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于漪教育实践百问选编(上海教育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于漪教育实践百问选编(上海教育丛书)

  • 作者:卜健,吴国平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72024313
  •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用6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就基础教育教师常见的教育教学问题以及自身专业成长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改进建议,提供了**实践价值的教育经验。本书围绕教育观、课程与教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几个层面,以问答的形式形成了14个专题和133条具体建议。每个问题都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提出,于老师再给出详实的解答和建议,使读者能够将于漪的教育思想和行动智慧灵活应用于实际教育场景。本书深入挖掘了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内涵,是教育思想实践和转化的重要成果,是对于漪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和凝练,对指导中青年教师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年轻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教育中的各种挑战。这是一本****的实用性、专业性、思想性兼具的教师教育类读物。
    文章节选
    2.育分还是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问:您率先提出了“育分”“育人”的问题,并且指出育分还是育人是教育的
    根本性问题。事实上,在很多老师那里,育分工作看得见摸得着,育人工作却比
    较模糊,也不容易评估,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把握育分和育人的关系?
    于漪: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教育家论述教育,无不聚焦于人
    的培养和人之完成。即教育是“教人”的,教学生“成为人”,“完成人的美好品
    质”。生而为人,是生物性或生理的生命,与其他有生之物一样。而要具备“人
    之为人”的特征,超越生物性��生命,须教育进行导引,滋养心灵,培养德行,学
    习如何做人,开发潜能,发展生存能力。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彰显人内心的美德,
    要促使教育对象不断地自我提升,达到至善的境界。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
    神力量,思想道德素质是自己内心约束的东西,是由社会的公德跟个人的道德
    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追求结合在一起的。真正的教育是引导人的灵魂达到高
    处的真实之境,是人生境界的提升。教育是把人的灵魂用力往上拉,引向真理
    世界;知识、技能是帮助灵魂攀升的阶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讲过:“任
    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①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本源所在是使它的文化功
    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立德树人”是教育*本质的问题,德育为
    先,育人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和荣辱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把学生从自然的人培
    养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基础教育从事的是国民素质教育,是在为未来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
    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发展奠基,它的质量优劣关系到**的前途,民族的命运,
    家家户户的幸福。基础教育的教师肩挑千钧重担,责任大于天,生命的意义与
    价值寄寓其中。
    只看到知识、技能,只信奉“分”,教育的准星就偏离了,因此,教育的目的是
    “育人”而不是“育分”,“育分”是违背了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与规律的。
    教育的本质聚焦在人的培养、人的发展、人的精神提升上,聚焦在学生的全
    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上。发展是学生的基本权利,把每个学生蕴藏的潜能变成发
    展的现实,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是教育的职责,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
    使命。
    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它不是素质教育的全
    部,只是素质教育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的素养的一部分。新时代教育塑造新人,
    须树立全面质量观,着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片面质量观干扰,不坚
    守全面育人,某些方面短板乃至缺失,就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残缺,这种伤害和
    不**,有的会影响一辈子。道德有缺失,体魄欠强健,审美少体验,劳动不实
    践,任何一项都会影响成长的质量,影响人生的走向,影响人生的幸福。树的成
    长除了阳光、雨露,还要吸收氮、磷、钾乃至微量元素,更何况人的发展?
    目录
    教 育 观 您为什么要提出“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的未来”? 1. 教育是一门爱的事业/3 2. 育分还是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5 3. 德性与智性是生命之魂/6 4. 教师一定要思考清楚教育本原的问题/8 5. 把儿童从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的栋梁之材/10 6. 历史不能割断,历史装载着民族魂/12 7. 确立中国教育发展的两个视野/13 8. 办教育要注重时代的年轮/15 9.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和拥抱/19 学 生 观 如何才能让每一名学生成为学习的“发光体”? 10.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23 11. 学生是教学中*重要的因素/24 12. 要关注每一个学生/26 13. 学会辨识学生的质地/29 14. 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和研究学生/30 15. 知心才能真正教心/33 16. 被学生的问题难住怎么办/35 17.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36 18. 教育无选择性/37 教 学 观 如何让学生“饮琼浆”“灌醍醐”? 19. 教学需要精心设计,用心取舍/43 20. “学科育人”重在一个“融”字/45 21. **的化妆师是生命的化妆/48 22. 对所任教的学科要有整体认识/50 23. 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需要相互印证、共同推进/52 24. 教学是用生命在歌唱/54 25. 教师热情洋溢,课堂生命涌动/56 怎样才能把课教到学生身上,刻在学生心中? 26. 打开一节课的钥匙是问号/60 27. 我的教学五字核/61 28. 教学目标制定中的基础/63 29. 对教学内容要进行详略取舍的处理/64 30. 读懂课文不是一句空话/66 31. 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68 32. 有效把握课堂教学流程/70 33. 单元教学要目标集中,**突出/74 怎样可以使课上得一清如水? 34. 课堂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施展拳脚/79 35. 上课*忌一个“糊”字/80 36. 要让课堂情绪高涨/81 37. 如何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83 38. 课堂提问要让学生的心灵起波澜/85 39. 课的开头不能“温”/86 40. 拎起课文要点的板书要清明/87 41.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89 42. 要处理好多媒体的使用与课本的使用/91 如何使课堂教学闪现思想的火花? 43. 以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93 44. 激发感情吸引学生/95 45. 以旧带新吸引学生/96 46. 以直观演示吸引学生/96 47. 呵护学生的求知欲望/97 48. 根据思维特点组织教学/100 49.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103 50. 教学过程要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105 51. 要拓展创造思维的空间/108 应该怎样咀嚼课堂中的甘甜? 52. 教学要理清文脉与情脉/113 53. 怎样把课上得有趣/114 54. 想象力是使知识活化的“点金术”/117 55. 课怎么上得有味/119 56. 课堂讨论与对话的技巧/122 57. 要善于把有用的知识储存下来/123 58. 记忆力后天的训练更为重要/126 59. 加强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沟通/129 60. 阅读是感情的传染/130 61. 如何处理作业/132 62. 评课与教学反思/133 如何把握教有法而无定法? 63. 课堂检验的是语言素养/137 64. 语文教学要融合德育和美育/139 65. 读懂教材/140 66. 把握教材大有学问/143 67. 教材要熟悉到如出我心,如出我口/149 68. 在继承的基础上出新/152 69. 课堂上要传之以情,以情激情/155 70.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159 71. 朗读训练因文而异,因人而异/164 72. 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人阅读/169 73. 阅读教学六要领/171 74. 胸中有书,目中有人/177 在教学中师生同游有什么要领? 75. 记叙性文章四特点/179 76. 文言文教学要处理好实词与虚词、文与道的关系/181 77. 写作的要旨在于塑造心灵/185 78. 记叙文写作的谋篇布局/188 79. 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责任/191 80. 精选写作角度力求小、新、巧/194 81. 讲评有要领/196 82. 作文教学要课内外沟通/197 83. 洞悉学生的写作心理/200 84. 教师的“下水”与“半下水”/206 教 师 观 怎样才能做到师爱荡漾? 8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11 86. 师爱是大爱,是仁爱/213 87. 锤炼对学生的情感/214 88. 教师的人格魅力/216 89. 师者,人之模范也/219 90. 教师工作平凡而又十分有意义/221 91. 把握好教师的角色/224 为什么说教师职业需要内心深度觉醒? 92. 教师成长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228 93. 精神思想的追求不可缺/230 94. 学会做价值选择/234 95. 拒绝诱惑,拒绝跟风/235 96. 文化价值失落,就找不到精神家园/237 97. 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238 98. 不能光点洋烛数典忘祖/240 99. 语文教师要有对**和人民的满腔热情/243 100. 要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自信/244 101. 明做人之理,明报效**之理/246 应该怎样修炼才能做到“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102. 修炼德才,学做人师/249 103. 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251 104. 专业写作尤重独立思考/252 105. 教学相长是一辈子的境界/254 106. 业务精湛是教师追求的目标/258 107. 要与学习结伴同行/261 108. 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262 109. 破解“学科知识欠缺”的困扰/264 110. 教师的说写能力要过硬/266 怎样才能做到育人先育己? 111. 不断树立人格榜样/269 112. 变“教过”为“教会”/271 113. 为“学”而教/273 114. 学会自知/274 115. “学科转行”很重要/277 116. 班主任的胸中要有一团火/278 117. 班主任工作要讲方法/281 118. 育人要滴灌,不能猛浇/283 119. 要引导,不要压抑/285 120. 学生工作要全面,不能片面/287 121. 班主任要言教,更要身教/291 122. 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四点建议/292 为什么说读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源头活水? 123. 学会读书/296 124. 重要的理论要反复学/298 125. 深扣一点出甘泉/301 126. 教师的知识仓库要杂而有章/302 127. “术”与“道”合一/304 128. 教学语言力求清晰动听/306 129. 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307 130. 清除教学语言中的杂质/308 131. 教育人使用的语言应当是艺术的语言/310 132. 用语言“粘”住学生/313 133.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文化含量/315 后记/317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