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改善对话:突破团队协作障碍
QQ咨询:
有路璐璐:

改善对话:突破团队协作障碍

  • 作者:(英) 道格拉斯·斯奎勒尔(Douglas Squirrel),(英) 杰弗里·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592156
  •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1日
  • 页数:221
  • 定价:¥5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彼得·德鲁克先生提出了“知识型劳动者”时,注定了大量的知识型工作只能依赖于团队协作才可完成。但不少团队在尝试提升团队协作度的时候,遇到了诸如成本过高、效果不佳等问题。有没有一种简单、实用、效果又好的方法呢?本书的作者给出了答案——对话。 作者结合多年的真实咨询案例,提出关于对话的“4R 法”,带领我们从开始的信任对话开始,走到人人为之负责的当责对话为止,做到“用对话突破团队协作障碍”,从而提高团队检查问题、排除障碍、改善对话的能力。 书中的方法均为作者多年的经验总结,实践性强,落地效果显著,适合一切有志于突破团队协作障碍、构建高绩效团队(不仅仅是 IT团队)的团队成员与管理者阅读。
    目录
    **部分 第1 章 逃离软件工厂 2 1.1 软件工厂中的劳作 3 1.1.1 隔间中的泰勒主义 4 1.1.2 软件危机 5 1.1.3 破局机器化生产思维 7 1.2 敏捷:基于确认的沟通 9 1.3 精益软件:为团队赋能 14 1.3.1 偷师丰田 14 1.3.2 授权是关键 15 1.4 DevOps:运维也是人 17 1.4.1 系统管理员站起来���! 17 1.4.2 尊重、信任与不指责 18 1.4.3 没有BOFH 20 1.5 逃离功能工厂 21 1.6 补充知识:Cynefin 框架 24 第2 章 改善你的对话 26 2.1 对话:人类的秘密武器 27 2.1.1 我们所特有的力量 27 2.1.2 为什么权力是有瑕疵的 28 2.2 从对话中学习 29 2.2.1 将对话用作调研工具 29 2.2.2 防御性推断与建设性推断:我们所做的与我们所说的 30 2.2.3 对话转型 33 2.3 补充知识:对话的类型 34 2.4 主角登场:4R 法 36 2.5 对话分析 38 2.5.1 你将需要 38 2.5.2 **步:记录你的对话 39 2.5.3 杰弗里与斯奎勒尔的对话 41 2.6 分析对话:反思、修订与角色扮演 42 2.6.1 诺伯特与奎因的实际对话内容 43 2.6.2 针对好奇心的反思:问题分数 45 2.6.3 对透明度的反思:未曾言明的想法与感受 46 2.6.4 反思模式:诱因、掩饰和本能反应 48 2.6.5 修订:创造更好的替代方案 50 2.6.6 角色扮演:练习产生更好的对话 52 2.7 对话案例 52 2.7.1 谭雅和凯:限制在制品 53 2.7.2 修订后的谭雅与凯的对话 55 2.8 结论时间:轮到你了 56 第二部分 第3 章 信任对话 60 3.1 信任至上 61 3.2 内尔的信任故事 64 3.3 准备知识:展现弱势的一面 66 3.4 准备知识:具有可预测性 67 3.5 对话:基于确认的沟通 69 3.6 内尔的信任故事(续) 74 3.7 信任对话案例 77 3.7.1 乌尔苏拉与开发团队:解释推断 77 3.7.2 乌尔苏拉与研发人员的对话 77 3.7.3 艾萨克和埃琳:对反馈感到惊讶 79 3.8 案例学习:信任拯救一切 81 3.8.1 高墙 81 3.8.2 交付与参与 83 3.8.3 信任对话 83 3.8.4 破墙而出的信任 84 3.9 结论时间:应用信任对话 85 第4 章 恐惧对话 86 4.1 恐惧:与生俱来的品质 87 4.2 塔拉的恐惧故事 90 4.3 准备知识:异常行为合理化 92 4.4 准备知识:惯性思维破坏 96 4.4.1 腕上一瞥 96 4.4.2 Ⅰ型系统和Ⅱ型系统 97 4.4.3 打破I 型系统的想法 98 4.4.4 应用惯性思维破坏 99 4.4.5 为惯性思维破坏评分 100 4.5 对话:恐惧图表 101 4.6 塔拉的恐惧故事(续) 104 4.7 恐惧对话案例 107 4.8 案例学习:战胜恐惧 109 4.8.1 一年两次大发布 109 4.8.2 找寻恐惧 110 4.8.3 笑容满面 113 4.9 结论时间:应用恐惧对话 113 第5 章 动机对话 115 5.1 不要直接从动机开始 116 5.2 博比的动机故事 119 5.3 准备知识:利益而非立场,宣扬附加探寻 121 5.3.1 利益而非立场 122 5.3.2 宣扬附加探寻 125 5.4 准备知识:联合设计 128 5.4.1 参与感很重要 128 5.4.2 做出更好的决定 129 5.4.3 为联合设计打分 130 5.4.4 不同形式的联合设计 131 5.5 对话:构建动机 132 5.6 博比的动机故事(续) 133 5.6.1 反思与修订 133 5.6.2 修订后的对话 134 5.7 动机对话案例 137 5.7.1 特雷莎与技术团队:选择聚焦点 137 5.7.2 特伦斯、巴里和维克托:改变产品方向 140 5.7.3 特伦斯、巴里以及维克托的对话 140 5.8 案例学习:坚持关注动机 142 5.8.1 知识的海洋 142 5.8.2 预期之外的挑战 143 5.8.3 得动机者得天下 144 5.9 结论时间:应用动机对话 145 第6 章 承诺对话 147 6.1 屈从与承诺 148 6.2 曼迪的承诺故事 151 6.3 准备知识:含义共识 152 6.4 准备知识:系统骨架 156 6.5 对话:做出承诺 160 6.6 曼迪的承诺故事(续) 163 6.6.1 反思与修订 163 6.6.2 修订后的对话 163 6.7 承诺对话案例 166 6.7.1 纳什与系统管理员:设计系统骨架 166 6.7.2 朱莉和埃里克:承诺使用新流程 169 6.8 案例学习:承诺的上下文 171 6.8.1 照他们说的做 171 6.8.2 再见,信息过滤器 172 6.8.3 未闻其声先得其解 174 6.9 结论时间:应用承诺对话 174 第7 章 当责对话 176 7.1 谁该对此当责? 177 7.2 扩展知识:中世纪的“问责” 179 7.3 妮科尔的当责故事 180 7.4 准备知识:X 理论与Y 理论 182 7.4.1 两种不同的动机 182 7.4.2 剧本?领导力? 184 7.5 准备知识:定向机会主义 185 7.5.1 远离朴素实在论 185 7.5.2 通过简报来达成一致 187 7.5.3 通过回传简报巩固协议 189 7.5.4 为简报和回传简报打分 190 7.6 对话:主动向外告知意图 190 7.6.1 成功的信号 191 7.6.2 信任与核实 192 7.6.3 使用敏捷信息发射源 193 7.7 妮科尔的当责故事(续) 195 7.7.1 反思与修订 195 7.7.2 修订后的对话 196 7.8 当责对话案例 198 7.8.1 格雷丝与莉萨: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198 7.8.2 安迪和韦恩:理解当下的适应性 200 7.8.3 安迪与韦恩的对话 200 7.9 案例学习:起死回生的交易 201 7.9.1 化不可能为可能 203 7.9.2 关键时刻 203 7.10 结论时间:应用当责对话 205 总结:如何保持学习 206 道阻且长 207 开启学习小组 207 纸上得来终觉浅 208 附录 210 对话评分指导手册 210 补充书目与资源 212 文章 212 图书 212 视频与音频 214 面对面 214 参考资料 21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