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孩子更有自驱力 什么是控制力呢? 控制力是孩子对学习目标的计划、管控、执行等能力。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能否持续有自驱力,需要控制力的持续支持。 科学家肯定的一点是,自我控制是大脑的一种能力,是构成孩子自我驱动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自我控制过程是大脑自我调节的良���表现。通过这种能力,孩子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消极的情绪还是积极的情绪,从而让孩子保持理性,阻止自己做出冲动的行为。 当一个孩子长期面对学业上的挫败时,有了这种思维能力,孩子就能够思考自己疏漏的地方,而不是深陷在挫败的情绪里不可自拔,不知道如何调节压力。 孩子的控制力如何发展 控制力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更大的学业成就。上了小学后,孩子要完成很多测试,参与课堂的问题回答,他们需要使用这项技能来阻止自己胡乱回答,然后思索问题的答案,*后得出自己心中的*佳答案。此外,学生还必须使用自我控制力来遵守课堂纪律、参与课堂活动。在与团队合作时,他们还必须使用自我控制力来保障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和任务,包括如何看待 输赢。 孩子控制力的发展依赖两个神经系统:一个能让我们对环境做出即时反应,另一个控制我们的行为。这意味着什么?当一个孩子的神经系统并不成熟时,他的自我控制力是比较弱的。如果你发现一个成人的自我控制力很差,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的这两个神经系统没有在儿童期得到足够的发展。 能让我们对环境做出及时反应的系统是热情绪系统,它可以控制我们的情绪和生理需求。热情绪系统会立即对任何刺激做出反应。当一个孩子看到一颗棉花糖时,他的热情绪系统会使他立即想吃到棉花糖,而不是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冷认知系统。它位于我们大脑前额叶皮层的**位置,是我们大脑中负责自我控制的部分。冷认知系统控制我们做出决定或者提前做好计划。每当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时候,我们的冷认知系统就会被激活。 当孩子们试图从棉花糖上转移注意力时,这种行为会激活大脑的冷认知系统。热情绪系统和冷认知系统是协同工作的,当一个系统变为活动状态时,另一个系统就变得不那么活跃了。虽然我们的热情绪系统从出生起就开始起作用,但冷认知系统在整个儿童时期都在发展。两个系统的发展速度不同,导致了幼儿比成年人更难抵制当下的诱惑,因为幼儿的行为主要 由大脑的热情绪系统控制。 4 岁以下的儿童通常无法很好地使用冷认知系统,这体现在孩子的自我控制水平容易出现波动,或者在大部分时间里无法好好控制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控制能力会增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冷认知系统仍在发展,但大多数人直到成年后才拥有完全功能性的冷认知系统。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青少年相比成年人更难抗拒不良行为的诱惑。 想激发一个人的自我控制力,关键是要帮助他激活冷认知系统的运作和发展。激活了它,就可以通过改变冷认知系统的评估方式,冷却掉当下感知到的刺激和诱惑,使人更容易产生自我控制力。这里包括两个组成部分的执行功能。 一是情感调节功能,涉及如何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个功能有一个很明显的发展,即当一个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他不再把随意发脾气的行为视为合理的,而是会开始学习如何暂停 不良行为,表现出乐观、积极的态度。 二是反应**功能,涉及如何停止或延迟冲动行为的做法。这个功能有一个很明显的发展,即孩子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以及社会规则下的合理行为有哪些,可以帮助孩子去激活冷认知系统,产生控制力。 控制力和孩子的行为举止息息相关,比如孩子是否知道在什么场合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或者将幼儿园和学校的纪律与习惯内化于心,或者在看到别人的东西时,**住想要占为己有的欲望,这些微小又重要的行为基本上是由孩子的控制力来决定的。 生活环境塑造控制力 像其他技能一样,自我控制力有遗传的因素,但自我控制力的高低并不是由基因决定的,更多是生活环境塑造的。它可以根据环境和情况而发生很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可以提高自我控制力,因为我们的生活经历一直在不断地重塑着我们自己。 研究人员用老鼠做实验来说明这一点。研究人员培育了几组老鼠,这些老鼠要么非常迟钝,要么非常聪明。研究人员把其中一组老鼠放进一个充满刺激的迷宫里,另一组老鼠放进一 个非常无聊的迷宫里。有趣的是,当迟钝的老鼠进入充满刺激的迷宫时,它们变聪明了;相反,当聪明的老鼠被放入无聊的迷宫中时,它们会变得愚蠢。从这个实验里,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结论:尽管基因决定了智力,但环境影响了老鼠使用这种智力的能力。 在生命的*初几年里,我们的前额皮质发育*快,因此,幼儿时期的环境对我们的控制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每个父母抚养孩子的方式对孩子控制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当孩子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父母可以教他如何放松下来,以此来帮助孩子习得自我控制的能力。比如我之前收到过一个学员的分享,当她面对自己 2 岁多的孩子经常发脾气这一棘手问题时,每次都会在孩子发完脾气冷静下来后,**时间和孩子进行总结,告诉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可以去毛绒垫子上待一下,同时抱抱泰迪熊玩偶,这样心情会好一些。她和孩子做了一段时间的总结后,2 岁多的孩子就明白了原来泰迪熊是可以帮助自己平复情绪的好朋友。当孩子再发脾气或者难过的时候,他就会主动去抱泰迪熊,让自己混乱的情绪平复 下来。 这个就是父母通过环境塑造来帮助孩子习得控制能力的良好示范。如果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不多,孩子就不会懂得上述的方式。缺乏父母引导的孩子通常很难想出自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