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人民文库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人民文库丛书

  • 作者:李从军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8770
  •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1日
  • 页数:411
  • 定价:¥43.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10068770
    • 作者
    • 页数
      411
    • 出版时间
      2008年04月01日
    • 定价
      ¥43.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政治伦理学著作。作者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价值体系的一般社会形态、哲学形态和历史形态等不同角度对价值体系作一个系统的探讨,并从中考察它的历史沿革内涵及发展趋势,旨在说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取代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文章节选
    **章 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是人类社会演进的精神冲力
    **节 生物进化与生命价值的追求
    (一)
    当我们追索生命的奥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两极:*大的宇宙和*小的细胞。没有细胞便没有生命,没有宇宙便没有生命。恰恰在这两极上,人类的认识力可以说是处于某种程度上的盲点。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的前言中曾自信地说:“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可是,在那本书的结束语中,他却把人类的科学认识力寄托在“不朽的精神”上:“在万籁无声和感官安静的时候,不朽精神的潜在认识能力就会以一种神秘的语言,向我们暗示一些尚未展开的概念。这些概念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这样,*大的一极宇宙对我们显示的只是一种“神秘的语言”;而对于另一极细胞来说,在那个极小的空间里,人们的认识力如同在宇宙无限的广漠中一样,对它同样不能穷尽。所以塞利斯伯利提出在原始海洋中出现的原生命体的概率是1/10到1-10另一个生物学家渡边说,或者生命就不是在地球上产生的,而是象埃来尼乌斯所说的那样,大概是从天外飞来的一个细胞。这就把极小一端的未知又推给了极大一端的未知中去了。现代科学对生命认识虽然有了巨大进展,可这个巨大,不过是人类走向无限���理的有限一步。
    生命的存在必须具备这样三个要素:物质(生命体及产生生命体的客观物质世界)、运动(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及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时间(客观物质世界及生命体演化的历史过程)。通过这三个要素去认识生命的存在,就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的逻辑程序。
    ……
    目录
    上篇 价值体系概论
    **章 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是人类社会演进的精神冲力
    **节 生物进化与生命价值的追求
    第二节 自然生理阶段人类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
    第三节 道德评判阶段人类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
    第四节 对生命本质意义和内在价值追求的精神冲力
    第二章 社会生产方式与价值体系
    **节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价值体系变革的杠杆
    第二节 价值体系是对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
    第三节 价值体系的历史状态存在于社会文明的流动沉淀之中
    第三章 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特质
    **节 价值体系是人类意识活动的理性产物,是反映人的社会本质的精神现象
    第二节 价值体系发展中的亚社会性、稳定性
    第三节 价值体系的制约作用
    第四章 文化与价值体系
    **节 地缘文化与价值体系
    第二节 人种文化与价值体系
    第三节 制度文化与价值体系
    第四节 宗教文化与价值体系
    第五章 价值体系的发展阶段
    **节 价值体系的内在发展趋势
    第二节 价值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 价值体系的历史过渡与发展根据
    中篇 价值体系的哲学形态
    第六章 价值体系自我意识的矛盾运动
    **节 价值主体的构成
    第二节 价值体系矛盾运动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价值体系矛盾运动的历史转化
    第七章 价值体系矛盾特征与转化
    **节 价值体系的形态分离矛盾性
    第二节 价值主体的因素转化
    第三节 价值主体的自我肯定与否定
    第八章 价值体系的多元与一元趋向
    **节 价值体系的多元存在
    第二节 同一体值系中的多元价值观
    第三节 价值体系多元化与一元的转化
    第九章 价值体系历史发展中的二律背反
    **节 价值追求中自然与社会的二律背反
    第二节 价值追求中个人与群体的二律背反
    第三节 价值追求中意识与现实的二律背反
    第四节 价值追求中功利与非功利的二律背反
    第十章 价值体系历史发展中的理性特征
    **节 人类的理性特征
    第二节 价值体系的理性特征
    第三节 价值体系历史发展的理性特征
    下篇 价值体系的历史形态
    第十一章 中国封建社会价值体系的历史特征及沿革
    **节 中国封建社会价值体系的内核——儒家思想的“仁”与“礼”
    第二节 中国封建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与确立
    第三节 中国封建社会价值体系的发展与僵滞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历史特征及其非理性的利己主义价值观
    **节 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人权”的历史特征
    第二节 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人权”的现实特征
    第三节 对资本主义非理性的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批判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趋势
    **节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历史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第十四章 对价值体系历史选择的思考
    **节 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终是社会生产方式的选择
    第二节 价值主体是价值体系的核心要素
    第三节 价值体系的合理性体现的内在统
    第四节 价值体系历史发展中的理性制约
    第五节 价值体系的文化特征与实践的多样性
    第六节 价值体系的矛盾转化与过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第七节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终取代资本主义价值体系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