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伤寒论》求是
QQ咨询:
有路璐璐:

《伤寒论》求是

  • 作者:陈奕人
  •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2393763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36
  • 定价:¥2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伤寒论》为中医的经典著作,前人誉为“众法之宗,众方之祖”,历代医家都极重视《伤寒论》的学习、研究,专为作注的就有数百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于深入理解《伤寒论》的精神实质很有帮助。但是,有些认识尚不一致,见仁见智,给学习又带来一定的麻烦。特别是附加的成分较多,如传经学说,气化学说,以及太阳病三纲论,太阳腑证,阳明经证等名词,或失之机械,或脱离实际。原文注释,也有曲解臆断的地方。即使大家公认对《伤寒论》理论卓有贡献的医家如喻嘉言、柯韵伯等,也在所难免。可见对任何注家都不可盲从、迷信,正如辩证法所证明,“科学权威观点,未必都是真理",“认识未知,要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但不能盲从,不能迷信”。因此,学习《伤寒论》及其注释自然也不例外。兹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试对《伤寒论》理论进行探讨,对于一些不切实际的传统概念加以商榷。但是由于水平所限,“求是”却不一定“是”,今天认为“是”,明天又未定“是”。仅作引玉之砖,提供同志们参考。希望通过共同讨论,使得《伤寒论》的理论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更有效地发挥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
    文章节选
    (2)**热实痞证,何以不用辛寒、甘寒,却用苦寒的大黄黄连泻心汤?这是因为辛主散,辛寒**能达热向外,适用于无形散漫之热,痞证乃邪热内聚,所以不用。甘主滋,甘寒**能滋养津液,适用于胃阴虚而余热未尽,痞证热壅气滞,胃阴不虚,所以不用,且甘寒腻滞,有恋邪之弊。苦主燥,能直折壮火,清泄内聚之热,所以**热痞宜用苦寒。据此使用芩连已能胜任,何以又用大黄?痞非有形热邪内结,而且病位偏上(肠腑未实),岂不虑诛伐无过?论中已有“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的禁例。(205条)岂不是自相矛盾?要知本方之用大黄,不同于承气汤。吴又可曾将大黄与黄连比较,得出“黄连苦而性滞,寒而气燥,与大黄均为寒药,大黄走而不守,黄连守而不走,一燥一润,一通一塞,相去甚远;”大黄与黄连黄芩配伍,目的在于增强清泄痞热作用,而不是泻下有形之结。如何才能收泄痞之功,避免泻下之弊,不用煎剂,改用浸剂,有着重要意义。法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这样就变苦寒沉降为轻扬清淡,取其气而不取其味,既可避免药过病所,又可提高泄痞效力,从而达到扬长避短,受功免弊。徐灵胎称赞“此又法之*奇者,不取煎而取泡,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上焦之邪。”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必须掌握浸泡的时间,所谓“须臾”即片刻的意思,假使泡的时间略长,就达不到轻扬清淡的要求。至于原文方中药仅大黄黄连两味,林亿校定时提出“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可是后世注家的意见不一,根据庞安常《伤寒总病论》载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中有黄芩,应当以有黄芩为是。 《伤寒论》者,汉张机寻汤液之坠绪,阐《素》、《难》之精义,为我国医学树立典范作也。其书言近旨远,取精用宏,中医学之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之规模,胥本乎此,岂特垂妙于定方而已。盖仲景以秀出之才,用思既精,心无外慕,故能深邃阴阳之理,洞彻经络之微,妙解营卫气血脏腑三焦之奥,而一归于临证实际之指。后世医家之善学者,明其理,得其法,用其方,则效奏桴鼓。故大论之书历数千年而弗替者,岂偶然哉。如仲景者,可谓医林豪杰之士,卓然自立能不朽者也。
    自汉以来,治《伤寒论》者,代有名家,注疏阐发,无虑千百人。然而仁智互见,学术多歧,有倡三纲鼎峙之说,有演方证类比之法,有立岁露气化之论,造说愈多,一是难衷。
    目录
    一、张仲景与《伤寒论》
    二、太阳病篇
    三、阳明病篇
    四、少阳病篇
    五、太阴病篇
    六、少阴病篇
    七、厥阴病篇
    八、霍乱病篇
    九、差后劳复病篇
    十、怎样研究《伤寒论》方
    十一、略论《伤寒例》
    十二、略论孙编《伤寒》
    十三、略论《伤寒论》注家中的气化派
    附:叶天士对《伤寒论》方的运用
    一、对桂枝汤的运用
    二、对栀子豉汤的运用
    三、对泻心法的运用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