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旅游人类学(第2版)(中国旅游业“十三五”高等教育教材;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
QQ咨询:
有路璐璐:

旅游人类学(第2版)(中国旅游业“十三五”高等教育教材;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

  • 作者:张晓萍 光映炯 郑向春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87539
  •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既有传统旅游人类学理论,补充体现时代发展的新的相关理论及案例,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人类学教材。 作为本书的开篇之作, “旅游人类学概述”的作者曾在伯克利做过访学,有着较强的人类学专业知识和素养,较全面地阐释了旅游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本书特别强调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实践意义。虽然旅游业的发展受现代社会环境多种因素影响而呈现出各种表现,案例选择可以有所不同,解读理解也不同,但理论是相对稳定的,其背后有很强的学理因素。因而第2版修订对于延伸阅读材料做了大量调整,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体修订内容包括: 1.中国旅游人类学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局面,第2版探讨了许多新出现的旅游人类学理论概念,例如“驻客”“旅居者”“旅游移民”(见第5章),作者从新的视角对游客的种类及其旅游的目的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另外,“当地人凝视”“专家凝视”“隐性凝视”等词汇(见第7章),丰富了约翰·厄里(John Urry)传统旅游人类学中关于旅游凝视的理论,具有较深的理论内涵。 2.完善和更新了传统旅游人类学的理论和知识,例如“旅游人类学概述”“旅游与文化”“旅游与仪式”“旅游与真实性”“旅游与博物馆”。作者不
    文章节选
    我很荣幸受邀请为本书写序言。这是张晓萍教授等编著的第三部重要著作,本书再次确立了张晓萍教授在中国旅游人类学家中独树一帜的地位。中国旅游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少数民族的理论进步和知识发展等都有重要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旅游人类学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实际上是少数民族的一员,他们不仅对理解自己的母文化作出了贡献,也为理解和阐释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的当代进程作出了贡献。本书也做到了这一点。
    本书是一部前沿的教材,涵盖旅游人类学的主要议题:研究方法,旅游、文化和仪式,民族和跨文化行为,真实性和旅游凝视,民族和**艺术,遗产和身份,旅游和博物馆。由于中国每年都建设和开放众多新博物馆,我认为加入*后一个主题是适时的。中国的博物馆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为专家们意识到,博物馆必须提供更多东西来纠正公众认为博物馆只是保存古董和标本的机构的偏见,同时它们还必须迎合孩子及其父母们不断增加的教育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公私合营和私人博物馆开始出现,中国的博物馆正在经历所有权和经营方面的变化。
    旅游人类学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地方化或本土化的过程,其研究主题适应中国的社会政治形势,例如少数民族的特殊定义、发展规划和多民族遗产的推广等,并引入了一些历史、地理和哲学领域的概念。十几年前,张教授开始研究这一趋势,本书也在许多方面融会了西方和中国的研究方法。
    这本综合性教材涵盖了旅游人类学的主要话题,每一章都附有来自中国和西方文献的定义、思考题和延伸阅读材料。同时,本书还对中国的旅游人类学和中国发展的一些方面提出了建议。像这类有益的作品,英语学术界也非常欢迎。祝贺张教授和她的合著者们推出了这样一部好作品。
    纳尔逊·格雷本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名誉教授
    北美民族学赫斯特博物馆名誉馆长
    目录
    目录 第1章 旅游人类学概述 1 人类学是什么 2 旅游人类学的形成与发展 3 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内容 4 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意义 5 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第2章 旅游与文化 1 旅游与文化 2 文化对旅游的作用 3 旅游对文化的影响 第3章 旅游与仪式 1 作为仪式的旅游 2 旅游仪式过程的解析 3 旅游仪式与旅游体验 4 旅游仪式的特点 第4章 旅游与族群 1 族群 2 民族旅游 3 民族旅游与社区参与 4 民族旅游与性别角色 第5章 主人与客人 1 旅游与跨文化 2 旅游中的主客关系 3 其他社会关系及其互动 第6章 旅游与真实性 1 旅游与真实性 2 真实性的内涵 3 文化商品化与舞台真实 4 旅游真实性研究的发展 第7章 旅游与凝视 1 旅游·观光:视觉优先 2 旅游与凝视 3 旅游与凝视之延伸:旅游·摄影 第8章 旅游与艺术 1 艺术的内涵 2 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与艺术 3 民族艺术的内涵、特征与类型 4 旅游中的民族艺术及其变迁 第9章 旅游与遗产 1 遗产概说 2 遗产旅游 3 遗产旅游的问题与发展 第10章 旅游与博物馆 1 博物馆 2 博物馆旅游 3 博物馆旅游与符号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