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微生物基础
QQ咨询:
有路璐璐:

微生物基础

  • 作者:于淑萍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565770
  •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01日
  • 页数:250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系列统编教材。内容编排力求体现高职高专特色,在注重强调基础的同时,突出启发性、新颖性及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旨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全书分两篇共十三章:**篇十章介绍微生物基础理论,包括各类微生物概论、营养、代谢、生长、遗传变异、传染免疫和微生物的生态;第二篇三章为微生物实验,内容有纯培养技术、形态观察及微生物测定和基础及应用实验。每章后附思考题、本章小结,**章附阅读材料,便于学生复习掌握。本书既可作为高校学生用书,也可作生产科研人员的参考书。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专业教材
    目录
    **篇微生物基础
    **章绪论3
    一、微生物3
    二、微生物学发展概况3
    三、生物的分类和命名6
    四、微生物的特点7
    复习思考题7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8
    **节细菌8
    一、细菌的形态与大小8
    二、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0
    三、细菌染色法17
    四、细菌的繁殖18
    五、细菌的培养特征18
    第二节放线菌19
    一、放线菌的形态19
    二、放线菌的繁殖21
    三、放线菌的群体特征21
    四、放线菌的代表属22
    第三节蓝细菌23
    第四节其他原核微生物24
    一、支原体24
    二、衣原体25
    三、立克次体25
    复习思考题27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28
    **节酵母菌30
    一、酵母菌的形态结构30
    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31
    三、酵母菌的菌落33
    四、重要的酵母菌33
    第二节丝状真菌——霉菌34
    一、霉菌的形态结构34
    二、霉菌的菌落特征34
    三、霉菌的繁殖方式35
    四、重要的霉菌36
    第三节真菌与人类的关系37
    一、病原性真菌37
    二、真菌毒素37
    复习思考题38
    第四章病毒40
    **节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40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40
    二、病毒的结构41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44
    第二节病毒的繁殖方式45
    一、病毒的复制过程45
    二、噬菌体47
    第三节病毒感染48
    一、病毒感染的途径与类型48
    二、病毒的干扰现象与干扰素49
    三、机体的抗病毒免疫50
    第四节亚病毒51
    一、类病毒51
    二、拟病毒51
    三、朊病毒52
    复习思考题53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54
    **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54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54
    二、营养要素及其生理功能55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58
    第二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59
    一、单纯扩散60
    二、促进扩散60
    三、主动运输61
    四、膜泡运输63
    第三节培养基63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63
    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65
    三、常用培养基67
    复习思考题68
    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和发酵70
    **节微生物的产能代谢70
    一、生物氧化70
    二、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71
    三、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77
    第二节微生物的耗能代谢79
    一、细胞物质的合成79
    二、其他耗能反应85
    第三节微生物的代谢调控与发酵生产85
    一、酶活性的调节85
    二、酶合成的调节87
    三、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88
    第四节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89
    一、初级代谢89
    二、次级代谢89
    第五节微生物**90
    一、抗生素90
    二、维生素90
    三、氨基酸90
    四、酶制剂90
    五、甾体激素91
    复习思考题91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93
    **节微生物的培养法93
    一、实验室培养法93
    二、工业生产培养法94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95
    一、同步培养95
    二、细菌群体的生长规律——典型生长曲线96
    三、连续培养99
    第三节微生物生长的测定99
    一、计数法99
    二、生长量法100
    第四节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01
    一、营养物质101
    二、水的活性101
    三、温度101
    四、pH值102
    五、氧102
    第五节有害微生物的控制104
    一、几个基本概念104
    二、控制微生物的物理方法104
    三、化学方法107
    复习思考题111
    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113
    **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113
    一、微生物的遗传物质113
    二、质粒117
    第二节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119
    一、基因突变119
    二、突变与育种121
    第三节基因重组125
    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125
    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127
    第四节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129
    一、菌种的衰退和复壮129
    二、菌种的保藏131
    复习思考题133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134
    **节传染的机理134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134
    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数量和侵入途径对致病性的影响135
    三、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135
    四、环境因素136
    五、传染的类型136
    第二节非特异性免疫136
    一、生理屏障137
    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防护作用137
    三、体液因素138
    第三节特异性免疫139
    一、免疫系统139
    二、抗原142
    三、免疫球蛋白143
    四、免疫应答146
    第四节生物制品及其应用149
    一、人工自动免疫生物制剂149
    二、人工被动免疫用制剂151
    复习思考题151
    第十章微生物的生态153
    **节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153
    一、微生物群落153
    二、陆生生境的微生物154
    三、水生生境的微生物155
    四、大气生境的微生物155
    五、**环境下的微生物156
    六、动、植物体中的微生物156
    七、工农业产品中的微生物157
    第二节微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157
    一、互生关系158
    二、共生关系158
    三、寄生关系158
    四、拮抗关系159
    五、捕食关系159
    第三节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60
    一、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160
    二、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160
    第四节人体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163
    一、人体与微生物163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164
    第五节微生物与环境保护164
    一、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164
    二、重金属转化165
    三、污染介质的微生物处理165
    四、环境污染的微生物监测166
    复习思考题168
    第二篇微生物实验
    第十一章纯培养技术171
    **节预备知识171
    一、微生物学实验室守则171
    二、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172
    三、实验室常用仪器172
    第二节培养基173
    一、培养基营养物质173
    二、培养基种类174
    三、培养基配制方法176
    四、常用培养基178
    实验一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178
    实验二高氏Ⅰ号合成培养基的制备179
    实验三马丁孟加拉红培养基的制备180
    实验四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的制备181
    第三节**和消毒181
    一、干热**181
    二、湿热**182
    三、过滤**186
    四、紫外线杀菌186
    五、化学药剂消毒与杀菌186
    第四节微生物接种技术187
    一、准备187
    二、接种方法189
    复习思考题191
    第十二章形态观察及微生物测定193
    **节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193
    一、显微镜的构造193
    二、显微镜的性能194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95
    第二节微生物的形态观察196
    实验五细菌形态的观察196
    实验六细菌的简单染色法196
    实验七细菌的革兰染色法197
    实验八放线菌的形态观察198
    实验九酵母菌子囊孢子的培养与观察200
    实验十霉菌水浸标本片的制备与观察200
    实验十一噬菌斑的培养观察201
    第三节微生物的大小及数量测定202
    实验十二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202
    实验十三微生物细胞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法203
    实验十四稀释平板测数法205
    实验十五稀释培养测数法207
    实验十六比浊法测定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209
    复习思考题211
    第十三章基础及应用微生物实验212
    实验十七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212
    实验十八微生物与氧关系的检测214
    实验十九厌氧微生物的培养215
    实验二十免疫血清的制备218
    实验二十一赖氨酸发酵220
    实验二十二利用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221
    实验二十三微生物菌种保藏222
    实验二十四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225
    复习思考题227附录*大或然数统计表229
    参考文献23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