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有效教研——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导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有效教研——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导论

  • 作者:赵才欣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422031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 页数:365
  • 定价:¥4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专门设置教研机构和配置教研专业人员,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符合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一个保障措施。本书作者长期从事教研工作,在工作中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寻找“有效教研”的规律,对存在于我国已经半个多世纪的教研工作、教研经验、教研资源进行认真的剖析和提炼,发表了许多极有见地的观点。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有理论、更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教学专著,为基础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填补了教研方面的一个空白。对广大从事中小学教研工作的人来说,具有直接受益的独特价值。
    文章节选
    **章 “架构"的技术——教研工作概述
    “教研”就是“教学研究”(Teaching Research)的简称。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它已经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专门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机构与专业人员形成了一个颇为壮观的系统,中小学的领导与教师也同样注重这一领域的工作。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小学规模巨大,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还很有限,教研机构与教研人员,包括学校教研组的工作,作为在教育教学理论、政策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主要在技术的层面发挥其特有功能,已经成为提高基础教育整体质量尤其是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研工作的有效性无疑是这个关键中的关键。有效教研需要针对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的问题,需要关注与促进教研文化的机制建设,需要促进各级各类教学相关人员队伍的专业发展。
    有效教研,既需要对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也需要对教育教学的实践操作,但其独特的活力更体现在理论与实践��间进行有效的链接与融合,实现技术性的指导与服务。说到底,它是一项“架构”的技术,或者说是一种促进两者互动发展的艺术。其中教研专门机构是在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教育教学的实践之间,从技术角度,实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指导与服务工作。因此,它需要借助理论,更需要面对实践,能够使教育教学理论与政策有效地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又使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经验,经过总结与提炼在更大的区域内得到有效推广。
    ……
    目录
    **章 “架构"的技术——教研工作概述
    **节 教研工作的任务特质和价值取向
    一、教研工作的任务特质
    二、教研工作的研究对象
    三、教研工作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教研工作的形成和历史发展
    一、学科教学与教研工作的形成
    二、我国教研工作的历史轨迹
    第三节 教研工作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技术
    一、教研工作的理论基础
    二、教研工作的基本技术
    第二章 环顾与展望——教研工作的发展
    **节 域外教研工作的环顾
    一、日本——地方“教育指导主事”
    二、美国——广泛的民间研究
    三、德国——“督学”制度
    四、法国——“教学研究**”
    五、意大利——关注弱者的“政府督学”
    六、俄罗斯——“****专家”
    第二节 21世纪教研工作发展的方向
    一、教育改革和教研工作的持续流变
    二、课程改革和教研工作的功能转变
    三、现代信息化技术与教研工作的方式更新
    第三章 课程与教材——教研工作的基础领域
    **节 围绕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教研工作
    一、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研究
    二、关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设与指导
    三、对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研究的指导
    四、关于课程实施研究与指导
    第二节 对教材的研究评估、选用与开发
    一、关于教材的研究与有效使用
    二、关于专题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三、关于乡土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四、关于教材配套资料的建设
    第四章 预设与生成——教学过程的研究与指导
    第五章 开发与应用——资源和技术的有效利用
    第六章 管理与传播——质量保障和经验推广
    第七章 策略与方法——教研工作的基本方式
    第八章 组织与保障——教研组织与机制建设
    第九章 从判断到激励——教研工作的评价
    附录部分
    附录一 上海市中小学探索实践课的观察和评价参考标准
    附录二 上海市教研机构赴某区的教学计划
    附录三 课程教材与素质教育适应情况的调研报告(2005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