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辽阔,一直是 地震多发的**。随着经济 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防震 减灾工作也在科学有序地进 行着。 地震,又被称作地振、 地动、地振动等,同平常的 刮风下雨一样,地震是地壳 在快速释放能量时造成地壳 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 各个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以及板块内部及边沿破裂与 错动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 防震减灾由防震和减灾 两部分构成。其中,防震指 的是人们对地震的监测与预 防。而减灾则是指地震来临 时人们的避震方法与自救方 法,以及震后对次生灾害、 生理问题与心理问题的预防 与应对。 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 地震的监测工作、地震的预 防工作、地震的灾害预防工 作、地震应急救援工作、震 后过渡性安置工作、震后恢 复重建工作以及法律责任与 监督管理工作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防震减灾法》第三条,“防 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 、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我们应当将地震的预防 、防御与救助结合起来进行 防震减灾工作,可是,目前 人类还无法做到100%** 监测地震,所以,相比防震 ,我们更要懂得如何减灾。 作为一种突发性灾害事 件,地震有着极强的破坏力 。它不但会大面积摧毁建筑 物,也会给人类带来致命性 伤害。可以说,地震是造成 人员伤亡*多的自然灾害之 一,也是造成经济损失*严 重的自然灾害。 好在地震虽然不能100% **监测,但可以通过一些 地震发生前的征兆来预测。 这样人们可以提前撤离或用 一些震时自救方法来减轻伤 害。比如,地震前,动物们 常会焦虑不安,或狂叫,或 逃窜;地震发生时,房屋倒 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是相 对**的躲避地点。 为了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为了加强国民防震减灾意 识,我们特编写了这本《防 震减灾知识》。地震来临时 ,拥有防震意识,就知道如 何保护自己,就能减少地震 给人们带来的灾害。 本书编写过程中,更多 体现了地震时的应急自救、 避震常识,以及震后次生灾 害预防与应对和恢复重建等 内容。关于地震的基本概念 ,本书采用中国已颁布的国 家标准及防震减灾术语,用 说明性极强的文字,让读者 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防震减灾需要社会全面 参与预防,也需要全民共同 抵御。为了真正普及防震减 灾知识,本书从章节设置、 标题拟定、内容选择方面都 凸显了实用性。防震减灾不 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 要你我的共同努力。 在此,谨以此书向历年 牺牲于地震中的同胞致哀, 也向奋斗在地震监控、预防 、救援、重建一线的工作者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