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文化理论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文化理论丛书

  • 作者:张旭东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081495
  •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01日
  • 页数:409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由作者在纽约大学的博士专题课和北京大学系列讲座基础上扩充、修订而成。全书从当代世界的价值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着手,从观念史批判的角度分析的困扰当代文化理论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和基本矛盾,如自我与他人、个别性与普遍性、文化系统间的比较与**性、全球化与民间族**,后现代时代的历史与主体,等等。
    本书不同于一般介绍西方当代文化批评理论的著作,不是描述形形色色的流行理论话语,而是深入当代西方文化意识、价值主体和权力观念的历史基础和哲学基础,对欧洲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政治,文化主体性的历史构造及其内在紧张进行系统的叙述和剖析。全书紧扣“市民一基督教世界的文化危机及其自我超越”这个线索,把西方现代性的政治、哲学和文化表述自我超越“这个线索,把西方现代性的政治、哲学和文化表述视为一种特殊的历史主体性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认识。因此,本收**章节的内容是⒈对康德一黑格尔的市民**自我意识及其哲学立法的再解读;⒉对尼采的哲学转折及其革命性意义的历史阐释;⒊对韦伯一施米特的法律、正治思想的批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种种当代现象,如冷战后流行的“自由市场”、“普遍的个人”和“历史的终结”等意识形态话语做出了一
    目录
    前言
    代序 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国人?
    **讲 文化政治的概念:比较与**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
    文化政治的概念
    **性、普遍性与作为政治的文化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普遍历史理念及其内在矛盾
    尼采和韦伯——文化政治问题的激化
    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政治问题上的切关性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当代文化界论争的焦点
    课堂问答
    第二讲 “普遍性”的历史语境:从康德到黑格尔的自由和权利观念
    当代中国与文化政治观念的相关性
    康德政治哲学中的个人、理性与**
    黑格尔法哲学里面的普遍、特殊和同一性
    康德、黑格尔政治哲学观念的当代语境
    课堂问答
    第三讲 尼采:反历史主义的文化批判
    从黑格尔到尼采:市民一基督教价值体系的解体
    尼采的转折及其当代意义:
    尼采的历史批判和文化批判:《不合时宜的观察》
    第四讲 尼采:起源、”永恒的复归“与价值的自我肯定
    再谈《理性的毁灭》
    “神话”与“起源”
    “永恒的复归”
    真理是一个价值事件:走向生活世界
    消解与自我肯定: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里的尼采主义
    第五讲 韦伯与文化政治
    只有价值多元,没有价值中立
    自由的概念
    从存在到政治
    非政治化——美国人的《上海故事》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自我肯定
    民族**
    历史记忆
    政治成熟的民族
    课堂问答
    第六讲 文化政治的激化:从韦伯到施米特
    韦伯的立场
    理性的边界
    施米特的挑战
    主权、例外情况与“人类*后的战争”
    结束语:谈谈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课堂问答
    第七讲 多元文化时代的历史与主体
    文化多元与历史主体
    压抑的多样性:哈贝马斯、罗尔斯、罗蒂与杰姆逊
    西方独特的元叙事:重读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世界上本没有路”
    课堂问答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