题
    第十一章 发电厂系统及其他动力装置
    **节 火电厂热力系统
    第二节 联合动力循环
    第三节 核能发电
    第四节 水电站
    第五节 太阳能的利用
    第六节 地热利用装置
    第七节 风能的利用
    第八节 其他能源利用装置
    思考题和习题
    附录R134a压焓图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语
    在本书编写中,力求将不同专业方向的共同基础和内容融合在一起,避免简单地拼凑,这不仅能缩短学时,加强知识的系统性,而且符合学习掌握知识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章从更宽广的视角对机器设备进行了分类,总结、归纳了在后面章节需要的流体力学、热力学基本知识;第二~四章讨论叶轮机械,前一章内容是叶轮机械共同点,后两章按工作机和原动机分开介绍;第五~七章讨论容积式机械,前一章内容是容积式机械共同点,后两章按原动机和工作机分开介绍;第八、九章分别讨论换热器和锅炉,都属于热交换设备;第十、十一章的内容为前面第二~九章讨论的机器设备组成的装置系统。从工作原理的安排来看,第二~九章主要是针对某种过程进行讨论(除内燃机是以循环为主外),第十、十一章则主要是针对循环进行讨论。共同的基础和内容融合主要体现还有:按工作机、原动机分类进行了整合,如叶片泵与通风机、叶片压缩机;容积泵与压缩机;汽轮机与透平膨胀机、燃气轮机装置、水轮机等。基本原理相近的进行了归类,如制冷、空调与低温在同一章中讨论;发电厂及其他动力装置放在一起介绍。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