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节 高寒人工草地的现状 一、高寒人工草地简介 二、高寒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三、高寒人工草地类型 四、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二节 高寒人工草地放牧利用 一、放牧对人工植被的影响 二、放牧对土壤的影响 三、放牧对家畜的影响 第三节 高寒人工草地综合利用 一、饲草生产及草产品加工 二、全混合日粮及饲喂 三、人工草地畜牧业优化模式 **篇 高寒人工草地栽培与管理 **章 适宜草种种植区划 **节 适宜草种的引种驯化选育 一、三江源区牧草的引种驯化 二、三江源区草地种质资源选育 第二节 适宜草种区划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牧草区划��候数据的收集及模型建立 二、牧草栽培适应性区划指标体系 第三节 适宜草种种植区划 一、分区标准 二、区划结果 第二章 高寒人工草地培育与复壮改良 **节 不同类型人工草地培育管理 一、封育对高寒人工草地的影响 二、施肥对老龄人工草地的影响 三、杂草防除和施肥对老龄人工草地的影响 第二节 退耕还草人工草地复壮改良 一、试验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二、改良措施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三、改良措施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四、改良措施对牧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五、改良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第三节 讨论 一、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二、地上生物量与高度 三、牧草营养成分 四、土壤养分 第四节 结论 第二篇 高寒人工草地牦牛放牧系统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节 研究区域概况 一、地理气候特征 二、植被状况 第二节 放牧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试验目的及意义 二、试验设计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指标的测定 五、计算公式 六、数据分析 高寒人工 wq8.indd 8 2023/2/23 星期四 17:35 目 录 ix 第四章 高寒人工草地放牧强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节 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一、放牧强度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二、放牧强度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的影响 三、小结 第二节 放牧强度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一、放牧强度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的影响 二、放牧强度对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三、小结 第三节 讨论 一、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二、放牧强度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三、放牧强度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四、放牧强度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第五章 高寒人工草地放牧强度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节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一、群落盖度的变化 二、不同功能群植物地上生物量组成的变化 三、群落优势植物株高的变化 四、群落相似性系数的变化 五、小结 第二节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一、放牧强度对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二、放牧强度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第三节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生态位的影响 一、植物种群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分布 二、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的生态位及生态位重叠 三、小结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高寒人工 wq8.indd 9 2023/2/23 星期四 17:35 高寒人工草地放牧管理与综合利用 x 第六章 高寒人工草地放牧强度对生产力的影响 **节 放牧强度对地上现存量的影响 一、总地上现存量的季节变化 二、不同功能群植物地上现存量及其组成 三、小结 第二节 放牧强度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一、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二、平均地上生物量年度变化 三、小结 第三节 放牧强度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一、地下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二、不同土层地下生物量的组成 三、不同土层平均地下生物量组成及其年度变化 四、小结 第四节 放牧强度与地上、地下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一、不同时期地上生物量与放牧强度之间的关系 二、平均地上生物量与放牧强度之间的关系 三、不同土层地下生物量与放牧强度的关系 四、放牧强度与平均地上生物量、总地下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五、平均地上生物量与平均地下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六、小结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与建议 第七章 放牧强度对牦牛生产力的影响 **节 放牧强度对牦牛活体增重及日增重的影响 一、总增重的变化 二、日增重的变化 三、总增重和日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的关系 四、牦牛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的关系 五、小结 第二节 人工草地*佳放牧强度 一、放牧强度对单位面积草地牦牛增重的影响 高寒人工 wq8.indd 10 2023/2/23 星期四 17:35 目 录 xi 二、放牧强度与单位面积草地牦牛实际增重之间的关系 三、放牧强度与单位面积草地牦牛增重之间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