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导论
**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
软权力概念(soft power)*早由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提出。按照奈的解释,与一个**的经济、军事这些所谓的硬权力相对应,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的感召力是软权力。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软权力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奈试图通过阐发软权力的概念来为美国提供外交政策建议,促使美国政策制定者关注软权力的作用,并学习如何维护和拓展软力量。但是美国学术界和政界对软权力的概念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对于偏重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美国国际关系学界来说,软权力的概念由于太过模糊且操作性不强,因而响应者寥寥。美国政界对此概念亦不甚关注。当有人问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对软力量的看法时,他回答:“我不知其意。”
但“软权力”概念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却广为流行。.在中国,软权力已经成为一个被热烈讨论的话题,而且涉足该领域的学者远远超出国际关系学界,学术讨论会、报刊的文章���人文学科的论文中都频繁地出现这一词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关于软权力的讨论变得异常活跃,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此问题并纷纷发表文章表达意见。这或许与中国国力的快速上升有关,面对一个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强的大国,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人们都在关注,中国将以何种面貌出现在世界上?中国作为一个成长的大国,将如何处理与其他**的关系?在此背景下,“软权力”成为中国学术界讨论的时髦话题,先后发表的文章有近百篇。
软权力概念在中国受到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与中国一部分传统文化相契合。在中国长期的政治发展进程中,特别注重“德治”、“霸王道杂之”、“和为贵”这些方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倡导使用非武力手段解决争端的思想。这些都与软权力的含义相近,因此,软权力概念在中国其实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