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冯仲云传
QQ咨询:
有路璐璐:

冯仲云传

  • 作者:赵亮 纪松
  •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7325539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371
  • 定价:¥4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扶植了傀儡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各族人民组织抗日联军,进行了长达14年的战斗。这场斗争以其艰苦悲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闪光的一页。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日斗争光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与火的冲杀,锻炼出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夏云杰、李延禄等**的抗日将领。他们以对祖国的忠诚,以在强敌面前的不屈斗争赢得了后世的崇敬。《冯仲云传》传主冯仲云,是其中经历比较特殊的一位。《冯仲云传》讲述了冯仲云从清华学子到抗联名将的传奇人生。
    文章节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扶植了傀儡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各族人民组织抗日联军,进行了长达14年的战斗。这场斗争以其艰苦悲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闪光的一页。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日斗争光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与火的冲杀,锻炼出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夏云杰、李延禄等**的抗日将领。他们以对祖国的忠诚,以在强敌面前的不屈斗争赢得了后世的崇敬。
    本书传主冯仲云,是其中经历比较特殊的一位。他由一个稚嫩的江南学子、教授,而成为抗日将领。他成长于风雷激荡的大革命、土地革命时期。读中学时开始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考入清华大学后,在蒋介石背叛革命的白色恐怖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经历狱中磨难之后,以22岁的年龄到哈尔滨担任东北商船学校教授;“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学校迁往青岛,他毅然留在死生之地,与苦难的东北人民一道与入侵的敌人抗争。此后,他经历过在敌人盘踞的城市领导艰险的地下活动、在冰天雪地中持枪与敌人搏战,担任过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等重要职务。1938年以后,东北抗日斗争进入极其艰苦的时期。在敌人军事“围剿”和残酷统治下,东北抗日联军衣、食、子弹来源断绝,伤员得不到救治,兵员得不到补充。特别是冬季,朔风怒吼,一大雪飞扬,露宿山野,仅能以篝火取暖。在今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中,他们甚至以草根、树皮为食,继续战斗。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的冯仲云与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一起,领导了大小兴安岭、松嫩平原的一系列游击战斗,曾攻克过克山、讷河、肇源等县城,震动敌垒,给呻吟于敌人压迫下的同胞以很大的鼓舞。
    与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倒下的战友相比,冯仲云是幸运的,他看到了五星红旗在晴空中升起,有着为新中国建设工作的经历。使他忘情的,莫过于任松江省主席领导全省人民在战友血染的土地上恢复发展经济,建造新的生活。这以后,他担任过新中国**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和多年的水利部、水利电力部副部长。1955年,在庄严隆重的向解放军将领授勋仪式上,他光荣地接受了毛泽东主席亲自颁发的“八一”勋章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他参加领导了从1956年到1962年中苏两国科学家对黑龙江流域的综合考察,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参与组织制定了水利科学技术1956——1967年规划,领导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创建。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中止了他的生命,他一定会有更多的贡献。他含冤去世时,刚刚60岁。
    冯仲云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他胸怀坦荡,不计个人得失。战争年代不恰当的处分,和平时期职务的升降,都不影响他的工作热情。从松江省主席到北京图书馆馆长,是一次很大的变动。北京图书馆当时只是文化部下属文物局下面的一个单位。抗联老同志去看望他时,发现他非常看重自己的工作,充满豪情。他称馆藏的几百万册图书是经济建设中的“几百万大军”!他终生不忘群众、战友、同志,大量的书信往来是他生活中的一个特点。给他写信的多是当年抗日游击区的老人、烈士子弟、抗联战士、青年学生。他几乎是每信必复。对生活困难的烈士子弟,他尽自己的力量给予帮助,而他自己的一家,包括家乡的老父都过着极平常甚至偏于贫困的生活。他和抗日游击区的群众是那样心心相印,以致那里的一位老人逝世,他都会收到这样的信:“你大哥死了,他非常想念你!”在他们眼里,他绝不只是北京的一个高官。他爱情纯洁、专一,尤为抗联战友所称道。为参加抗日游击战,和爱人薛雯分居12年之久,两人都信守诺言,直到伴随胜利到来的热烈的重逢。
    充满屈辱悲壮气氛的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众多可敬可佩的英雄。冯仲云应该说是其中的一位。他虽算不上伟大人物,但他的名字也是不能轻易磨灭的。因为他已经融进了东北那一段体现民族精神的艰苦卓绝的抗敌历史。因而只要提起那段历史,就不会不提到他的名字——冯仲云。笔者写这本书,主要依据留存下来的历史文献,参考散见于报刊、书籍中的回忆文章和老同志的谈话,也查阅了一部分日伪留下来的材料。写作过程中,幸运地赶上**档案馆和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档案馆合编的60多本《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陆续出版。这套文集囊括了保存下来的几乎全部中共满洲省委和后来按游击区划分的省委形成的大部分文件,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从游击队成长为东北抗日联军各个时期的文件。尤其珍贵的是,冯仲云当年写的一些报告、书信也在里面。这些文件使由于年代久远变得朦胧的一些往事,又较为清晰起来,对完成这本传记提供了基础材料。相比之下,作者搜集到的回忆文章、访问材料要单薄得多。由于同时期的人大多逝去,这部分材料已经没有办法补充了。这使传记在若干史实的叙述上,留下了缺少细节或不够深刻的缺陷。历史作品以真实为生命,在这样的地方,笔者宁愿留下缺陷,而不敢附加没有根据的话来“充实”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常常为自己思想水平的低下和文笔涩滞感到惭愧。本书传主参加和部分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可以引为骄傲的,事过多年,仍不能****地表现出来。能引以自慰的,仅仅是,态度是认真的,笔下所写的,确为传主和他的战友们所经历。
    一个**、一个民族是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历史和自己的英雄人物的。笔者正是怀着这种感情写这本传记的。笔者常常涌起一种思想,盼望有思想深刻、手笔宏阔的人深入研究1931年到1945年东北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反抗斗争的历史,写出与那些光照千秋的英雄和英勇悲壮的史实相应的作品来,以使那些英雄、那一段历史不致被遗忘、被湮没,进而有益于后世。
    对书中的缺点、错误,诚恳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
    1.童年和少年
    2.就读“清华”
    3.青年教授
    4.彩虹下的婚礼
    5.国难当头
    6.组织抗日武装
    7.特别任务
    8.省委秘书长
    9.随军游击
    10.血火哈东
    11.出席“珠汤联席会”
    12.没有实现的愿望
    13.在罕见的艰苦中
    14.特殊使命
    15.踏遍兴安岭
    16.野营和教导旅
    17.沈阳的日日夜夜
    18.另一条战线
    19.当选省主席
    20.上任之初
    21.历尽磨难的重逢
    22.困难、胜利交织的两年
    23.和平到来以后
    24.森林大火
    25.国立图书馆馆长
    26.水利水电战线
    27.家庭和友人
    28.含冤逝世
    29.迟来的哀荣
    附录:一、冯仲云年表
    二、依据、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