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近代新学: 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
QQ咨询:
有路璐璐:

近代新学: 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

  • 作者:王先明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29209
  • 出版日期:2000年03月01日
  • 页数:315
  • 定价:¥1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0029209
    • 作者
    • 页数
      315
    • 出版时间
      2000年03月01日
    • 定价
      ¥16.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新学的民族定位及其体系和基本内容是中国近代史领域和思想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新学即西学”。本书借助文化社会学和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将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辨相结,从新学的民族定位、旧学走向新学的内在动因,戊戍新学的内容与特征、新学的制度化内容、新学的历史命运及其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论述,力求全面系统地展示近代新学的历史进程、时代特征及其在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本书论理明白、论点新鲜、史料宏富、文字更流畅。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学术史的回顾
    三 本书的基本框架和思路
    **章 民族定位——新学民族性问题的再思考
    一 “西学”说的历史考辨
    二 “新学”的指属范围
    三 “新旧”之争的启示
    四 逻辑的结论
    第二章 经世致用——旧学走向新学的内在动因
    一 经世思潮与学术文化的历史转向
    二 “经世”之学的时代特征
    三 从“经世”之学到“学习西方”
    四 “经世致用”与近代“新学”
    第三章 洋务运动——沟通“中西”学的桥梁
    一 西学传入与新学形成的时差
    二 “中西之争”与“华夷之辨”
    三 “致用”——接通中西学的切入点
    四 “化西学为中学”
    第四章 戊戌“新学”——近代“新学”的初步形成
    一 “新学”形成的历史际遇
    二 “万木草堂”的“新学”体制
    三 戊戌“新学”中的西学
    四 戊戌“新学”与今文公羊学
    第五章 兴学堂——近代“新学”的制度化建设
    一 旧学体制内的变动��向
    二 新学制的探索与尝试
    三 张之洞与晚清新学制
    四 新学体制的*终形成及其特征
    第六章 新旧比较——“新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 “即中即西”之学
    二 历史轨迹与基本内容
    三 走向衰亡的“旧学”
    四 国学的兴起与新学的命运
    第七章 中体西用——近代新学的文化模式
    一 从“道器”论到“本末”论
    二 “中体西用”模式的形成
    三 “体用”模式的演变
    四 “体用”模式的历史作用
    第八章 新学与社会文明转型的几点思考
    一 近代社会文明的历史需求
    二 “新文化”的历史前提
    三 新学与现代化——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