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是清朝中叶**文学家袁枚撰写的一部笔记小品,共二十四卷。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卒于嘉庆二年(1797年),享年82岁。他出身寒门,从小苦读经史,涉猎群书,以博学多才闻名乡里。23岁考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入翰林。后历任江苏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县知县,为官清廉,执法不畏权贵,有政声。33岁时即辞官不复出仕,居于南京小仓山下的随园,搜集书籍,吟诗作文,优游其中近五十年。
袁枚的诗作在清朝中叶诗坛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主张写诗直抒胸襟性情,表现自我感受,所作之诗大多风格清新灵巧,潇洒秀逸,开创一代诗风,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江右三大家”。他的文章也很有才气,明丽自然,典雅超脱,尤工于骈文和尺牍,颇受时人推崇。其诗文集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子不语》一书专记鬼神怪异之事,其得名源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是袁枚在从事诗文创作和史学考辨之余,“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子不语·序》)。书成后袁枚见元人说部有一小说名与此完全雷同者,乃改名为《新齐谐》。《新齐谐》之名出自《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