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广播生态与节目创新研究(暨南新闻传播学术系列)(The Research On Broadcasti
QQ咨询:
有路璐璐:

广播生态与节目创新研究(暨南新闻传播学术系列)(The Research On Broadcasti

  • 作者:申启武
  • 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ISBN:9787811350234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28
  • 定价:¥2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态资源,广告创收是媒介产业的经济支柱。广告资源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媒介的生存与发展。受众市场的拓展为广告资源环境的优化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并不意味着广告资源环境因此而得到了优化。只有变潜在的受众为实在的受众,让受众自觉不自觉地聚拢在媒介周围,从而吸引客户的广告投放,并且形成一种良性的运行状态,才能真正实现广告资源环境的优化。聚拢受众的前提是媒介的吸引力,而媒介的吸引力则源于精彩实用的媒介内容。因此,媒介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应该以优化受众生态环境为前提。
    文章节选
    播步合肥交通广播的后尘,同样将目标受众锁定在"城市交通的参与者",合肥市区的有限受众资源将会被再次分割,那么,省市两家交通广播势必为争夺有限的受众资源而出现"火并"现象,*终必然造成行业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因此,在对受众市场进行选择和定位时,安徽交通广播抓住机遇,另辟蹊径,果断地将目标受众由"城市交通的参与者"向"省域交通的参与者"延伸。
    将目标受众定位于"省域交通的参与者",意味着安徽交通广播的节目要对全省范围实施有效覆盖。只有在全省范围实现有效覆盖,让那些"省域交通的参与者"能够听得到安徽交通广播的节目,受众市场的这一定位才具有实际意义。否则,为"省域���通的参与者"服务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就难以避免与合肥交通广播的正面"交火",**电台的大台风范也无法体现出来。为解决在全省范围实现有效覆盖的问题,安徽交通广播采用了同频多点覆盖和双频播出的方式传输节目。其中,调频广播FM 90.8通过微波传送,而且全省拥有的16座累计24kw发射机同时发射,基本实现了无缝隙覆盖全省及周边地区。与此同时,另一座lOkW603千赫的发射机也将安徽交通广播的节目向江淮之间许多地区进行**发射,可以满足中波收听人群的需求。二、树立"大交通"意识,变"一元信息"为"多元信息"
    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态资源,广告创收是媒介产业的经济支柱。广告资源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媒介的生存与发展。受众市场的拓展为广告资源环境的优化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并不意味着广告资源环境因此而得到了优化。只有变潜在的受众为实在的受众,让受众自觉不自觉地聚拢在媒介周围,从而吸引客户的广告投放,并且形成一种良性的运行状态,才能真正实现广告资源环境的优化。聚拢受众的前提是媒介的吸引力,而媒介的吸引力则源于精彩实用的媒介内容。因此,媒介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应该以优化受众生态环境为前提。
    交通信息是交通广播*核心的服务内容之一,也是体现交通广播专业化特征*基本的标志。因此,安徽交通广播从一开始就明确"信息立台"的宗旨,将交通信息作为节目的主打内容来经营。但是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与"城市交通的参与者"不同,"省域交通的参与者"所关注的信息不仅仅是城市的交通路况和各类交通资讯,而更多的是省内各交通要道、主要城市干道的路况信息和铁路、航空、水运的票务状况,以及气象、旅游、物流、配货等与交通有关的各类信息。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安徽交通厂。播本着"服务交通、指导出行"的宣传
    …… 与申启武先生认识始于2002年,当时启武先生与安徽电台的周军副台长一同前往广西南宁参加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文艺研究会年会,取道广州,我接待了他们,但是因为停留的时间只是一个晚上,所以对他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后来,听周军副台长说启武先生从安徽电台调入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我感到欣喜,终于有一位积累了丰富的广播工作经验的专家进入了新闻学府,专门从事广播研究。但由于工作繁忙,平时与启武先生并没有任何接触。
    2004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节目在广州召开评选会议,启武先生应邀做了评委。省广电局举行了欢迎晚宴,受局长委托,我以副局长身份代表局参加,第二次与他见了面。因为人太多,彼此只有简单的寒暄,没有进行深刻的交流。
    2006年,启武先生应《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之约就广东广播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问题与我进行专门的学术对话。因为工作太忙,**次的交流刚刚开始就被迫中断,所以必须进行第二次的交流。这次,我才真正对启武先生有了较深刻的印象,也才知道他是专门从事广播的教学和研究的。我很高兴。在广播处于弱势,广播研究学者极度匮乏的今天,能有这样一位学者如此热衷广播的教学与研究,其精神本身就令人钦佩。作为广播人,我非常赞赏启武先生的这一选择,同时表示将对其教学与研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今年3月,广东广播电视节目奖评选会在顺德召开,我与启武先生同在广播文艺组,所以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多了些。评选中,我的感觉是启武先生非常严谨,也特别认真,对参评的节目从不轻易下结论;同时又很谦虚,他是评选组长,却能耐心倾听其他评委的意见。因此,我们的合作既和谐融洽又轻松愉快。
    也许正是由于他的这种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和工作作风,启武先生在调入暨南大学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虽然面临着从业界向学界的转型,但是很快适应了高校的工作和学术环境,并有比较多的学术成果问世。摆在我面前的这本厚厚的《广播生态与节目创新研究》书稿,就是启武先生严谨探讨和研究的结果。我觉得本书的*大特点,或者与以往研究广播的书籍*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针对性和务实性。有些广播方面的研究问题都是**较为系统地在本书出现:一、广播生态问题。谁都无法否认当前广播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但是关注广播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更多的是就事论事,很少有人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广播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问题,而本书运用生态位理论探讨广播频率专业化问题。
    目录
    总序

    导论多媒体时代:广播节目创新与节目风格创新/00l

    **章广播媒介生态/008
    **节媒介生态与广播的可持续发展/009
    第二节 媒介的生态位策略与广播频率的专业化设置/017
    第三节媒介竞争与“生态位”的选择/023
    第四节 广播节目市场化的现状及其出路分析/028
    第五节 多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空间与策略/033
    第六节 多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战略/041
    第七节做大做强,离我们究竟有多远/045

    第二章广播栏目品牌/051
    **节 广播栏目品牌的基本理念/052
    第二节 打造栏目品牌所应解决的几个问题/056
    第三节 打造广播栏目品牌的方法与途径/063
    第四节 广播栏目品牌主持人的内涵与特性分析/067
    第五节 个案分析:品牌栏目《庆记茶寮》/071

    第三章广播新闻节目创新/077
    **节 广播新闻录播节目的操作技巧/078
    第二节 广播新闻直播节目的运作策略/082
    第三节 连线报道及其运行方式/088
    第四节 热线互动的价值及其有效利用/093
    第五节 “《阳光热线》现象”解读/097
    第六节 在创新与超越中寻求突破/105

    第四章广播文学节目创新/111
    **节 广播文学节目选题/112
    第二节 广播文学节目编辑/116
    第三节 广播文学节目的音乐配置/120
    第四节 广播评书的存在价值与小说连播的编辑构想/125
    第五节 广播文学节目创新浅说/128
    第六节 个案分析:《感受(远东朝鲜战争)》的审美解读/132
    第七节 个案分析:《不该忘却的英雄》的编辑思路/136

    第五章广播节目形态/140
    **节 广播节目形态的理论阐释/141
    第二节 广播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144
    第三节 广播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基本特征/153
    第四节 广播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根本原因/159

    附录/164
    附录一:相关论文/165
    改革.创新.探索·实践——关于广东广播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对话/165
    粤港广播电视传媒竞争与合作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173
    在竞争中合作:新形势下粤港广电传媒的必然选择/180
    附录二:作者主要获奖节目文本/186
    《感受(远东朝鲜战争)》/186
    不朽的民族魂/191
    不该忘却的英雄/197
    生命的呼唤/203
    春暖千万家/212
    文学的幸运与悲哀——关于影视剧改编名著现象的访谈/218
    参考文献/226
    后记/228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