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静园夜语--哲学随想录
QQ咨询:
有路璐璐:

静园夜语--哲学随想录

  • 作者:陈先达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094752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373
  • 定价:¥37.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静园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处宿舍。所处三室,70多平方米。我从50平方米的林园二居小房迁入静园新居,从此有了一个独立的属于我个人的书房,能摆一台电脑。《静园夜语》就是在这间约7平方米的书房中敲成的
    《漫步遐思》出版后受到一些读者的鼓励,“老夫聊发少年狂”,有时灵感突发,不能自己,晚上也常敲敲键盘,故名《静园夜语》,实际上还是白天写的时间多。所谓“夜语”,名实难符。
    这本书的风格,文字虽然稍长点,仍属短文。只是文章中涉及中国历史、哲学、文学,有点掉书袋,但还是以结合现实生活和个人的哲学体悟为主轴,尚可一读。
    文章节选
    五、矢人与函人
    矢人是指造箭的人,函人是指造盔甲的人。孟子说,难道造箭的人比造盔甲的人坏吗?造箭的人,唯恐箭不伤人,总是把箭造得能致人死命。而造盔甲的人,唯恐箭能伤人,总是力求把盔甲造得能抵挡住箭。医生希望治病救人,没有医者不愿活人的,而制棺材的人则希望死人,生意越兴旺越好。这是由于术即职业不同造成的。所以孟子的结论是,“故术不可不慎也”。而韩非则从另一个角度说了大体相同的意思。他说,饥荒的年景亲兄弟可以不理,而丰年过客也可以招待吃饭。这并不是非骨肉而亲过客,“多少之实异也”。
    孟子是儒家,是性善论者,认为人人皆有仁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人天生就具有侧隐、羞恶、辞让、是非的本性。可人性善,并非人人都善,世界上确有不仁之人,怎样解释,用环境或术来解释。由于环境或所操之术不同而使人固有本性正常发挥或发生改变���例如,矢人与函人的心术不同就是如此。韩非是法家,主张性恶论。可人的本性虽恶,但并不是人人皆恶事事皆恶时时皆恶,由于凶年或稔年不同人的行为可以不同。可由于儒家主张眭善,所以基本倾向是强调道德教化,人人皆可为尧舜。法家主张性恶,故强调法治,应该严刑峻法。
    可见,中国哲学中性善论者和性恶论者,强调的并不在于人性本身,而是以人性为其治国治世和为人处世态度立论的依据,并用以解释社会现实和人的行为。人的本性是善或恶是无法验证的,因为现实都有相反的事例。性善论者不能否认世上有坏人,而且无法否认人可以为恶。性恶论者也不能否认世上有善人,人可以为善。如何解释这些事实呢?如果执著于自己关于人性的观念必然陷于困境,所以当遇到相反事实时,必然要引入其他因素,如孟子引入术,韩非引入饥年与丰年就是如此。
    目录
    上篇
    一、哲学贫困与哲学家的穷困
    二、为道与为学
    三、在枯燥哲学命题的背后
    四、学哲学要防止走火入魔
    五、矢人与函人
    六、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
    七、鲁侯养鸟与郭驼种树
    八、“的”必先立
    九、一位不懂哲学的国王就像一头戴王冠的驴
    十、父母官与公仆
    十一、能与不能
    十二、个人主义的*佳**方案
    十三、无知的迷信和有学问的迷信
    十四、“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说
    十五、非水求人,人实求水
    十六、人莫知其子之恶
    十七、人不是土豆
    十八、心中有群众才能实事求是
    十九、白发死章句
    二十、“看不见的手”:规律起作用的方式
    二十一、“傻瓜”并非傻瓜
    二十二、不要在非此即彼的**对立中思维
    二十三、站起来,我们同样也伟大
    二十四、如果没有伽利略会怎样
    二十五、社会现象的个别性、相似性与本质重复陸
    二十六、历史没有意义吗
    二十七、历史事实是既成的不可更改的
    二十八、不探求原因就不必研究历史
    二十九、关于克娄巴特的鼻子的争论
    三十、社会进步中的曲线
    三十一、历史的道德评价
    三十二、人的宗教崇拜与当代的追星族
    三十三、历史感和现实感
    三十四、历史必然性与三角形的证明
    三十五、超越个人生命的局限
    三十六、类与社会
    三十七、主客二分与****
    三十八、王侯尚且忧贫,况编户之民
    三十九、老百姓不是零
    四十、历史是现实的验证
    四十一、历史必然性与乌托邦
    四十二、把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四十三、鲁国无儒和真假马克思主义
    四十四、从《共产党宣言》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四十五、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四十六、尽信书不如无书
    四十七、人的双重角色:剧作者和剧中人
    四十八、生命的本质与人的**关怀
    四十九、无之为用
    五十、人文科学体系的个性不能是“唯我独有”
    五十一、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
    五十二、文化与文明
    五十三、文明与人性
    五十四、文化爆炸
    五十五、人道与文明
    五十六、在物质丰富和精神贫困的背后
    五十七、文化的积累和决裂
    五十八、在文明冲突论的背后
    五十九、以头立地和以脚立地
    六十、老九与老大
    六十一、历史的规律与循环
    六十二、历史中的芸芸众生
    六十三、争论不休的哲学本质问题
    六十四、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六十五、利益不是个人脚上的鸡眼
    六十六、哲学应该是被把握在哲学思维中的时代
    六十七、诗人不识渔人苦
    六十八、基因、血统与动物政治学
    六十九、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创造
    七十、人文学科的科学与价值
    七十一、有足未必走遍天下
    七十二、君子远庖厨式的人道主义
    七十三、幸福的阿Q和阿Q式的幸福
    七十四、英雄业绩淘不尽
    七十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七十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七十七、尚留微命做诗僧

    下编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