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图像——一种符号学的再发现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图像——一种符号学的再发现

  • 作者:韩丛耀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54136
  •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1日
  • 页数:368
  • 定价:¥4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以图像为**的时代,电影、电视、绘画、摄影、广告、设计、建筑、动漫、网络、游戏、多媒体等互为激荡汇流,这就是人们所称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这个词强调图像镶嵌于更为广阔的文化之中,图像是一种文化形态,因此,也可以把文化看做是镶嵌着图像效果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社会实践。
    图像学研究是近二三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的基本课题,在中国只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图像文化已经由一个对从事艺术史、影视和媒体研究、社会学及其他视觉研究者有用的术语,变成了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
    目前,我们确实拥有的是一个博杂的学科——符号学、对艺术和再现的哲学探究、电影和大众媒体研究、艺术的比较研究,所有这些都汇聚于图像文本之上,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后符号学”的重新发现。这种重视本身就是当代图像取得重要性的一个典型表征。
    文章节选
    视觉界面初探
    人类文明推演到今天,在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和数字语言的理论研究上均有很大收获,取得足以令人类自豪的成果。这些成果已结晶为今天的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而对于人类生而有之的视觉语言(先天的)的研究却严重滞后,视觉语言的研究与其他三种语言相比,尚处于无序和下意识状态,视觉语言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有效的应用。相比较于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和数字语言,这种真正的“元语言”系统奥秘还未被完全揭示,更没有被人类自己充分认识。
    元语言具有与生俱来的生物特性,且兼备了物理与心理的双重语言性格。元语言既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又是一种永远*新的语言,它具有语言指涉性、象征性和类比性的所有特征。
    人类的口头语言形成于何时,已无能力准确地考证出来。大约在距今三万年以前,口语就已经形成,且构成了当时人际间传播的延伸,促进了人类交流的极大发展,这种较为古老的语言时至**仍是我们人类间主要的交往工具,但不可否认的是,语言的产生也造成了不同族群间*大的隔阂。
    到了公元前5000年左右,人类感到有必要从经验的直接获取中抽象出来,使用一种符号只代表声音,在阅读时再根据文字代表的声音去唤起经验与生活的对应,于是早期文字就逐渐形成了。文字的形成导致了文献传播领域的飞速发展,形成了有体系的文化和知识积累,且使这种文化和知识既方便传播,而又便于保存。但是这种文字语言的形成不但造成了口头语言所带来的不同族群、不同地域间的隔阂,同时它在同族群中又产生了新的隔阂:受过文字训练的人才能获得文字所给予的信息,他们垄断了信息的解读权、记载权和传播权,要想获得信息(文化、知识)必须受到足够的训练。当时的**教育制度就是这类隔阂的体现。
    约在距今200年前,人类发明了电,这使得人类自身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传播文明的速度加快了,因为摄影、电影、电视等以机械、电学和光学为基础的传播媒介既保留了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的优势又*大限度地克服了它们各自的不足。可以说,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一次整合。人类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自身的潜力得到了****的释放。摄影、电影、电视语言的使用,的确给人类文明发展平添了飞速向前的翅膀,但如果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这些发明和发现,并没有对人类语言系统做出质的改变,而只是*大量地发挥了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的能力,而对视觉语言的开发还处于幼稚阶段。
    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诞生了全新的语言系统——数字语言,这种语言以一日千里之速将人类文明又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较之前两种语言,它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保存性好、操作更为简捷。但是,它是在人体外部机械地运行,也就是说,它以更友好的外部界面来为人自身服务。对人类的视觉语言开发反而有所削弱,这只是仅就目前状况而言,今后的情况可能不会是这样,这是一。其二,它需要生命力之外的能源提供支持,它需遵循人机对话的原则,也就是说,它仍有全体人类需要克服的“语言”障碍壁垒。
    ……
    目录
    导论:图像与文化转向
    I.图像/视觉
    视觉信息的社会构建
    视觉能指的语义结构
    视觉图像的组构
    视觉界面初探
    视觉界面再探
    数字传媒时代的VR与IS
    Ⅱ.图像/图像
    图像的迹象性
    图像的相似性
    图像的象征性
    图像的类似性迹象
    图像与现实的类比
    图像的真实与现实
    Ⅲ.图像/文本
    图像与图像受众
    图像文明与书写文明
    图像的阐释与拒绝
    图像的综合性阐释
    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图像的瞬间性分析
    Ⅳ.图像/话语
    新闻图片的修辞性
    瞬间论——HCB的话里话外
    摄影报道纵横谈
    数字影像的文化特征——兼论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艺术作为摄影
    摄影艺术的三个高度
    后记
    编辑推荐语
    视觉的历史是人类一部恢宏牟文明演进史,从祼视到镜像,从镜像到景观,从景观到幻象,从幻象到网景……叠映着人类焦虑的一幕幕图像。
    理查·罗蒂认为:“古代和中世纪的哲学图景关注事物,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哲学图景关注思想,而开化的当代哲学图景关注词语。”现在,没有人怀疑,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哲学图景关注视觉图像。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