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学校学习的反思与重构:知识意义的视角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学校学习的反思与重构:知识意义的视角

  • 作者:郑太年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410359
  •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01日
  • 页数:211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以学习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为背景,力图从一个新的维度——知识的意义——反思传统学校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在逼近和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以及重构学校学习时提供的基本线索,并分析这些线索对于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蕴。全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和操练为主要活动的教学中,知识的意义是如何丧失的?如何在学校学习中回复知识的意义,从而克服学校学习中的异化现象,推动学校学习的重构?
    全书分为五章。
    **章首先从对人类知识建构的分析入手,探讨知识建构的特点,即对象性、社会情境性、社会协商性、社会选择性。然后结合哲学、语言学中关于知识与语言意义的观点,提出知识的意义存在于若干关系之中,包括知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知识与知识陈述者、知识形式(如文本)的阅读者/听者的关系,知识与应用知识的环境的关系,知识内部各个部分的关系等。正是人类在自然场境的学习中,知识的意义得到呈现。
    第二章分析学校学习中的知识意义缺失状况。由于学校教育组织、知识发展、有关学习者和教学模式的观念等原因,学校学习中的知识意义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并导致学习的异化。同时,本章还对回复意义的努力方面的两个
    目录
    导言
    第1章 知识的建构性与知识的意义
    1.1 知识的建构性
    1.2 知识建构的特点
    1.2.1 知识建构的对象性
    1.2.2 知识建构的社会情境性
    1.2.3 知识生产的社会协商过程
    1.2.4 知识的社会选择
    1.2.5 归纳
    1.3 知识的意义
    1.3.1 知识意义的内涵
    1.3.2 知识的意义:从知识生产到学习领域
    1.3.3 知识的意义与学校学习革新
    第2章 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和回复意义的努力
    2.1 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和学习异化
    2.1.1 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
    2.1.2 异化:从劳动到学习
    2.1.3 知识意义的缺失和学习的异化
    2.2 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缺失的原因追寻
    2.2.1 知识的发展
    2.2.2 学校教育的组织
    2.2.3 关于学习者和教育模式的观点
    2.3 回复知识意义的努力
    2.3.1 建立知识部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3.2 建构知识与世界的关联
    第3章 在与世界的联系中回复知识的意义
    3.1 教育目的和课程改革中对知识与世界关系的强调
    3.1.1 建立关联——教育目的决定的一贯追求
    3.1.2 “回到世界”——当前课程改革的取向
    3.2 联系知识与世界的教学创新
    3.2.1 教学发展中联系知识与世界的趋势
    3.2.2 联系知识与世界的教学案例分析
    3.3 走向双重真实
    3.3.1 **重真实:知识所指意义上的真实
    3.3.2 第二重真实:活动意义上的真实
    第4章 在学习者的社会文化属性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回复意义
    4.1 研究背景:文化与课程、学习
    4.1.1 文化与课程:从课程内容到学习方法
    4.1.2 学习科学研究的社会文化取向
    4.2 学习:从知识依赖到主体情境
    4.2.1 学习的知识依赖
    4.2.2 主体情境——拓展的观点
    4.3 主体情境
    4.3.1 社会文化环境为学习提供的知识基础
    4.3.2 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多样性
    4.3.3 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的特质
    4.4 主体情境的课程教学意蕴
    4.4.1 教学作为课程教材的主体情境化再开发
    4.4.2 关注文化特质的教学论意蕴
    第5章 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学习和知识意义的回复
    5.1 作为活动的学习
    5.1.1 活动理论的发展
    5.1.2 活动理论视野中的学校学习
    5.2 学习活动的社会性
    5.2.1 学习活动的社会性的界定
    5.2.2 学习活动的参与主体:从原子集合走向学习共同体
    5.2.3 参与方式:从接受式参与到互动式参与
    5.3 社会性的实现:个体知识与意义的呈现与合作一互动
    5.3.1 个体知识与意义的呈现
    5.3.2 合作一互动
    5.4 小结:在社会实践活动形态的学习中回复知识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以学习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为背景,力图从一个新的维度——知识的意义——反思传统学校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在逼近和试图解决这些问题,重构学校学习时提供的基本线索,分析这些线索对于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蕴。全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和操练为主要方式的教学中,知识的意义是如何丧失的?如何在学校学习中回复知识的意义,从而克服学校学习中的异化现象,推动学校学习的重构?全书从建立知识与真实世界的联系、立足学习者的社会文化属性和知识经验基础、立足学习者的社会文化属性和知识经验基础、回复学习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三个方面,探寻了回复知识意义、重构学校学习的路径。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