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辛弃疾研究—南宋史研究丛书(南宋人物)
QQ咨询:
有路璐璐:

辛弃疾研究—南宋史研究丛书(南宋人物)

  • 作者:辛庚儒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8046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1日
  • 页数:355
  • 定价:¥6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10068046
    • 作者
    • 页数
      355
    •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01日
    • 定价
      ¥6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辛弃疾是生活于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研究》主要从对辛弃疾的作品、思想与心态的把握和分析入手,对其所生活的时代及遭际的悲剧性,南归后心态的变化,词作中表现出的对**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融合刚柔的美学理想和兼备雄奇刚健和深婉雅丽之美的风格特征,以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用和影响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辛弃疾,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的作家之一。在他身后,除为我们留下了六百二十余首词外,还有诗一百二十余首,文十余篇。辛弃疾以他高度的文学成就,浇灌了后代无数诗人。本书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读者还原了一代词人的生平、戎马生涯、仕途建树、晚年情景……
    《南宋史研究丛书》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中的一项内容,为该文库作总序的是原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现中共**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同志,本书是其中的《辛弃疾研究》,介绍一代词人辛弃疾的生平、戎马生涯、仕途建树、晚年情景……
    文章节选
    **章 意气风发的爱国者
    一、生于济南四风闸
    **节 英雄少年
    辛弃疾,字幼安,金天眷三年(即宋绍兴十年,1140)五月十一日,生于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
    辛弃疾出生时,上距北宋灭亡的靖康二年(1127)已有十三年。
    罗愿曾在一首诗里历数辛弃疾的先世多出名贤:“辛氏世多贤,一姓古所夸:太史善箴阙,伊川知辞华。谁欤立军门,杖节来要遮?亦有救折槛,叩头当殿衙。英风杂文武,公独可肩差��”所举辛氏的历代名人即周辛甲、汉辛庆忌、魏辛毗,而据辛弃疾手辑《济南辛氏宗图》,正以辛甲为始祖,而辛庆忌、辛毗皆为辛甲之后。
    《济南辛氏宗图》记载,生于北宋真宗景德间(1004-1007)的辛维叶,为隋司隶大夫辛公义之子辛亮的十八世孙,自廿肃狄道始迁济南,官大理评事(北宋前期的“本官阶”,相当于后来的八品承事郎,京官官阶),是为济南辛氏始祖。五传而至辛弃疾。二世辛师占,官儒林郎,当已在北宋神宗元丰改官制之后。三世辛寂,为滨州司理参军,生子辛赞,是为辛弃疾祖父,影响辛弃疾一生的人物。
    辛弃疾《美芹十论》的《奏进札子》中说:“臣之家世,受廛济南,代膺阃寄,荷国厚恩。”从《辛氏宗图》所载的《世系表》上看,济南辛氏虽无显赫仕历,但都守土为官,真正担任“阃寄”之责的是辛赞,但辛赞出仕为官,应该在宋金议和之后的女真占领区。
    辛赞的年龄如果长辛弃疾五十岁,则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80),到北宋灭亡的靖康二年(1127),已三十八岁。他在北宋很可能中过进士或担任过官职。《世系表》记载:“赞公,朝散大夫,陇西郡开国男,亳州谯县令,知开封府,赠朝请大夫。室崔氏夫人。”而《美芹十论》的《奏进札子》则说:“大父臣赞,以族众,拙于脱身,被污虏官:留京师,历宿、毫,涉沂、海,非其志也。”山东之地,自金占领以后,先后受挞懒和伪齐统治,宋金于绍兴十一年(1141)签订和议后,南宋正式承认金对中原的统治。辛赞未任伪齐官吏,这从《奏进札子》不说“被污伪官”可知,却出仕金朝,并且一直做到金朝南京开封府的知府这一高官。
    辛弃疾的父亲辛文郁,《世系表》仅谓“赠中散大夫”。所谓赠官,大概是辛文郁未及在金为官即已去世,而金朝官阶中也没有中散大夫,知为辛弃疾南渡以后所赠。辛弃疾的诗词文从未涉及其父,他从儿时起就跟随其祖父宦游各地。辛弃疾母孙氏,生前即受封为令人,则表明她已随辛弃疾南归,且老寿以终。
    ……
    目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
    以杭州(临安)为例 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代序)
    序言
    **章 意气风发的爱国者
    **节 英雄少年
    第二节 壮志有为
    第三节 起义南归
    第二章 奏进万字平戎策
    **节 隆兴末奏进《美芹十论》
    第二节 乾道间奏进《九议》
    第三章 重建滁州和讨平茶商军事件
    **节 小试滁州及讨论纸币发行对策
    第二节 辛弃疾讨平茶商军
    第四章 转徙江湘——颇多建树的地方大吏
    **节 二年历遍楚山川
    第二节 在两湖转运副使任内的政绩
    第三节 在湖南帅臣任内的政绩
    第四节 在江西帅臣任内的政绩
    第五章 带湖风月——辛弃疾仕途上的**次废黜
    **节 带湖买得新风月
    第二节 汗血盐车无人顾
    第三节 与陈亮的上饶之会
    第四节 短暂的七闽之行
    第六章 瓢泉山光——辛弃疾仕途上的第二次废黜
    **节 再到期思卜筑
    第二节 借歌词为反抗压迫之工具
    第七章 悲壮的晚年——辛弃疾为恢复事业的*后努力
    **节 为抗金出山
    第二节 京口壮图
    第三节 辛弃疾赍志以殁
    结语 辛弃疾一生功绩及稼轩词的历史地位
    附录 辛弃疾年谱
    编后语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