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的舞蹈到底是动作的起始,还是终了?我一直非常敬佩刘建教授的解释能力,他看到的汉画里的舞蹈,不再是一幅图画,而是一个动作过程,是在某一个时间形成的节点,并不断展开。他的书正是把这些节点详细分拆开来,汉画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终了,而是在绵延之中通过解释产生了无限的意义。
北京大学教授 朱青生 舞蹈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画像中的舞蹈图真实、具体、生动地记录了汉代人的舞蹈生活,这为今天在历��真实基础上重建中国独特的舞蹈形式奠定了基础。这本书是对大量汉画像舞蹈图进行活态化复原的有力探索,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汉画学会副会长 朱存明
以严谨的学术深描汉代图像艺术,以重建的信心活化汉代舞蹈艺术;在静的图像中重建动的舞蹈,让历史在离场之后重新在场,让中国古典舞在重建中走向未来。这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愿景,更是一个具有文化自信的愿景。
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 杨爱国 刘建教授主张以“左图右书”的方法重建中国古典舞,这一思路既有理论依据又具实践性,是他多年深入研究的结果。长期以来,他孜孜不倦,著作和文章多引发舞界的重视和热议。刘建教授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者,文笔犀利而有见地,足见其功力,其文字是我愿意一字一句阅读的。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潘志涛
多年以来,舞蹈界业内对中华气派存在广泛的肤浅而混乱的认识,发展趋向和态势多是向“前”看而缺少叩问自己从哪里来的自觉。刘建教授一针见血地将研究触角刺入核心地带。他的研究及著述思路清晰、结构严密、观点鲜明、言辞犀利、论说扎实。他和高众合作的这部书是对中国古典舞建设“欲前先后”的一种有益探索。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 江东 汉代舞蹈是中国古代舞蹈风格与品质的奠基石,对其视觉直观的汉画舞蹈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把握静态图像,更重要的是动态呈现,以为今人提供中国大传统舞蹈的参照系。刘建教授以其执着的艺术追求、严谨的学术精神守护着生生不息、和而不同的中华乐舞成果,并进一步将汉画舞蹈推及整个中国图像乐舞的建设。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授 王泳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