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本书时,我们秉承的指导原则是捕捉消费者行为对营销者能力的影响,了解更多有关顾客购买的信息,从而更加精准地计划、发展和实施营销策略。100年来,营销者一直在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提供的信息和娱乐内容中购买广告版面。过去,营销者利用媒体的“受众概况”来决定将“一刀切式”的广告投放到何处。而现在,动态广告管理系统会根据消费者的网络浏览行为和其他数据进行广告的定制化投放,营销者也能密切监测消费者在网络上的接触和讨论。过去,营销者只能在有限的杂志或电视节目中购买广告位,现在,则可以利用多样化广告交易平台购买广告位,利用预测性分析来评价广告的有效性。营销者不再需要选择那些范围很大的细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直接为广告曝光次数付费,让他们能够通过实时竞价的方式化其资源的有效性。其他接触消费者的形式包括原生广告、跨渠道营销活动、消费者自创广告和利用新媒体平台———移动广告和移动软件广告等。然而,隐私���丧失正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本书有关社会责任的章节中我们对这一问题以及其他伦理问题———长期观看电子屏幕对儿童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我们强调了本书重要的方面,即1978年第1版的构想———聚焦于理解消费者行为基础上的战略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