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现代市民史诗——十九世纪德语小说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现代市民史诗——十九世纪德语小说研究

  • 作者:谷裕
  • 出版社:上海世界出版集团
  • ISBN:9787806787021
  •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01日
  • 页数:380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19世纪的德语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张力。理想主义与物质主义、理想主义与现代工业化的对抗力量,在19世纪小说中通过艺术审美手段保持了一种平衡。
    本书对19世纪德语小说的分析和解释,主要从文本细读出发,以文学解释学为基础,兼顾人文思想史、社会史及德国学界上世纪90世代兴起的“文化学”理论和方法,同时在局部尝试了解构和互文等当代文论的应用。本书补充了迄今国内仍不全面的19世纪德国小说研究;尤其是更新和修正了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研究理论。
    目录
    前言
    **章 导论——19世纪末以前德语小说诗学及理论
    **节 19世纪以前的发展脉络
    1.小说的起源及特征
    2.17世纪巴罗克时期
    3.18世纪启蒙和古典时期
    第二节 19世纪德语小说诗学及理论
    1.浪漫时期
    2.比得迈尔时期
    3.现实主义时期
    第三节 结语
    第二章 古典晚期小说——歌德的《亲合力》(1809)
    **节 “亲合力”比喻作为小说结构基础
    第二节 “双重通奸”与婚姻爱情问题
    第三节 对人性问题的两难态度
    第四节 “魔力”作为原始自然力
    第五节 “断念”作为道德提升的途径
    第六节 古典与现代及矫饰性象征
    第七节 文化语境与结语
    第三章 早期浪漫小说——诺瓦利斯及其《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1802)
    **节 诺瓦利斯及其文学创作
    第二节 浪漫理念的自我演绎
    第三节 理念与小说叙事之间的张力
    第四节 浪漫的诗意化与对启蒙思想的继承
    1.对人的和谐发展的乐观态度
    2.对爱情婚姻的认识
    3.对古典艺术观的继承
    第五节 中世纪背景与蓝花原形
    第六节 小说作为“包容一切的诗”
    第七节 结语
    第四章 比得迈尔时期——伊默曼的《蒙豪森》(1839)
    **节 比得迈尔时期的过渡性特征
    第二节 同为“效仿者”和先驱者的伊默曼
    第三节 小说蓝本及蒙豪森形象的原创性
    第四节 幽默讽刺精神
    第五节 合题的努力
    第六节 艺术形式及叙事特点
    第七节 结语
    第五章 诗意现实主义——凯勒的《绿衣亨利》(1854/55,1879/80)
    第六章 市民现实主义——冯塔纳的《艾菲·布里斯特》(1894)
    第七章 现实主义向现代文学的过渡——拉伯的《乌鸣谷档案》(1896)
    第八章 结语——19世纪德语小说的特征、主题、母题及市民性问题
    参考文献
    人名对照表
    书名对照表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