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大龟在江中翻转身子,仰泳。
仰泳,不是大龟惯常使用的姿势,翻身过来,仿佛在自在地休息。
大龟身旁,游动着两只小龟,模仿大龟的样子,学着翻过身子,仰泳。小龟身形很小,似乎不会掌握平衡,一会儿仰着,一会儿侧着,甚至翻转回去。小龟天性擅水,折腾一阵子,就找到平衡的技巧了。
从空中俯瞰,大江清澈,白云映入水里,与江水叠弄着,俨然一幅流动的画面。三个浅黄色的龟腹,一大两小,随波而动,相互保持距离,同步运动一般。
一只独木舟,从大江岸边划过来,速度很快。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手持一柄木桨,左边用力划一下,右边用力划一下,独木舟迅速靠近大龟、小龟。少年被三只龟的奇异动作吸引,停止划桨,仔细观看,不愿打扰它们自在的状态。
在江水的推动下,独木舟慢慢旋转着。太阳当空照射,少年的身影落在江面,将三只龟笼罩起来。大龟突然觉察到阴影,翻转身子,恢复俯游的姿势,大龟看到身边的独木舟时,一个人的身影同时出现在大龟视野里。
少年面向大龟,一只手放到身后,撩起麻布腰围,拽出尾巴,蹲下身子,顺着独木舟的边缘,将尾巴轻轻放入江中。这是一条约手臂长的尾巴,棕色尾巴点缀着黑色花纹,仿佛被一条黑线缠绕,类似老虎尾巴的模样,放入江水之中时,好似一条有彩纹的鱼。
大龟察觉水里的尾巴后,似乎得到了明确的信号,迅速游向独木舟。两只��龟跟随大龟,一起游过去。少年看到三只龟游来,转身抄起木桨,用力划水,左一下,右一下,给独木舟加力,驶向岸边。大龟率领两只小龟在后面追赶,不一会儿,就来到江边了。
江岸之上,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站立岸边,腰系兽皮腰围,头插几根羽毛,正在等待独木舟归来。独木舟靠岸,少年跳下,将独木舟拖到岸上,指着正在上岸的三只龟,对中年人说:“族长,龟带来了。”
族长名燎,是九江岸边虎尾族的族长。族长燎拍拍少年的肩膀,径直走向少年身后,蹲下身子,端详大龟、小龟。大龟伸长脖子,似乎要与族长燎交流。两只小龟有点茫然,尾随大龟身后,似乎在寻求大龟的庇护,瞪着各自的小眼睛,观察对面族长燎的举动。
族长燎用手轻触大龟的龟首,打了个招呼。然后,族长燎双手凑近一只小龟,点点头,做出请小龟上来的手势。小龟看一眼大龟,由大龟的眼神中得到默许,渐渐放松下来。它鼓起勇气,走向伸过来的双手,先探出一只前足,迈上手掌,又伸出另一只前足,踏上族长的双手。族长燎捧起这只小龟,仔细端详,发现小龟的耳朵位置,有一块红色三角形斑块,色泽鲜艳。族长燎将小龟送到少年面前,说道:“函,红耳龟!”
少年名函,九江虎尾族人,制作皮甲的家族的后人,皮甲属于战时使用的防护用具。函接过族长燎手里的小龟,观察小龟头上的红色斑块,以及小龟背甲的花纹,对族长燎说:“小龟背上的图案,如同父亲制作的皮甲。”
族长燎没有理会,蹲下身子,抓起另一只小龟,继续端详。族长燎前后观察,发现这只小龟不是红耳龟,小龟没有后面的双足,只有尾巴下面的一个小足,起到支撑和行走的作用——这是一只小三足龟。
族长燎手托小龟,对函说道:“奇怪,这是一只小三足龟。三足龟出自北方的伊水,九江没有三足龟,不知怎么来到这里了。”
“三足龟?”函放下红耳龟,从族长燎手中接过小龟,一只手捏起小龟的尾巴,观察尾巴下面的小足。小三足龟使劲伸展小足,想用力挣脱出来。函放下小龟的尾巴,抓住这只小足,对比前面的双足,发现后足较前面的双足更为粗壮。小三足龟后足用力一蹬,函手一松,小龟迅速跳到地上。
族长燎看着小三足龟,笑笑:“小三足龟尾巴遮挡后足,不易被人察觉。小龟有此后足,便于平衡身体,小龟跳跃的时候,便于发力,看似是缺陷,实是特长。天地生万物,有各自的道理,不是什么缺陷。”
函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尾巴,偷眼看向族长燎的身后,族长燎的尾巴藏在兽皮腰围之中。九江岸边,虎尾族的族群中的男人都有一条尾巴。虎尾族人自己相处的时候,尾巴可以隐藏,也可以暴露,没有什么顾忌;面对外人,就将尾巴折卷起来,放入束腰的腰围之中,不让尾巴暴露。族长燎此时隐藏尾巴,也许是族群之外的人来到虎尾族了。
三只龟停留在江边,大龟居中,小红耳龟和小三足龟一左一右,仿佛等待族长燎的安排。族长燎对函说道:“放回九江吧!”
函转身走向岸边,三只龟随函前行。函在江边浅水处行走,蹲下身子,顺势将自己的尾巴放入水中。随后,大龟在前,小红耳龟居中,小三足龟随后,依次游向江中。函背对江岸,一只手迅速伸向小三足龟,准确地掐住小龟的龟壳,将小三足龟捉拿在手。函停顿片刻,慢慢起身,一只手放到胸前,屏住呼吸,不让族长燎察觉自己的捉龟行动。
岸边,背对函的族长燎似乎听到一丝异响,他没有回身,摇了摇头,一边往回走,一边告诉函:“大王派人到九江寻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