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计算机网络安全案例教程
QQ咨询:
有路璐璐:

计算机网络安全案例教程

  • 作者:陈昶 杨艳春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40840
  •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01日
  • 页数:280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从网络**的概述引入,从网络**的角度出发,全面介绍网络**的基本理论以及网络**方面的管理、配置和维护。全书共分为11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黑客常用的系统攻击方法、网络防病毒、数据加密、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Windows 2000的**、Web的**性、虚拟专用网(VPN)技术、数据库系统**、实验指导及综合实训,各章节内容都包括引例、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正文、本章小结、练习题。
    本书注重实习性,实例丰富典型,实验内容和案例融合在课程内容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后一章的“实验指导及综合实训”注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并作为全书内容的一个综合实训。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技术参考书或培训教材。
    文章节选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信息**简介
    信息**(InfoSec)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除了数学、通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外,还涉及法律、心理学等社会科学。
    1.1.1 信息**的发展历程
    信息**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3个阶段。
    1.通信**阶段
    早在20世纪初期,通信技术还不发达,面对电话、电报、传真等信息交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人们强调的主要是信息的保密性,对**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也只侧重于密码学,这一阶段的信息**可以简单称为通信**,即COMSEC(Communication Secul7ity)。
    2.信息**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规模化阶段,人们对**的关注已经逐渐扩展为以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为目标的信息**阶段,即INFOSEC(Information Securiity)。
    3.信息保障阶段
    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得到
    了极大开放,由此产生的信息**问题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信息**的焦点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3个原则了,并衍生出了诸如抗否定性、可控性、真实性等其他原则,信息**也转化为从整体角度考虑其体系建设的信息保障阶段,即IA(Information Assurance)。信息保障的核心思想是对系统或数据的4个方面的要求: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反应(React)和恢复(Restore),即PDRR。
    1.1.2 信息**的3个*基本的原则
    信息**的3个*基本原则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即C.I.A三元组。
    1.保密性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即保护信息的内容免遭有意的、无意的或未授权的泄漏。有许
    多方法可以损害保密性,如有意泄露公司的私有信息或滥用网络特权。
    2.完整性
    完整性(Integrity)即确保未授权的人员或过程不能修改数据;已授权的人员或过程未经授权不能修改数据;数据的内部与外部相一致。
    ……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信息**简介
    1.1.1 信息**的发展历程
    1.1.2 信息**的3个*基本的原则
    1.1.3 信息**的知识体系
    1.2 网络**简介
    1.2.1 网络**的定义
    1.2.2 网络**案例
    l.2.3 网络**所涉及的内容
    1.2.4 网络**的特征
    1.3研究网络**的必要性
    1.4 网络**相关法规
    1.4.1 网络**的相关政策法规
    1.4.2 关于保密和网络**管理的相关法规条例(摘录)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2章 黑客常用的系统攻击方法
    2.1 黑客概述
    2.1.1 黑客与骇客
    2.1.2 **黑客
    2.1.3 黑客守则
    2.1.4 黑客行为的发展趋势
    2.2 网络扫描工具原理与使用
    2.2.1 ping
    2.2.2 X.Scan
    2.2.3 nessus
    2.2.4 nmap
    2.3 网络监听原理与工具
    2.3.1 网络监听的原理
    2.3.2 网络监听工具
    2.3.3 网络监听的防范
    2.4 木马
    2.4.1 什么是木马
    2.4.2 木马的种类
    2.4.3 木马系统的组成
    2.4.4 木马攻击原理
    2.4.5 木马的清除
    2.5 拒绝服务攻击
    2.5.1 DoS
    2.5.2 DDoS
    2.5.3 DRDoS
    2.6 缓冲区溢出
    2.6.1 缓冲区溢出的概念和原理
    2.6.2 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方式
    2.6.3 缓冲区溢出的防患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3章 网络防病毒
    3.1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
    3.1.1 计算机病毒的由来
    3.1.2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3.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3.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3.3.1 按照计算机病毒存在的媒体进行分类
    3.3.2 按照计算机病毒传染的方法进行分类
    3.3.3 按照病毒破坏的能力进行分类
    3.3.4 按照病毒特有的算法进行分类
    3.3.5 按照病毒名进行分类
    ……
    第4章 数据加密
    第5章 防火墙技术
    第6章 入侵检测技术
    第7章 Windows 2000的**
    第8章 Web的**性
    第9章 VPN技术
    第10章 数据库系统**
    第11章 实验指导及综合实训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