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波光洞穿:名诗人自杀揭谜(大师精神影像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波光洞穿:名诗人自杀揭谜(大师精神影像丛书)

  • 作者:王锐
  •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 ISBN:9787507523942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328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7523942
    • 作者
    • 页数
      328
    •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01日
    • 定价
      ¥3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波光洞穿:名诗人自杀揭谜》成稿于200 年底2008年初,算是《灵感毒药——名作家自杀揭谜》的姊妹篇。出版之际,也要感谢蒋蓝和陈涌先生的热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努力。此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何拓疆先生、李树林先生、陈孝强先生的帮助。李黎先生为之收集提供相关资料,并精心翻拍了所附图片。
    文章节选
    周西方瞬星的“异国之恋”
    1921年月11月7日,正是苏联“十月革命”4周年纪念日。莫斯科大剧院里座无虚席。
    以列宁为首的一批苏联政府**领导人静静地坐在观众席上,神情专注地欣赏着这场异乎寻常的专题晚会。列宁的亲自出席,显然增加了晚会的隆重和热烈气氛。
    舞台上,一个身着红衣、红帽、红鞋,身段姣好迷人的女舞蹈家,在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乐的伴奏下,表演着即兴舞蹈。她那优美娴熟、富有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舞姿,以及那满带激情的、具有青春活力的出色表演,给观众留下了强烈深刻的印象。
    这个表演者,就是曾经风靡美国和欧洲的**舞蹈家阿赛朵拉·邓肯。邓肯是应苏联人民教育委员会主席卢那察尔斯基的邀请,克服重重阻力,由美国专程来苏联演出的。
    晚会进行到*后,当邓肯跳起为纪念“十月革命”4周年而特意创作的新型芭蕾舞《国际歌》时,整个剧场里气氛达到了高潮。台上,邓肯表演着芭蕾舞的*后一场;台下,在卢那察尔斯基的亲自倡议下,**观众起立,同声高唱《国际歌》。刚健优美的舞蹈和雄壮激越的歌声,使整个剧场沸腾起来。大厅里洋溢着令人激动不已的振奋和欢快。
    叶赛宁是那天晚上的现场观众之一。邓肯的出众舞姿和崭新���艺术风格,当然也给叶赛宁留下极为美好的印象。尤其是从邓肯身上透溢出来的那种艺术家独具的浪漫气质,更是在叶赛宁心里引起强烈的共鸣。他觉得自己内心的什么东西被深深触动了。因此,他简直是有些迫不及待地要见到并认识邓肯。
    叶赛宁终于被人带到这个西方舞蹈明星身边,并介绍给了邓肯。邓肯在西方时,就读过叶赛宁那些美丽的抒情诗,如今见到这位诗人竟是这般年轻英俊,那双神情略显忧郁的蓝眼睛里进发出如此奔放而灼人的热情……她完全被迷住了。而对叶赛宁来说,邓肯是他**个接触的现代西方女子,她身上有着俄罗斯女子所没有的魅力。同时,她又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那台上台下的每一个动作、姿态,都具有一种风雅和美感。正因为如此,两人一见倾心。
    邓肯是拥有许多缠绵柔情和浪漫气质的异国女子,叶赛宁需要像邓肯这样有独特个性和魅力的艺术家,以重新点燃心内那差不多快要熄灭的爱情之火。
    而邓肯则需要叶赛宁这样有才气的诗人,来进一步激发蕴藏在她心内的艺术创造力,并焕发自己的第二个青春。而且,两人都是杰出的艺术家,就更为他们的感情寻到了共同的基础。这样,彼此就能克服语言不通和年龄悬殊(邓肯比叶赛宁大l 7岁)
    …… 世界的守夜人
    文/林和生
    正说话之间,鸡就叫了。……他就出去痛哭。(路22,60一62)
    生与死的难度
    1925年12月28日,圣诞节期间的列宁格勒(即彼得堡),时年30岁的谢尔盖·叶赛宁自杀身亡,留下悲剧的“文化英雄诗”(cultural heroics):
    在我们的生活中.死,并不新鲜。
    可是活着,当然更不稀罕。①
    诗人掂量了生与死,两者他都不甚看好,但*终站到了死的一边;他的反省用了复数,否定了“我们的生活”。消息传到500公里外的莫斯科,时年32岁的马雅可夫斯基不以为然地写下同样严肃的诗句: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死并不是难事;
    更难的是,怎样把生活继续下去。
    目录
    **章 叶赛宁:旅店自缢迷雾重重
    “安格列杰尔”旅馆的自缢者
    无法重圆的“初恋之旅”
    第四排第十六号的“特殊观众”
    同西方舞星的“异国之恋”
    在纷乱的爱情旋涡中
    *后一次爱情悲剧
    生命终结于风雪中的列宁格勒之夜
    在诗人坟前殉情的奇女子
    扑朔迷离的死因探究
    是否存在“他杀”及幕后“凶手”

    第二章 马雅可夫斯基:用手枪击穿自己的心脏
    卢比扬卡大楼的枪声
    一份奇特的“绝命书”
    被撞碎的爱情之舟
    在文坛宗派斗争的旋涡中
    缺乏友谊的诗人
    *后的打击
    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死
    死后余波
    “自杀”与“他杀”的疑点与探索
    诗人死因的另一种说法
    马雅可夫斯基女儿之谜

    第三章 茨维塔耶娃:卫国战争中自杀的女诗人
    联合国的“茨维塔耶娃年”
    6岁即开始写诗的“神童”
    悲剧之一:流亡海外寻夫
    “三诗人书简”:留给后世的文坛佳话
    “帕斯捷尔纳克之恋”
    “里尔克之恋”
    悲剧之二:随丈夫返回苏联
    女诗人经历家破人亡的惨剧
    从诗作《自杀》到真正自杀
    “茨维塔耶娃热”及其他

    第四章 普拉斯:屡次寻找自杀感觉的女诗人
    令人困惑的自杀者
    8岁写诗的“神童”及“恋父情结”
    自杀阴影追随天才美少女
    与“桂冠诗人”相恋及不成功的婚姻
    成为美国“自白派”诗歌的领军人物
    自杀与死亡:永恒的主题
    “追求毁灭的热情”
    是否又是一次“自杀游戏”?
    死后的争论、获奖与传记出版

    第五章 贝里曼:密西西比河上沉默的逝者
    寒风中诗人跃桥而下
    有音乐和诗朗诵的特殊“追悼会”
    始终生活在父亲自杀阴影中的诗人
    《梦歌》的解读及其他
    生存还是毁灭?

    第六章 朱湘:绿水葬我魂归长江
    “吉和”号客轮上孤独的投江者
    离奇身世至今仍是“热点”
    诗才横溢的“清华四子”
    不成功的留美之旅
    鲁迅先生誉其为“中国的济慈”
    悲剧所在:“性格决定命运”
    投江自沉:无奈的选择
    身后事及“朱湘的复活”

    第七章 闻捷:诗人之恋以死抗争
    从《吐鲁番情歌》到《天山牧歌》
    从大西北到“大上海”
    与知名画家石鲁的交往和友谊
    刚直诗人遭难
    蒙冤入狱家破人亡
    与女作家戴厚英的生死之恋
    被政治打压和扼杀的恋情
    与爱情和人生诀别

    第八章 海子:卧轨山海关冲击生命极限
    震惊中国诗歌界的卧轨者
    几封内容古怪的“遗书”
    当事者“紧急声明”
    15岁考入北大的“神童”
    “北大三大诗人”
    不协调的环境不称职的教员
    甘守“孤独”的诗人
    几次不成功的爱情经历
    溢满杯子的“*后一滴水”
    众说纷纭的死因探索
    死后余波

    第九章 戈麦:诗人自杀“诗也自杀”?
    诗友笔下的戈麦之死
    从“北大荒”到北大
    后起的北大诗人
    校园之内和校园之外
    《厌世者》与“厌世者”
    悲情奏响《死亡诗章》
    海子一戈麦现象

    第十章 顾城:杀妻自缢魂遗荒岛
    发生在“激流岛”上的悲剧
    顾城之父顾工其人其事
    童年的顾城和童年的诗
    “朦胧诗”因顾城而得名
    “童话诗人”和非童话的现实
    移居海外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
    “英儿”的出走
    *后的“疯狂”和悲凉结局
    对顾城死亡事件的质疑及其他
    顾城“遗书”解读

    第十一章 昌耀:悲情一跃坠楼而逝
    震撼中国诗坛的惊天一跃
    神奇的家族史
    13岁参军的“少年革命者”
    西部精神的磨砺和祸端
    祁连山下的“囚徒”
    诗人归来
    “西部诗神”
    现实中处境尴尬的诗人
    “诗人们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
    从“绝症”到“人生的绝唱”

    第十二章 余地:结婚生予皆“戏言”只有自杀是真的
    “十一”黄金周发生的诗人自杀事件
    诗人余地其人其事
    “余地事件”火爆网络成为新闻“热点”
    是“行为艺术”,还是“死于抗争”?
    诗友募捐及意外转折
    “退款声明”再次成为网络“热点”
    从“姚梦茹”到马晶.其人其事
    对诗人的拷问及其他
    后记
    ……
    编辑推荐语
    一个人的一生中,死并不是难事;更难的是,怎样把生活继续下去。
    马雅可夫斯基
    诗人,来自何方,去向何处?他写着遗嘱。
    余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