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动机与人格(第3版)·英文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动机与人格(第3版)·英文版

  • 作者:(美)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Maslow)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33276
  •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的代表作,本书奠定了马斯洛的学术地位。本书 中,马斯洛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其中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高峰体验理论*为广大读者所 熟悉。本书自1954年初版后,对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力。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解读“人性”的著作。阅读本书,就如同在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它并不晦涩 难懂,适合每一位想了解自己、了解人性的读者阅读。
    目录
    第3版序 第2版序 写在前面的话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影响 51 引言 51 马斯洛的影响 52 生平简历 56 参考文献 65 第1部分 动机理论 1 第1章 动机理论引言 2 作为一个整体的个人 2 作为动机状态典型的饥饿 3 2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THIRD EDITION 手段和目的 5 无意识动机 6 欲望与文化 6 复杂多样的动机 7 促动状态 8 满足产生新的动机 9 不可能列出内驱力一览表 10 按照基本目标为动机分类 12 动物资料不足以说明问题 12 环境 14 整合作用 16 无动机的行为 17 达到目的的可能性 18 现实和无意识 18 健康人的动机 21 第2章 人类动机理论 22 基本需要的层次 22 基本的认知需要 36 基本需要的特点 41 第3章 基本需要的满足 52 满足一个基本需要所产生的一些后果 53 学习和需要的满足 56 需要满足和性格形成 58 满足和健康 62 满足和病态 65 需求满足理论的应用 66 满足的影响 70 3 目录 第4章 重新考察本能理论 75 重新考察本能理论的重要性 75 对传统本能理论的批判 77 类本能理论中的基本需要 86 第5章 需要的层次 92 **需要与低级需要的差异 93 需要层次存在的后果 97 第6章 非动机的行为 103 应对与表达 105 表达性行为 115 第2部分 心里病态与正常状态 121 第7章 心理病理的起源 122 剥夺与威胁 122 冲突和威胁 125 威胁的个体化定义 128 作为威胁的精神创伤和疾病 129 作为威胁的对自我实现的** 130 病理状态的根源 131 总结 132 第8章 破坏性是本能的吗? 133 动物 134 儿童 138 人类学 142 临床经验 143 来自内分泌学、遗传学等的材料 144 一些理论上的考虑 145 破坏性:本能还是习得? 148 第9章 作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 150 心理**与需要满足 153 良好的人际关系 159 良好社会 171 专业的心理** 176 第10章 达到正常与健康的方法 182 “正常”的标准概念 184 新的概念 187 我们可以成为什么 189 内在的人性 193 从非本质属性中区分出固有属性 195 健康的前提条件 197 环境与人格 199 心理学乌托邦 200 “正常”的本质 201 第3部分 自我实现 203 第11章 自我实现的人 204 研究 205 观察结果 209 第12章 自我实现者的爱情 247 开放性 248 爱与被爱 248 性 249 对自我的超越 252 嬉戏与娱乐 253 对他人的尊重 253 作为对自身奖赏的爱情 255 利他主义的爱 257 分离与个性 258 第13章 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 260 先入之见 260 新的范例 261 自我实现的创造性 263 “非此即彼”的消解 265 没有恐惧感 267 高峰体验 268 创造性的层次 271 创造性与自我实现 275 第4部分 人类科学的方法论 277 第14章 新心理学的问题 278 学习 279 知觉 280 情绪 281 动机 282 智力 284 认知和思维 285 临床心理学 286 动物心理学 288 社会心理学 289 人格 294 第15章 关于科学的心理学研究 296 对科学家的研究 297 科学和人类价值 297 理解的价值观 298 人类和自然界的规律 299 科学社会学 300 认识实在的各种方法 300 心理健康 303 第16章 方法**与问题** 305 过分强调技术 305 方法**与科学上的正统 310 第17章 陈规化的认知与真正的认知 315 注意 316 感知 321 学习 324 思想 331 语言 339 理论 341 第18章 心理学的整体论方法 344 整体动力学方法 344 人格症候群的概念 355 人格症候群的特征 361 研究人格症候群 373 人格症候群的层次与特性 380 人格症候群和行为 382 症候群资料的逻辑和数学表达 385 后记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丰硕成果 391 引言 人本心理学 402 介绍 402 心理学 407 后人本心理学 412 教育:人本主义价值观及新的学习方法 416 马斯洛对工作与管理的影响 421 健康与全人 425 动机、自我实现理论与女性心理学 428 协同性社会 430 持续不断的收获 435 动机与人格的引文回顾 435 参考文献与选读 438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著作参考文献 448 人名索引 468 主题标引 471 CONTENTS PREFACE TO THE THIRD EDITION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Foreword THE INFLUENCE OF ABRAHAM MASLOW 51 By Robert Frager Introduction 51 Maslow’s Influence 52 A Short Biography 56 References 65 ONE MOTIVATION THEORY 1 Chapter 1 Preface to Motivation Theory 2 Holistic Approach 2 A Paradigm for Motivational States 3 Means and Ends 5 1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THIRD EDITION Unconscious Motivation 6 Commonality of Human Desires 6 Multiple Motivations 7 Motivating States 8 Satisfactions Generate New Motivations 9 Impossibility of Listing Drives 10 Classifying Motivation According to Fundamental Goals 12 Inadequacy of Animal Data 12 Environment 14 Integrated Action 16 Unmotivated Behaviors 17 Possibility of Attainment 18 Reality and the Unconscious 18 Motivation of Highest Human Capacities 21 Chapter 2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22 The Basic Need Hierarchy 22 The Basic Cognitive Needs 36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ic Needs 41 Chapter 3 Gratification of Basic Needs 52 Consequences of Satisfying a Basic Need 53 Learning and Gratification 56 Gratification and Character Formation 58 Gratification and Health 62 Gratification and Pathology 65 Implications of Gratification Theory 66 Influence of Gratification 70 11 CONTENTS Chapter 4 Instinct Theory Reexamined 75 The Importance of Reexamination 75 Critique of Traditional Instinct Theory 77 Basic Needs In Instinct Theory 86 Chapter 5 The Hierarchy of Needs 92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er and Lower Needs 93 Consequences of a Hierarchy of Needs 97 Chapter 6 Unmotivated Behavior 103 Coping Versus Expression 105 Expressive Behaviors 115 TWO PSYCHOPATHOLOGY AND NORMALITY 121 Chapter 7 Origins of Pathology 122 Deprivation and Threat 122 Conflict and Threat 125 Individual Definition of Threat 128 Trauma and Illness as Threat 129 Inhibition of Self-Actualization as Threat 130 The Source of Pathology 131 Summary 132 Chapter 8 Is Destructiveness Instinctive? 133 Animals 134 Children 138 Anthropology 142 12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THIRD EDITION Clinical Experience 143 Endocrinology and Genetics 144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145 Destructiveness: Instinctive or Learned? 148 Chapter 9 Psychotherapy as Good Human Relationships 150 Psychotherapy and Need Grtification 153 Good Human Relationships 159 The Good Society 171 Professional Psychotherapy 176 Chapter 10 Approaches to Normality and Health 182 Standard Concepts 184 New Concepts 187 What We May Become 189 Inherent Human Nature 193 Differentiating the Inherent from the Accidental 195 Conditions for Health 197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ity 199 Psychological Utopia 200 The Nature of Normality 201 THREE SELF-ACTUALIZATION 203 Chapter 11 Self-actualizing People:A Study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204 The Study 205 The Observations 209 Chapter 12 Love in Self-actualizing People 247 Openness 248 To Love and Be Loved 248 Sexuality 249 Ego-Transcendence 252 Fun and Gaiety 253 Respect for Others 253 Love As Its Own Reward 255 Altruistic Love 257 Detachment and Individuality 258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