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持戒
QQ咨询:
有路璐璐:

持戒

  • 作者:孙玥
  •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919062
  •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 页数:193
  • 定价:¥24.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佛陀教给人们生存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这种特殊的生存技能有助于调和生活中无法避免的苦难和矛盾。如果一个人能通达佛经中的做人道理,并把这些道理奉为生活的指南。那么,他会过上一种堪称模范和值得赞美的生活。他能够随缘、顺性地活着,得意之时不忘形,失意之际不沮丧。每一个人都应该把佛经看做一种生活的艺术,无论信仰佛教与否,都应秉持人生的戒律,通达圆满之境界。人生修行不过二字——持戒。
    文章节选
    生命只在呼叹问
    人命在呼吸间。
    ——《四十二章经》
    **,佛陀等弟子们乞食归来时,问他们道:“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长养色身,来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蜉蝣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人微,对佛法已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不够究竟。”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被激发起来。又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只见一个弟子站起身,语惊四座地说:“佛陀!依弟子看来,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语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看着佛陀,期待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蜉蝣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生命只是一呼一吸!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
    古今中外,多少对生命的描述,都不及佛经这般精彩。生命不是用年、月、日来衡量的,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这个简单的动作承载着生命的重量,每吸气一次,你度过的生命就增加一点,每呼气一次,你余下的生命就减少一点,当你无法继续呼吸的时候,生命就结束了。
    如果你是用年来计算生命的,那么在一年结束的时候,你会问自己这一年有没有收获;如果你是用日来计算生命的,那么在**结束的时候,你会问自己这**有没有枉度;要是用呼吸来计算生命,你便没有时间思索这一次呼吸之后,是否能无愧地进行下一次呼吸。是的,你不能为了思索这个问题而把呼吸停下来,呼吸无法中断,犹如时问之流永不止息。时间,这件你*宝贵的东西,你眼睁睁地看着它一点点地流走,却无计可施。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有的人想方设法延长生命,却没有意识到要好好利用已有的生命,就好像一个饥饿的人一直在憧憬明年的丰收,却不会仓库里已有的粮食,任由它们发霉腐烂。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佛光禅师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后大智问道:“老师!这二十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佛光禅师道:“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更欣悦的生活,每天我忙得好快乐。”大智关心地说道:“老师!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清晨,大智睡梦中隐隐听到佛光禅师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白天佛光禅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开示,讲说佛法,回到禅堂不是批阅学僧心得报告,便是编修信徒的教材,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争取这一空档,抢着问佛光禅师道:“老师!分别这二十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碌,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老呀!”“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响着。借用一句孔子的话来形容佛光禅师就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让人想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如果有一种速度超越光速,时间将会倒流。如果人们全速前进,不让每一分每一秒白白流逝,生命将会“没有时间老”。时间像漏斗中的沙一样,在我们不经意中粒粒消逝。虽然如此,只要我们不放松,仍然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创造不朽的生命。佛法所谓“真空妙有”,即告诉我们在似无的“空”中,可以生出“万有”来。
    如果你在乘公车的时候观察一下众人的表情,你会发现很多人皱着眉头,他们想着各自的心事,好像有数不尽的忧愁。这是人的通病,在类似乘车这种无事可做的时间里胡思乱想,想着以前的一些遗憾,想着未来的一些打算……只有小孩子,天真无邪地盯着路边的风景,好奇地问东问西,对他们来说,乘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当有人问到:为什么佛陀的弟日中一食,过着简单而安静的生活,却如此神采奕奕呢?佛陀回答说:“他们既不追悔过去,也不杞忧未来,他们活在现前,所以他们神采奕奕。愚人因为杞忧着未来又追悔着过去,就像骄阳底下被割断的芦苇一般,枯槁憔悴。”
    当人们在进行这一刻呼吸的时候,通常并未真正活在这一刻。人们在忙着这件事情的时候,思绪总是不知不觉地飞到别的事情上,人们在思索虚拟的问题和忧虑,通常来自对未来的想象和揣测之中。所以,虽然人们在呼吸,但是这种呼吸并不沉稳,掺杂着细细碎碎的动荡。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生命就是呼吸,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无论如何尝试,你都无法逃避人生,只要你活着,不论是在城市里或在洞窟里,你都必须面对它。真正的人生就是现前的瞬间——既不是已经消逝的前尘往事,也不是尚未到来的梦幻未来,生命就在你的一呼一吸间,就在这一刹那,你呼出的是这次吸的气,不是上次的,更不是下次的。在短暂的人生中,于事必有取舍,拾之自当努力,弃之亦当无悔。切不可前脚已经落地,后脚还不肯离开。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能把握的只有这一秒。不能把握这一刻的呼吸,你就无法把握生命。
    在呼吸间,你能看到生命绽放出的奇光异彩么?
    无须等待
    想编织未来的走梦,现在正是时候。
    ——慧律法师
    永平寺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香菇。老禅师弯腰驼背,大汗淋淋,住持和尚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说:“长老,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吃力做这种事呢?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我可以找个人为您老人家代劳呀!”老禅师毫不犹豫地说:“别人并不是我!”道元说:“话是不错,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这种大太阳的时候呀!”老禅师答道:“大太阳天不晒香菇,难道要等阴天或雨天再来晒吗?”
    道元禅师是一寺之主,指导万方,可是遇到这位老禅师,终于认了输。禅者的生活,无论什么,都不假手他人,也不等到明天。“别人不是我”,“现在不做,要待何时?”这是现代人应该深思的问题。80岁的老人,尚且能够事必躬亲,雷厉风行,我们还有什么样的理由逃避、迟疑呢?
    有的人习惯于做各种计划,却迟迟不行动,他们是伟大的幻想家,失败的生命是妄想的产物。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说,你打算重新捡起英语,打算多读一些书,打算好好健身,打算多行些善举……但是这些计划往往被搁置,或是拖了很久才开始实施,珍贵的时间和行动的魄力就在拖延和等待中浪费掉了。有一个人在40岁的时候突然想去学医,但是他很犹豫。“学医是我的梦想,但是我已经40岁了,学完四年后我就44岁了。”他这样对朋友说。朋友不以为然:“可是,倘若你不学医,再过四年你还是44岁啊!”这个人恍然大悟,第二天就去学医了。不管你怎么选择,时间是不会为你停止的,为什么不立刻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呢?有时候,我们要冷静地问问自己:我们在等什么?
    过去四川有两个僧人同时发愿欲朝礼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其中一个僧人表示:等我准备好充足的粮食、医药、用具,再买上一条大船,找几个水手和保镖,就可以去朝礼普陀了。另外一位僧人即刻就出发了,他身无分文,沿门托钵,徒步而行。一年后,他终于到达了普陀山,两年后,他返回了四川。而另一个僧人还在准备大船呢。所以说,凡事不需要等待,等待又等待,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光,一个人的生命有限,时间容许你三等四拖吗?这一生能够做完的事,这一生就把它做完,不要等到来生;今天能够做完的事,今天就把它做了,不要拖到明天;自己能够做好的事,自己就把它做好,不要依靠别人。老禅师晒香菇,不在大太阳的时候晒,难道要等太阳下山才晒吗?僧人朝礼普陀,等到物资俱备,为时已晚。我们想要行善的时候,不要等到富贵以后再做,因为富贵以后不一定还有行善的心念,也不一定能遇到行善的机缘,因此凡事不能等待。香山的红叶很美,但是你要赶在枫叶红了的时候前往欣赏。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他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亲鸾说:“我虽年仅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所以,为了探索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 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非常不以为然地道:“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那么高年,你也不能保证你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地道:“对的!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马上就为你剃度吧!”
    佛法讲求机缘。佛法认为世界的生成与毁灭都来自因缘的聚散,所谓“因缘成世界、因缘灭世界”。《阿含经》中有这样的偈子:“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一切因缘而生,没有因缘,就没有万物。这当下的事情,都是因缘而得,多么不易。而人生无常,朝如青丝暮成雪,因此这生命中的分分秒秒,这当下的一切风景与人物,实在都很珍贵。所以一个念头的生起,也是当时机缘所致,比如你遇到了什么人,看到了什么事,有了什么感想,才生出了这个念头,然而你这一刻却不实施、不行动,反而拖延、等待,白白错过了机缘。要知道,过了这一刻,想要再重新遇到这一刻的人、事、物的机缘,那是不可能的。不要等待机缘错失,造成终生遗憾。想到便做,念起即行,这才是聪明的人生。
    雷厉风行的人的遗憾会比较少,拖拖拉拉做事的人的抱怨会比较多。很多好的设想和见解都是因为被耽搁来耽搁去,*后它们不是失去本应有的效果就是要克服很大的阻碍才能完成。人的懒惰、软弱、犹豫等不良习性造就了诸多拖延的行为,而这么做的弊端在于,很多好主意或梦想就停在半路上,处于弃之不舍、拾而不果的状态,想象永远无法转化为现实。而人们本身或许并不能意识到问题所在,却反过来质疑自己的创意。
    不要企图把所有的准备都作好了才开始行动,不要认为拖延得越久越有可能万无一失,做菜的时候可以把食材全部切好一起下锅,但人生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一直等到所有的疑问都消除了,所有的危险都排除了,所有的阻碍都清除了,那么,我们不是已经丧失兴趣,就是时机已过。
    不要等待。如果你有了一个想法,就应该尽快实施它。当然,在做的过程中,你也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或者与想象相悖的情况,你同样可以像果断地开始一样,果断地结束它。这并不是丢人的事情,至少,我们在用行动生活,而不是用空想生活,并且所有的实践都会带给我们靠头脑想象无法得到的重要信息。一旦开始实施一个想法,我们就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所以,不要搁置你的想法,不要拖延你的行动,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不可说,一说即错
    法门无量不可诡。
    ——《华严经》
    赵州从谂禅师从20岁起,跟随南泉普愿禅师参学,直至57岁止,然后他云游四方到处参访,80岁时至赵州观音院担任住持,享年120岁,世人称之为“赵州古佛”。曾有一个学僧问赵州禅师道:“听说您是南泉普愿禅师的真传弟子,他传了什么禅法给您吗?”赵州禅师回答道:“镇州盛产大萝卜。”学僧一头雾水。
    不可说,不可说,很多人说佛法是神秘的,皆因这三个字。何止佛法,古代思想家们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津津乐道。思想是一种体验之说,它的生命力正在于“不可说”三个字。
    ……
    目录
    释迦牟尼的故事
    第1章 聆听佛经——粒沙窥天地,朵花藏乾坤
    生命只在呼吸间
    无须等待
    不可说,一说即错
    把心放下
    快乐的钥匙在心里
    随缘得自在
    扫除内心的尘埃
    转心不转境
    认识你自己
    一砂一世界,一花**堂
    彻见真理
    不要对无心之过耿耿于怀
    第2章 感悟佛经——深水缓流,浅水急暴
    生死均为平常事
    水珍珠穿不成珠链
    一切都不可执著
    贪欲是痛苦的根本
    知足*富
    不为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
    天下有三痴
    万事皆无常
    让无常了然于胸
    没有什么能主宰吉凶
    鬼在人心中
    第3章 遵循佛经——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是非来临,心中持宽
    靠自己去成功
    诽谤之言会不攻自破
    看得破也要忍得过
    能低头的人*尊贵
    不逞口舌之能
    善结缘的人左右逢源
    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布施的误区
    *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父母恩重难报
    人乡随俗
    放下无谓的固执
    第4章 回归佛经——命山己造,福向心求
    用平常心做不平常的事
    众生平等
    平淡之中有真味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是个中性词
    痛苦很快就会过去
    烦恼生智慧
    正视你的慈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宽恕别人,是苦了自己
    欺骗的是自己
    人生是什么
    佛经小常识
    编辑推荐语
    读佛经,悟禅理,养生明智,享受生命。
    生活就好像走路一样,你不能要求路上没有石子,要走得稳健,就要穿上一双鞋。就让佛经中的做人道理成为你心灵的“鞋子”,也许刚穿上这双鞋的时候你会觉得磨脚,但唯有借助这双鞋,你才能走更远的路。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