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共有图书:1058 项。
佳木斯地区历史文化研究 ( ISBN:9787801907745 )
作/译者:郭晓华
定价:¥30.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2.00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旧书VIP用户价:¥11.40
页数:361
作/译者:周晓虹 谢曙光
定价:¥25.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0.00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旧书VIP用户价:¥9.50
页数:218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中国研究》(China Studies)的创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首卷有主题研讨:中国乡村研究、学术论文、书评与随笔。
作/译者:刘少杰
定价:¥39.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5.60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旧书VIP用户价:¥14.80
页数:301
本书以经济社会学视角对选择行为开展了一般理论到经验事实的丰富研究,不仅思考了社会学和经常对理性选择研究的学术演化和理论实质,而且以揭示理性选择研究利弊得失基础上提出了感性选择概念,认为人们的选择行为在很多条件的限制下,不仅是一种有限理性选择,甚至常常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开展由感性意识支配的选择行为。尤其在伦理本位的中国社会,象征、模仿、从众和习惯等因素在选择行为中的作用就更为明显,圈子社会、熟人社会和礼俗社会中的感性选择就更为广泛。作者以高度概括的理论阐述和深入具体的经验研究,为读者展开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理论视野,以选择行为研究为核心,论及社会转型、制度变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重建、社会理性化和区域发展战略等多个方面问题,对于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和经验研究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解读生死 ( ISBN:9787801908056 )
作/译者:郑晓江 钮则诚
定价:¥33.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3.20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12.50
页数:472
本书收录“海峡两岸生死哲学学术与实务研讨会”与会论文二十余篇。从生死哲学学术与实务两个角度,就中国人生死哲学的知识建构、悲伤辅导与生死辅导、临终关怀与生死关怀、生死管理与殡葬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作/译者:阎耀军
定价:¥28.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1.20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旧书VIP用户价:¥10.60
页数:279
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灵,可能在于人类具有善于计量的天赋。人类早在远古时就能用”结绳记事”和“沙漏计时”等方法对事物进行计量,而猴子至今还弄不懂“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区别。
回顾人类的计量历史,人类在“曹冲称大象”和“阿基米德算皇冠”中所表现出的计量智慧简直令人拍案叫绝。时至今日,人类甚至可以做到对光速进行计量。很显然,人类对物化现象的计量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然而,人类能够对非物化现象,尤其是对复杂非物化社会现象进行计量吗?如可持续发展程度、现代化程度、社会稳定程度等等。应当说这至今仍然是困扰着社会科学家们的难题。
本书通过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对社会稳定程度的计量,在学术上属于对复杂非物化社会现象计量的一种探索,在应用上算是对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一种尝试。
作/译者:文启湘
定价:¥29.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1.60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旧书VIP用户价:¥11.00
页数:420
本书精选了西安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商学理论与市场开拓方向25位毕业博士的学位论文,是产业经济学及消费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的集萃。全书内容丰富,作者从各自的学科专长出发,立足本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选取课题,涉猎了市场开拓、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消费经济、流通经济、金融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研究视野宽阔。选题新颖,立意高,具有明显的前瞻性;理论扎实,功底深,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内容丰富,对策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方法独特,工具新,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语言流畅,观点明,具有广泛的可读性。
作/译者:王晓晔
定价:¥59.00
旧书普通用户价:¥23.60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旧书VIP用户价:¥22.40
页数:517
本书作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科书,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法学研究近年来的学术成果,而且针对法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将“高水准”和“适用性”、“知识性”和“研究性”有机结合,内容生动丰富,语言简洁流畅。读过本书,你不仅能够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具体领域的法律问题,而且可以了解现行法律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研究和探讨我国经济法律制度的改革发展前景,在理论和实务上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法学的创新与繁荣。
作/译者:瞿林东
定价:¥49.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9.60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18.60
页数:478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4-2005年卷的出版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之际,故此,收录了一些重要学者写的纪念性文章。此外,在内容上,本书既有民族关系史的史料分析,又有对历史评价标准的再评价;既有对史料的细致钩沉,又有对史学在当代发展的新趋向的理性思考。本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是一本史学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参考书。
金融扩张论 ( ISBN:9787801907936 )
作/译者:薛誉华
定价:¥35.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4.00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13.30
页数:231
本书建立在业已成熟的金融发展理论基础之上,从金融扩张这一金融主体行为的视角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围绕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等的扩张行为,研究金融主体的金融扩张机制。通过对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以及拉丁美洲、东南亚发展中国家金融扩张行为的实证研究,分析金融扩张的基本内涵、金融扩张的动因、金融扩张的方式以及金融扩张的效应和边界,总结分析金融扩张的经验与教训。本书旨在借助对金融主体扩张所引致的金融业整体发展行为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全球金融发展的一些基本特征,为推进中国金融扩张和金融发展提供思考与借鉴。
定价:¥59.00
旧书普通用户价:¥23.60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旧书VIP用户价:¥22.40
页数:607
本书是我国第一本对商品市场竞争力进行全面论述与分析的专著,汇聚了课题组研究人员与各相关市场管理者对我国商品市场的深刻认识与理性思考,提出了一个商品市场竞争力的模型,对我国商品市场进行了评估,通过67个案例的分析,全面地剖析了这些商品市场竞争力形成与提升的过程。较好地介绍了我国商品市场目前的发展状况,客观地预测了我国商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 ( ISBN:9787801908155 )
作/译者:张英聘
定价:¥38.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5.20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14.40
页数:532
本书是对明代南直隶地区的地方志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第一部专著,该著述以历史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为指导,对明代南直隶方志的兴盛原因、发展特点、组织机构、志书内容、结构体例、史料价值、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论述,内容丰富,创见迭出,颇具新意。全书逻辑清晰,资料宏富,尤其是实证研究方法的恰当运用,对南直隶方志编修数量的缜密考订,新制作的两幅总表——南直隶府州县志、各专业志、山水志以及乡镇志等等情况,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作/译者:王炜瀚
定价:¥25.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0.00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9.50
页数:267
该书最新的理论发展:重新评价与系统梳理主流的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介绍国际上最新的资源观的跨国公司理论;补充并改进交易成本方法与资源观多国企业理论的综合;最新发展的知识观的跨国公司理论;原创性的理论构建兼具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
该书重大的现实意义:用知识观分析当今外资领域四大现实问题;独特视角重视微观基础,凸显理论深度。
走向和谐社会 ( ISBN:9787801907868 )
作/译者:王岗峰
定价:¥28.00
旧书普通用户价:¥4.20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旧书VIP用户价:¥3.90
页数:387
本书探讨了中外历史上有关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我国建成和谐社会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涉及当前社会出现的热点问题,如廉政反腐、公共安全、市场秩序、环境美化、城市社区、市民素质、就业安置、黄赌毒、房价泡沫、文物保护、减贫脱贫、养老医疗、村民自治、性别比例、农民工权益、义务教育、农民失地、宗教信仰、家族宗族等。作者将和谐社会的构建看作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努力过程,是以人为本,用平和的方式解决城市、农村出现的各种矛盾的过程。
作/译者:单元庄
定价:¥49.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9.60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18.60
页数:383
本书是作者作为教授和管理学院院长,在《福布斯》中国“首富”企业担任总裁时的“打工”笔记。
组织人格化、“企业人格化”、“国家人格化”、“人格决定命运”、“经营力资本产权”、“民营‘企业家精神’不是‘创新’而是‘适应’”、“警惕‘制度幼稚病………这些“本土化”观点与理念在向西洋理论崇拜发起挑战!
曾有数万名民企与国企中高层管理者受到本书观点的启迪。
曾有许多企业家因书中的一句话而改变了命运。
作/译者:潘乃谷 王铭铭
定价:¥26.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0.40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旧书VIP用户价:¥9.80
页数:301
抗日战争期间,北方几所大学旅迁昆明后,“魁阁”这座曾被人们用来供奉魁星的古楼,便成为费孝通引领下的一小批学者的工作场所。在“魁阁”,一小批优秀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者在一个艰苦的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中创造出了杰出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后来作为人文区位学(社区)研究的典范,得到国内外同仁的广泛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 “魁阁”也许又标志着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某一个可以被称为“时代”的东西。
在“魁阁时代”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以后,这本混合了各种记忆的书籍对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以往成就进行了继承与反思,对前辈学人在艰苦年代中表现出的学术热情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给予了纪念。
作/译者:梁永佳
定价:¥26.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0.40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旧书VIP用户价:¥9.80
页数:281
本书是对人类学家许烺光先生写作《祖荫之下》的研究地点——云南大理喜洲镇的再研究成果,是一部详细的社会人类学民族志报告。作者在深入田野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结构主义的视角,展现了该地地域崇拜现象的等级结构。这种等级结构对于从民族志的角度理解和发挥“汉语人类学”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论述,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从“非”喜洲看喜洲的做法,也深化了前人对喜洲的理解,并有助于从民族志的角度认识“和而不同”的人文世界。
本书适用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的学者与研究生阅读。另外,本书详细描述了大理喜洲的庙宇及其组织和仪式活动,也记录了当地鲜为人知的男女交往习俗和节日习俗,为读者呈现了-幅大理白族宗教生活的真实图景。从事民俗旅游事业的人士和少数民族艺术工作者可以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到大理旅游的普通游客也会通过本书加深对大理文化的了解。
定价:¥24.00
旧书普通用户价:¥9.60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旧书VIP用户价:¥9.10
页数:309
全球化时代应如何应对?本书透过全球化这一戏剧性事件来探究当今充满张力的冲突。其首要任务是描述盛行于全球市场的对预期目标实现起反作用的种种行为,如最近浮出水面的问题——阿根廷的经济崩溃、安然和世通公司的彻底崩溃、全球变暖、恐怖主义和艾兹病的蔓延。其次是分析诱发这些行为的错误观念,并提出了变革性观点。作者以那些因遵循外延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自我利益观而获得成功的公司、社区和国家为典范指出了通往更加和谐有益的世界秩序的新道路。
作/译者:褚建芳
定价:¥35.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4.00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旧书VIP用户价:¥13.30
页数:449
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是什么?人类交往遵循什么样的规范、逻辑与伦理?通过对人神之间关系的讨论,本书将对这些问题给出一种富有特色和充满启发意义的解答。
作者对云南德宏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的田野考察,分析了傣族社会文化的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作者指出,在一个存在分化与分层的社会中,有一种根据交往双方所处等级地位及其相应的需要、权利、责任与义务而界定的不同的施报内容与施报规范。这种内容与规范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道德与基本伦理,作者将其称为道义互惠。
本书对人们了解中国云南的傣族社会与文化,对人类学礼物与交换研究的进展,对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均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土地的象征:禄村再研究 ( ISBN:9787801905093 )
作/译者:张宏明
定价:¥23.00
旧书普通用户价:¥9.20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8.70
页数:318
土地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从历史到现在的发展进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与时下盛行的经济学研究视角不同,本书将通过对人类学著名田野调查地点——禄村的研究,从文化的角度揭示土地的社会象征意义。
本书秉承费孝通先生《禄村农田》中的两条主线——土地制度以及消遣经济背后的公共仪式,将二者置于明清以来的社会变迁进程中加以考察。作者在深入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指出,正是在土地具有“不可让渡”的性质之上,国家与地方社会才得以同时建立。禄村历史上,土地从屯田向军田、民田的转变,公共仪式中洞经活动与花灯活动的变迁,都透露出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的变化。本书对人们了解中国的土地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了解云南民间宗教的历史演变,对经济人类学与宗教人类学的沟通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中国人才前沿(No.1) ( ISBN:9787801907943 )
作/译者:潘晨光
定价:¥58.00
旧书普通用户价:¥23.20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22.00
页数:497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人才工作会议后,人才问题普遍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许多部门成立了专门的人才学管理机构,人才领域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由于中国人事人才工作正处于发展期、攻坚期,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迫切需要我们对一些前沿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便推动人才工作、人才研究向新的阶段发展。编者正是从这一现实需要出发,组织策划出版了《中国人才前沿》一书。
本书以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工作决定的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党管人才的原则,汇集了许多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比较前沿的研究内容,旨在从更广泛的视角增进人们对人才前沿问题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推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的传播,为提升中国人才管理与开发水平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并促进人才政策的完善与创新。本书也希望能为人才研究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为扩大中国人才研究队伍服务。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人才政策方面的内容。该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国的工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