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200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QQ咨询:
有路璐璐:

200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43347
  •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01日
  • 页数:165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较好。消费需求增长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趋缓,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价格走势总体平稳。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0.9万亿元,增长10.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5%。
    2006年,针对我国经济中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及环境、资源压力加大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综合措施大力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除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外,分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共1.5个百分点。发挥利率杠杆作用,两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投资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优化信贷结构。与此同时,支持金融市场和直接融资发展,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在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势头有所缓解,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进入2006年下半年以来,货币信贷增速逐月放缓。截至12月末,广
    目录
    **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一、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势趋缓
    二、金融机构存款平稳增长
    三、金融机构贷款增速有所回落
    四、基础货币平稳增长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略有上升
    六、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
    一、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
    二、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三、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四、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五、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六、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分析
    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
    一、我国宏观经济展望
    二、2007年货币政策取向与趋势
    专栏
    专栏1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专栏2 全球流动性充裕与资产价格上涨
    专栏3 金融积极支持“三农”

    表1 2006年分机构人民币贷款情况
    表2 2006年第四季度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表3 2006年大额美元存款与美元贷款平均利率表
    表4 2006年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情况简表
    表5 金融机构回购、同业拆借资金净融出、净融人情况表
    表6 2006年年末主要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占比情况表

    图l Shibor曲线图
    图2 2006年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
    图3 2004年以来CPI变动趋势
    图4 2004年以来PPI变动趋势
    图5 2005年以来进出口价格指数变动趋势
    附录一 2006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附录二 2006年主要经济体**银行货币政策
    一、美联储
    二、欧洲**银行
    三、日本银行
    四、英格兰银行
    附录三 中国主要经济和金融指标
    附录四 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和金融指标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