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
QQ咨询:
有路璐璐:

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

  • 作者:张文质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31310
  • 出版日期:2001年05月01日
  • 页数:310
  • 定价:¥17.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0世纪是风云际会的岁月。共和国历经五十年风风雨雨。走到了世纪的交汇点。中国新文化更是步履维艰,行行重行行,辛苦探索近百年;中西的撞击,古今的流变,还有战争和革命的淬炼,无不带着撕裂的阵痛,而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深深的辙痕。
    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蓦然回首风雨来时路,审视一行行曲凿折折的辙痕,望前路仍是沟沟坎坎,我们想起了木犁——这简易、笨拙而又凝重、厚实的农器,在我们的祖先歌哭其中的黄河两岸、长江流域荆棘丛生的广袤荒原上,犁出了一片片文明的处女地,从新石器时代以迄即将告别的世纪,中华文明的每一节进步,都饱含着一犁泥土的芬芳。
    在这世界局势并不平静的世纪之交,我们尤其怀念木犁,怀念我们的先贤孔子师徒那段精彩的对话——孔子让诸弟子各言其志,颜回对曰:“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苜蓿文丛”是一批教育学者心灵的散步,昭示的是源自教育使命感的闪电般发人深思的一击,有对中国现代教育命运的关注,有生命化了的教育充实践的记录。此套关于教育的随笔别开生面,以另一种方式展示了教育工作者的一份生命气蕴。
    文章节选
    2000年教育手记
    1
    1997年6月的一个夜晚,我决定了一件事。我要写一部碎片般的正在进行中的个人的“教育史”。我首先是受了洛扎诺夫的“刺激”,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这位怪异的先行者的“模仿者”。我几乎要把所有我喜爱的“火焰的痕迹”收拢在笔记本中:夜半的风破窗而入,哗啦啦地撕扯着案头的纸片……如此,生命在逝者��斯的时间里撕扯着我们灵魂的呐喊、叹息、飘忽的思绪、飘忽的情感……它们作为一种有声的断片,显得那么举足轻重,因为它们直接来自灵魂,未经加工,没有目的,没有意图——没有不相干的一切……简言之,“灵魂还活着”……也就是说,“活过”,“呼吸过”……
    问题也许就是那么简单。然而当我整个生命开始荷着它往前奔跑时,我知道我的灵魂每时每刻都在抵御——再坚持一秒钟,再坚持,再坚持……
    2
    我所信赖的永远是个人的“教育史”,细碎的,不连贯的,没有主题的人性的经验,瞬间的被击中,状态,不断地自我书写。或许正像施蛰存说的那样:无所谓“重写”不“重写”,所有的历史都是不断地被书写。个人的书写,就我而言,那就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或者只是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自己的“饶舌者”。
    亚里士多德:“只有采取正义的行为,我们才成为正直的人;只有采取稳健的行动,我们才成为稳健的人;只有采取勇敢的行动,我们才成为勇敢的人。”
    ……
    目录

    2000年教育手记
    1999年教育手记
    1998年教育手记
    1997年教育手记
    校园故事
    附录1 两封未发出的信
    附录2 绝望地逃走
    附录3 教育写作的自我授权——一次困难的自言自语的记录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教育学者心灵的散步,现代人文精神烛照下的深沉哲思,灵光闪现的教育真知的自由阐发,教育真挚深邃智慧的声音,源自教育使命感的闪电般发人深思的一击,追求生命化了的教育距履的直接,体悟文化重建背景上教育全新价值的寻问,富有个人创见的教育思想的集结。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