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安心老去:面对老龄化冲击的准备(当当专享亲笔签名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安心老去:面对老龄化冲击的准备(当当专享亲笔签名本)

  • 作者:李佳 编著 华景时代 出品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9657251
  •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 页数:248
  • 定价:¥4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今天,全球正在成为一个变老的世界,中国正在迎来一个变老的世纪。人口老龄化的强烈冲击,正日益超出年轻社会下人们的理解和想象。 老龄化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但是,老龄化到底是什么?来自哪里?冲击有多广?影响有多深?很多人对此仍然毫无认知或知之甚少。本书旨在引导人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正确看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全社会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共识和观念。 本书面向全社会和全龄群体,主要目的是推动大家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积极的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行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文章节选
    退休,为什么要延迟? 正是在人退休时还留有余力的前提下,“延迟退休”开始被提出来。所谓延迟退休,从字面上理解很简单,就是延迟退休年龄。 那么,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呢?这个原因可以概括为五个“越来越”。 一是寿命越来越长。正像前两章我们所说的,从全球到中国,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都在不断提高。以中国为例,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从1949 年的约35 岁提高到2019 年的77.3 岁,增长了一倍有余��� 二是就业越来越晚。就业是民生之本。从“六稳”到“六保”,就业始终被置于首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劳动力需求正从“数量”转向“质量”。而这个质量如何衡量呢?许多单位和企业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学历:学历非“985”“211”不要,非硕士、博士不要……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工资待遇,很多年轻人不得不报考硕士、博士,结果等到参加工作时往往已近30 岁。 三是工作期越来越短。就业年龄提高了,退休年龄却没有变,必然带来工作期的缩短。特别是对高学历人士来说,学历越高,毕业越晚,工作期就越短。 四是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从2012 年起,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重连续7 年双降。到2018 年末,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降至8.97 亿,比原先预计的2023 年提前5 年降至9 亿以下。未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还将进一步减少,预计2042 年不足8 亿,2052 年不足7 亿。 五是养老金压力越来越大。长寿与少子共同推动的老龄化,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老的越来越多、年轻的越来越少。对于现行的养老金制度,这就意味着领钱的越来越多、交钱的越来越少。长此以往,除非经济持续保持大幅增长,否则现行养老金制度必然难以为继。 “后浪”已来与中年危机下,工作在哪里? 2020 年五四青年节前夕,B 站推出的短视频《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迅速传遍全网。视频中,**演员何冰以“后浪”称呼新一代年轻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认可与赞美。随即,“后浪”一词红极一时,被《青年文摘》评选为“2020 十大网络热词”,被《咬文嚼字》评选为“2020 年度十大流行语。” 恰恰就在“后浪”走红的40 年前,**作家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发表在《收获》1980 年第1 期上。小说中,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承受着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压力,险些丧生于死神之手。正是这部小说,为当时的人们次揭开了中年危机的面纱。 2017 年3 月,某知名企业清理34 岁以上员工的消息引发热议。35 岁成为职场的生死线。同年12 月,42 岁的欧建新在被辞退的压力之下,从公司楼上一跃而下,以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将四位老人和一双儿女留给妻子。 就在“后浪”走红的几个月前,《人民日报》于2019 年12 月 20 日发文直指“ 35 岁现象”。网民认为这是年龄歧视,专家指出这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但这些都难以改变用人单位画下的35 岁年龄铁线。人们突然发现,四十确实不惑,因为你得先过了35 岁的人生关口。 那么,“后浪”已来与中年危机下,老龄群体的就业岗位在哪里呢? 大前研一,是日本**管理学家和经济评论家,著有《低欲望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危机与破解之道》《M 型社会》等书。他的人生传奇之一,就是52 岁时主动从麦肯锡离职,开启新的职业生涯。 在他60 岁后出版的《后五十岁的选择》一书中,大前研一提出,如果你在40 多岁还没有崭露头角,那就必须进行生涯转换,重启你的人生。那么,如何重启你的人生呢?大前研一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diyi,舍明星做原野的花朵。如果你不愿意换跑道离开企业,就运用自己的专业成为别人的助力,在职场做一个得力的副手。如此就不会为不能升官而自寻烦恼。 第二,到乡下小公司发展开始第二春,用活大公司的技术。例如,在东京不被重视的才华,到了缺乏技术的山形县却可能成为宝藏,而山形县的物价低廉,城市上班族可以在此过上很棒的生活。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摆出在大都市的架子,要能够与地方人士产生“黏力”,你的乡下第二春才能成功。 第三,选择跳槽后要注意自己扮演的角色,才不会失败。他提出A、B 两种角色扮演。A:如果进入的是老牌公司,年请先保持沉默,一年后再提出改革意见,这样比较稳妥。B:如果进入新公司,好化身为守护的角色,才不会“让人怨”。 第四,不要排斥转换跑道到社会服务部门,用民营企业养成的专长活化社会资源。 第五,窄而深才是生存关键。范畴广泛的涉猎与学习是年轻人的天地,50 岁以后就该放弃“范畴经济”,追求深度经济。 第六,已习惯上班族生活的50 岁的人,好不要拿着退休金去创业,否则会把老本赔光。 大前研一还具体讲道,50 岁的人若要换公司,应该选择降两级的公司,才是正确的做法。降级求职比较能够抬高自己的身价。 应该说,大前研一的建议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不过,落实到中国的情况来说,要想重新开启新的生涯,要考虑的东西并不局限于大前研一建议的范围。 具体来讲,中国目前的就业方式主要有三类:一是传统就业,如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央企员工、国企员工等。二是灵活就业,如在民营企业打工、劳务派遣人员等。三是临时就业或自主就业,如快递、外卖、滴滴司机等。 对于中国的老龄群体来说,再就业时要选择的往往不是就业方式内的降级,而是就业方式间的转换。 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如很多专家所指出的,新的岗位在不断被创造出来,但是,这些新创造出的岗位,很少是传统的就业岗位。
    目录
    引 言 老龄化——大“灰犀牛” 家家有老人 / 002 人人都会老 / 004 人的变化:影响和决定未来中长期发展的关键要素 / 007 扩展阅读1 互联网时代,死亡不能一了百了 / 008 第1章 老龄化冲击:从全球到中国 全球:一个变老的世界 / 011 老龄化是一种个体现象吗? / 011 扩展阅读2 老龄、老龄化与老龄社会的标准 / 012 扩展阅读3 日本2017 年度畅销书《未来年表》:一个悲观的老龄世界 / 014 扩展阅读4 飞虎队:年华易老,觉远行非易 / 017 全球变老,大势所趋 / 018 中国:一个变老的世纪 / 021 贯穿21 世纪的基本国情 / 021 **老龄化来势凶猛 / 023 2018 :拐点已来 / 025 扩展阅读5 2018 年:全球65 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超过5 岁以下儿童数量 / 030 《政府工作报告》七谈老龄化 / 032 扩展阅读6 2019 年、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养老”怎么说? / 036 冲击:无处不在 / 039 英国保守党:得罪老人,从大胜到大败 / 039 拼多多:以前“***”闺女教我怎么买,现在“***”我教闺女怎么拼 / 041 “三抛世代”“5P 青年”与“十级孤独” / 042 单身经济 / 043 日本:租来的家人 / 043 第2章 老龄化洞察:机遇与挑战 老龄化从哪里来? / 045 长寿:老龄化“发动机” / 046 少子:老龄化“加速器” / 047 扩展阅读7 生育的相关概念:育龄妇女、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 / 049 迁移:老龄化“变压器” / 050 老龄化三问 / 051 老龄与老年,是一回事吗? / 052 老龄化不是问题,是趋势! / 055 老龄化与老龄社会、养老是什么关系? / 057 第三人生涌现 / 059 第三人生:新的生命阶段 / 059 新老龄群体,新在哪里? / 062 中国还是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吗? / 064 世卫组织的倡议: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 / 067 中国探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 069 第3章 延迟退休板上钉钉,你怎么办? 退休的前世今生 / 073 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 / 074 信息社会的退休制度 / 075 被延迟的退休 / 076 退休,为什么要延迟? / 076 扩展阅读8 深圳大学校长抗议银行只招“211”大学学生 / 077 延迟退休,怎么做? / 078 延迟退休影响的只是个人吗? / 081 “汉尼拔困局”:越退越晚的魔咒 / 082 日本:从延迟退休到永不退休 / 082 扩展阅读9 日本:父亲刺死在家啃老的儿子 / 083 “汉尼拔困局” / 084 扩展阅读10 澳大利亚一波三折的延迟退休 / 085 如何避免“汉尼拔困局”? / 086 老龄群体就业,可能吗? / 089 “后浪”已来与中年危机下,工作在哪里? / 089 扩展阅读11 武汉一菜市场规定女摊贩不超过45 岁,男摊贩不超过50 岁 / 090 老龄群体就业,国外什么样? / 093 扩展阅读12 辽宁鼓励老年人自主创业 / 095 延迟的不是退休,是参与 / 096 第4章 养老金入不敷出,谁来为你的养老买单? 扩展阅读13 社科院:2035 年养老金或耗尽累计结余 / 098 老后破产,为何发生? / 098 养老,需要多少钱? / 098 日本老龄家庭2000 万日元的养老金缺口从何而来? / 101 健康:便宜,也是贵的 / 104 养老,钱从哪里来? / 105 公共养老金的由来 / 105 从单支柱到三支柱 / 107 五支柱养老金制度的确立 / 108 你的养老你做主 / 109 保险与理财,到底选哪个? / 109 行动比选择更重要 / 112 月入万元养老金,可能吗? / 113 第5章 三孩政策来了,你生不生? 从何时起,生孩子成了一个“问题”? / 118 三任英国女王的生育故事 / 118 次人口转变:从多生到少生 / 123 扩展阅读14 多生vs 少生:发达**与发展中**的两次争辩 / 125 第二次人口转变:从早生到晚生 / 125 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吗? / 127 西方与东方:生育与婚育 / 128 结婚率下降:是社会问题还是社会进步? / 132 中国:从单独二孩到放开三孩 / 137 鼓励生育,哪种办法有效? / 139 压在生育率上的“三座大山” / 139 提高生育率的七种武器 / 140 放开三孩:关键是落实好“五个要”的配套支持 / 143 扩展阅读15 《中共**、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四个看点 / 147 第6 章 家家有老人,你需要做什么? 家庭、日常生活里的沟通 / 150 餐桌上的养老话题,别让李尔王的悲剧发生 / 150 给老人买新手机,你要做的几件事 / 153 谁来教老人学手机? / 155 关心父母,从脚开始! / 157 什么是适老化? / 161 老婆婆的困惑 / 161 摔不起——居家适老化的间接价值与潜在价值 / 163 居家适老化:做什么?怎么做? / 167 扩展阅读16 居家适老化改造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 170 医院,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 173 医院,我们能不去吗? / 173 看病,从接受医院的不足开始 / 175 治病,标准**方案不是坏事 / 177 第7章 万亿银发经济,机会在哪里?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要素——对老龄化的认知和准备程度 / 182 消费模式的转变 / 182 扩展阅读17 **的成人纸尿裤 / 183 生产模式的转变 / 184 创新更加重要 / 185 扩展阅读18 日本:与老龄化一起增长的诺贝尔奖得主数量 / 186 结构性竞争加剧 / 186 扩展阅读19 麦肯锡预测:2030 年全球3.75 亿人面临摩擦性失业 / 187 玩转银发经济,需要怎么做? / 188 康养小镇:养老vs 怀旧 / 189 老龄地产:郊区vs 市区 / 192 老龄玩具:盲点vs 误区 / 195 老龄餐饮:价格vs 价值 / 199 智能养老:软件vs 硬件 / 203 看日本零售业如何玩转老龄经济 / 207 新宿京王百货:对老龄群体再细分 / 207 永旺葛西G.G Mall:针对老龄群体的社群化运营 / 210 超市与便利屋:融入老龄群体生活 / 211 第8章 人人都会老,未老先备 幸福老去的方式,你知道吗? / 215 单身者,如何谋划你的养老生活? / 218 住进养老院的年轻人 / 218 扩展阅读20 小说《天黑得很慢》里的空巢独居老人 / 219 “我这一年竟没有新朋友” / 220 豌豆公主与躺平主义 / 221 如何选择一家好的养老机构? / 223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你分得清吗? / 223 挑选养老院的三原则 / 226 养老院的**重要吗? / 227 结 语 安心老去——褚时健的启示 / 229 参考文献 / 23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