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

  • 作者:王艳萍
  •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74678
  •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01日
  • 页数:265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该书在全面综述经济学贡献的基础上,对森的理论做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尤其是论证了森的理论对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贫困、不平等等问题的意义。
    森教授在世界经济研究领域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担负者”,本书给了我们全面系统了解森教授超民族爱心的机会。
    经济学必须关注贫穷,关注被蹂躏和处在经济劣势一方的穷人。森教授将严密苛刻的经济学理论和道德哲学精神结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旨在提高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学研究。本书在全面综述经济学贡献的基础上,对森的理论做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尤其是论证了森的理论对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贫困、不平等等问题的意义。本书适合经济研究者参考学习。
    森教授曾在中国说过:“这些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但是,由于中国农村人口数目的庞大以及中国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各**之间收入差距的加大、城乡差距加大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目录

    导论
    第1章 森的生平、研究领域及主题、研究方法、政治立场
    1.1 生平
    1.2 主要研究领域以及研究主题
    1.2.1 主要研究领域
    1.2.2 研究主题
    1.3 研究方法
    1.3.1 实证与规范相结合
    1.3.2 经济学与哲学相结合
    1.4 政治立场
    第2章 福利经济学(上)
    2.1 概况
    2.1.1 研究背景
    2.1.2 基本主张
    2.1.3 理论贡献
    2.2 社会选择理论
    2.2.1 代表著作和论文
    2.2.2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2.2.3 森对“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突破
    2.2.4 “自由悖论”与社会选择
    2.2.5 简单评述
    第3章 福利经济学(下)
    3.1 福利的测量
    3.1.1 “能力方法”
    3.1.2 个人福利水平的测量
    3.1.3 简单评述
    3.2 不平等
    3.2.1 不平等的测量
    3.2.2 不平等的考察
    3.2.3 简单评述
    3.3 贫困和饥荒
    3.3.1 贫困的含义及原因
    3.3.2 贫困的度量
    3.3.3 饥荒的实证研究
    3.3.4 简单评述
    第4章 发展经济学
    4.1 概述
    4.1.1 思想来源
    4.1.2 研究历程
    4.1.3 代表作
    4.2 发展理论
    4.2.1 发展观
    4.2.2 自由与发展
    4.2.3 文化与发展
    4.2.4 市场、民主与发展
    4.3 阿马蒂亚森与《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
    4.3.1 森对《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的影响
    4.3.2 “能力方法”与“人类发展分析路经”
    4.3.3 超越人类发展指数
    4.3.4 人类发展分析路径与未来的人类发展战略
    4.4 简单评述
    4.4.1 森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
    4.4.2 森的发展观对中国的启示
    第5章 经济学与哲学
    5.1 研究背景
    5.2 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5.2.1 思想来源
    5.2.2 对西方经济学中的伦理“复归”
    5.3 经济学中的哲学
    5.3.1 权利
    5.3.2 平等
    5.3.3 自由
    5.3.4 公正
    5.3.5 简单评述
    第6章 批评与拓展
    6.1 中国学者的批评与拓展
    6.1.1 姚洋的批评和拓展
    6.1.2 李仁贵、党国印的批评与拓展
    6.2 外国学者的批评与拓展
    6.2.1 关于“能力方法”
    6.2.2 关于不平等
    6.2.3 关于贫困的度量以及饥荒的成因
    6.2.4 关于经济学与哲学
    6.3 本书作者对森的观点的质疑
    6.3.1 饥荒发生的成因
    6.3.2 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
    6.3.3 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6.3.4 不平等的历史原因
    第7章 结论
    7.1 森的学术特点
    7.1.1 融批判与发展于一体
    7.1.2 融思想性与技术性于一体
    7.1.3 融国际性与本土性于一体
    7.1.4 融多学科研究于一体
    7.2 森的理论对中国的重要启示
    7.2.1“增长”与“发展”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7.2.2 发展指标要体现“以人为本”
    7.2.3 信息基础应该成为政府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
    7.2.4 效率与公平兼顾可以扩展低收入者的自由
    7.2.5 政府对消除贫困和不平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7.2.6 贫困的界定以及测量不能**于收人
    7.2.7 不能忽视教育和健康对贫困的影响
    7.2.8 机会和能力是减轻贫困的基本而有效的战略
    7.2.9 教育的不平等会加剧农村贫困
    7.2.10 能力培养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7.2.11 权利、平等、自由和公正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
    参考文献
    中英文人名对照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