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首脑外交:中美领导人谈判的话语分析1969-1972
QQ咨询:
有路璐璐:

首脑外交:中美领导人谈判的话语分析1969-1972

  • 作者:郑华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80188
  •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01日
  • 页数:319
  • 定价:¥3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208080188
    • 作者
    • 页数
      319
    • 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01日
    • 定价
      ¥3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此项研究以美国新近解密的尼克松总统档案为支撑,以外交学研究中首脑外交的发展进程为结构框架,以1969—1972中美领导人谈判为研究个案,运用国际关系研究中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话语分析方法解读中美关系解冻谈判的全过程。着重探讨:在外交关系解冻谈判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美高层领导人是如何运用有效的话语手段,构建并巩固自身的强势谈判地位,主导谈判议程,打压对方的。
    文章节选
    **章 绪论
    **节 中美关系解冻的宏观语境
    学术界现存有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关系解冻的研究成果,大都是从宏观研究视野出发来解读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随着尼克松总统档案的陆续解密,从微观角度剖析尼克松政府的对华政策已成为可能。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话语分析作为一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微观文本解读方法,虽具有“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效果,但若不能全面、真实地再现话语产生的宏观语境,容易走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断章取义、视角狭窄的误区。因而,在对“中美1969—1972首脑外交”这一个案进行深度解析时,再现当时话语产生的宏观背景——语境,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笔者将以“研究现状综述”的形式对学界现存的成果做一缜密的梳理,旨在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国的****状况和中美决策机制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再现首脑谈判中“话语”产生的宏观语境。
    一、中美关系解冻的历史背景
    在现存1969—1972中美关系解冻的研究成果中,有相当多的文献是从历史背景与进程的角度分析中美关系的。这些著作以政府的公开演讲、大众传媒的报道、当事人的回忆录和传记为主要依据,部分地回答了“发生了什么”和“为什么会发生”的问题。这些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尼克松入主**时所面临的困境——从越南撤军;美国的核优势被美苏核均势的现状所取代;经济上面临来自西欧和日本挑战等问题使得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估美国的对外政策。而中苏关系恶化并升级为军事武装冲突则为美国实行灵活的外交政策提供了一个契机。
    ……
    目录

    导言
    **章 绪论
    **节 中美关系解冻的宏观语境
    一、中美关系解冻的历史背景
    二、尼克松政府的全球战略
    三、中国的****状况
    四、中美关系解冻的决策机制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福柯的“话语观”
    二、德里达的“双重解构”
    三、话语分析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运用
    四、话语分析的方法论问题
    第二章 沟通渠道的开启
    **节 美国对中苏边界武装冲突的认知
    一、对双方动机的判断
    二、对苏联试探的反应
    三、美准备采取的对策
    第二节 华沙渠道
    一、美为第135次华沙会谈做准备
    二、美方传善意,中方做回应
    三、华沙渠道的终结
    第三节 巴基斯坦渠道
    一、巴基斯坦甘做信使的动因
    二、美方主动传信息,中方积极做回应
    三、巴基斯坦渠道运作的特点
    小结
    第三章 基辛格秘密访华
    **节 信息的传递
    一、中美互致友好信号
    二、来自巴基斯坦渠道的信息
    第二节 双方为基辛格秘密访华做准备
    第三节 基辛格与周恩来谈判的话语分析
    一、美方求缓和,中方溯历史
    二、“改善关系”与“正常化”
    ���、美方客场多忐忑
    小结
    第四章 基辛格第二次访华
    **节 信息的传递——巴黎渠道
    第二节 华盛顿的准备
    一、“波罗二号”任务书
    二、围绕中国联合国代表权的谈判
    第三节 基辛格与周恩来谈判的话语分析
    一、默契话语做铺垫
    二、中国的“**主权观”
    三、美方寻找筹码、强化威胁
    四、中国对周边**的考虑
    五、不和谐的音符
    小结
    第五章 黑格访华
    **节 信息的传递
    一、巴黎渠道
    二、纽约渠道
    第二节 双方的准备
    第三节 黑格与周恩来谈判的话语分析
    第四节 黑格与姬鹏飞谈判的话语分析
    小结
    第六章 尼克松访华
    **节 巴黎渠道传信息
    第二节 双方的准备
    第三节 高峰之春
    第四节 尼克松与周恩来谈判的话语分析
    一、“握手”与意识形态
    二、尼克松谈“台湾问题”
    三、尼克松打“苏联牌”
    四、尼克松抛“胡萝卜”
    小结
    第七章 《中美联合公报》的谈判
    **节 “波罗二号”行动中起草《中美联合公报》的谈判
    一、起草《中美联合公报》的序曲
    二、有关“台湾问题”的讨论
    三、涉及“国际形势”的措辞
    第二节 基辛格与乔冠华起草《中美联合公报》的谈判
    一、有关“台湾问题”的谈判
    二、涉及“国际形势”的措辞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中英文版)
    Joint Communiqu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附录二 人名及专用名中英文对照表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巧妙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大师们福柯、德里达等所主张的话语分析方法,研究和分析1969——1972中美之间的高层外交谈判,比较全面地透视中美领导人在中美关系解冻过程中的谈判,提出一系列与话语分析直接有关的假设。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