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给初学写作者(畅销半个世纪的中学作文经典)
QQ咨询:
有路璐璐:

给初学写作者(畅销半个世纪的中学作文经典)

  • 作者:叶圣陶
  •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5557988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 页数:151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写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技巧。书中叶圣陶先生集几十年的写作经验,给初学写作的朋友谈叙事、谈散文写作、谈小说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读者讲述了写作成功的诀窍与失败的根源。
    文章节选
    怎样写作
    《读书生活》的同人在《创刊辞》里说:“我们的理想是,将来的《读书生活》完全要变作读者的园地,里面全部要登载他们的文学写作,生活实录,科学研究,时事意见等等,稿子要从各社会层的角落里飞来,撰稿人都是不见经传的生活奋斗的大众。”但在目前,他们知道这一种特性还不能充分地发挥,所以当前的《读者生活》的实践是特别注意:
    一、首先做到对于不大读书的人提出一个读书生活的正确观念,纠正和说服过去所受的一些不良的影响;
    二、供给正确而又通俗的科学知识,使读者从此片断的’知识,渐渐进入较专门的研究;
    三、为彻底了解各社会层及职业团体生活的特殊与实况,特别设生活记录;
    四、鼓励大众写作;
    五、设读书问答,解除读书过程中的疑难。
    这五条中间,第三、四两条是《读书生活》达到它的“理想”——完全变作读者园地——的预备工作。我很赞成《读书生活》将来的理想以及它目前所担负的五种任务,特别是第三、四两条。《读书生活》的理想能否实现,先要看*近的将来有多少生活记录和青年文艺的稿子从各社会层的角落里飞来。
    《读书生活》的读者自然并不缺乏生活记录和文艺作品的材料。然而他们一提起了笔,也许会觉得头绪纷繁,不知从哪里说起好,也许会觉得笔尖不听指挥,活泼泼的生活记录会写成死板板的零���账。他们写出来了,也许自己看看不满意就丢在抽屉里了,也许寄到了编辑先生手里,编辑先生也给它发表出来了,但读者得不到生动的印象。这样的情形,未必是我的想象。有许多青年常常提出“怎样写作”的问题来,就可见有了材料而感到表现困难的大概并不少吧?
    我们也见过有许多书籍或论文回答“怎样写作”了。那都是长套的大议论,介绍了前人写作经验的心得。这些回答也许是有用处的,也许曾有人得到了启示,但读了什么什么“作法”之类的书籍而愈弄愈糊涂的青年却也很多。他们本来倒还会写写,读多了“作法”,反弄成不敢下笔了。或者写了出来却更加死板板了,于是积极指导写作的什么什么“作法”之类变成了一团冷粽子,停积在青年胸口消化不来了。
    有材料而觉得表现困难的青年是应当学习一点什么写作法的。不过那些专书却不能给他们什么。他们倒是丢开了种种规则自由独立的写去,恐怕要好得多。他们倒是多读名家的著作,不要先把什么写作法横梗在心中,只是欣赏地去读着,恐怕倒能够不知不觉间读会了一些写作法。他们假使要写一篇生活记录,那就好像是跟朋友或家人谈话似的写下去吧,千万不要存着我在作文的意思。一有了这存心,就会写成了死板板的讲义体或零用账了。假使要写一篇小说,也请千万不要把写小说的架子先在自家心里搭起来;倒是先把自家所要写的对象精密地整理过了,就不拘什么“形式”写下来吧。什么什么写作法,请你暂且不要放在心上。你写多了,读多了,你自然会自己产出方法来。
    1934年12月7日在**广播电台讲。
    刊次年《中学生》杂志61号,署名叶绍钧。
    木炭习作跟短小文字
    美术学生喜欢作整幅的画,尤其喜欢给涂上彩色,红一大块,绿一大块,对于油彩毫不吝惜。待涂满了自己看看,觉得跟名画集里的画幅有点儿相近,那就十分满意;遇到展览会,当然非送去陈列不可。因此,你如果去看什么美术学校的展览会,红红绿绿的画幅简直叫你眼花;你也许会疑心你看见了一个新的宗派——红红绿绿派。
    整幅的彩色画所以被美术学生喜欢,并不是没有理由的。从效用上说,这可以表示作者从人生、社会窥见的一种意义,譬如灵肉冲突哩,意志难得自由哩,都会的罪恶哩,黄包车夫的痛苦哩,都是常见的题材。从技巧上说,这可以表示作者对于光跟色彩的研究功夫,人的脸上一搭青一搭黄,花瓶里的一朵大花单只是一团红,都是研究的结果。人谁不乐意把自己见到的、研究出来的告诉人家。美术学生会的是画画,当然用画来代替言语,于是拿起画笔来,一幅又一幅地涂他们的彩色画。
    但是,从参观展览会的人一方面说,这红红绿绿派往往像一大批谜,骤然看去,不知道画的什么,仔细看了一会,才约略猜得透大概是什么,不放心,再对准了号数检查手里的出品目录,也有猜中的,也有猜不中的。明明是一幅一幅挂在墙上的画,除了瞎子谁都看得清,为什么看了还得猜?这因为画得不很像的缘故。画人不很像人,也许是远远的一簇树木;画花不很像花,也许是桌子上堆着几个绒线球:怎叫人不要猜?
    像,在美术学生看来真是不值得齿数的一个条件。他们会说,你要像,去看照相好了,不用来看画,画画的**的目标就不在乎像。话是不错,然而照相也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另一种是艺术照相。普通照相就只是个像;艺术照相却还有旁的什么,可是也决不离开了像。把画画得跟普通照相一样,那就近乎“匠”了,自然不好;但是跟艺术照相~样,除了旁的什么以外,还有一个条件叫做像,不是并没有辱没了绘画艺术吗?并且,丢开了像,还画什么画呢?画画的**的目标固然不在像,而画画的基础的条件不能不是这个像。
    照相靠着机械的帮助,无论普通的、艺术的,你要它不像也办不到。画画全由于心思跟手腕的运用,你没有练习到像的地步,画出来就简直不像。不像,好比造房子没有打下基础,你却要造起高堂大厦来,怎得不一塌糊涂,完全失败?基础先打下了,然后高堂大厦凭你造。这必需的功夫就是木炭习作。
    但是,听说美术学生*不感兴味的就是木炭习作。一个石膏人头,一朵假花,要一回又一回地描画,谁耐烦。马马虎虎敷衍一下,总算学过了这一门就是了;回头就嚷着弄彩色,画整幅。这是好胜的心理;巴望自己创造出几幅有价值的画来,不能说不应该,然而未免把画画的基础看得太轻忽了。并且,木炭习作不只使你落笔画得像,更能够叫你渐渐地明白,画一件东西,哪一些繁琐的线条可以.省掉,哪一些主要的线条一丝一毫随便不得。不但叫你明白,又叫你的手腕渐渐熟练起来,可以省掉的简直不画,随便不得的决不随便。这对于你极有益处。将来你能画出不同于照相可是也像的画来,基础就在乎此。
    情形正相同,一个文学青年也得下一番跟木炭习作同类的工夫,那目标也在乎像而不仅在乎像。
    文学的木炭习作就是短小文字,有种种的名称,小品,随笔,感想文,速写,特写,杂文,此外大概还有。照编撰文学概论的说起来,这些门类各有各的定义跟范围,不能混同,但是不多哕唆,少有枝叶,有什么说什么,说完了就搁笔,差不多是这些门类的共通点,所以不妨并为一谈。若说应付实际生活的需耍,唯有这些门类才真个当得起“应用文”三个字;章程、契券、公文之类只是“公式文”而已,实在不配称为“应用文”。同时,这些门类质地单纯,写作起来比较便于照顾,借此训练手腕,*容易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目标也在乎像,这个话怎么说呢?原来简单得很:你眼前有什么,心中有什么,把它写下来,没有走样;拿给人家看,能使人家明白你眼前的是什么,心中的是什么,这就行了。若把画画的功夫来比拟,不就是做到了一个像字吗?这可不是三脚两步就能够达到的,连篇累牍写了许多,结果自己觉得并没有把眼前的心中的写下来,人家也不大清楚作者到底写的什么:这样的事情往往有之。所以,虽说是类乎木炭习作的短小文字,写作的时候也非郑重从事不可。譬如写一间房间,你得注意各种陈设的位置,辨认外来光线的方向,更得捉住你从那房间得到的印象;譬如写一个人物,你得认清他的状貌,观察他的举动,更得发见他的由种种因缘而熔铸成功的性情;又譬如写一点感想,你得把握那感想的**,让所有的语言都环拱着它,为着它而存在。能够这样当一回事做,写下来的成绩总之离像不远;渐渐进步到纯熟,那就无有不像——就是说,你要写什么,写下来的一定是什么了。
    到了纯熟的时候,跟画画一样,你能放弃那些繁琐的线条,你能用简要的几笔画出生动的形象来,你能通体没有一笔败笔。你即使不去作什么长篇大品,这短小文字也就是文学作品了。文学作品跟普通文字本没有划然的界限,至多像整幅彩色画跟木炭习作一样而已。
    画画不像,写作写不出所要写的,那就根本不成,别再提艺术哩文学哩那些好听的字眼。但是,在那基础上下了工夫,逐渐发展开去,却就成了艺术跟文学。舍此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捷径。谁自问是个忠实的美术学生或者文学青年的话,先对于基础作一番刻苦的工夫吧。
    刊《中学生》杂志53号(1935年3月)。
    署名叶圣陶。
    小说跟实事的记录
    我们收到的来稿,小说占着不小的部分。有些作者往往在附信中告诉我们,说他们所写的完全是实在的事情;另外的作者不这么说,但是我们看他们的小说,也是照实事记录的居多。作小说是不是选取一件实事,照样把它记录下来就成了呢?如果说是的,那么报纸上的一切记载不也是小说了吗?可是谁也不会承认报纸上的记载就是小说。
    报纸的记载着眼在地或者人。某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某个人或者某一部分人遇到了什么事情,就记载下来报告给读者。这里头当然有个选择,极寻常的或者跟大众没有关系的事情是不用报告的。读者读了记载,知道了这些事情,就可以把报纸丢开。
    小说也叙述一些事情,可是小说的精魂在于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有“所见”。这“所见”就在他所叙述的事情中间表现出来,除了叙述事情,他不再说一句多余的话。因为如此,作者必得把许多人物凑合起来成为他小说中的人物,把许多事情凑合起来成为他小说中的故事;换一句话说,就是他必得凭他的经验跟想象创造他的人物跟故事。这样写成的东西,就跟报纸的记载完全不同,它好比一幅完整的画,缺一笔不成,多一笔就嫌累赘了。
    小说虽然出于虚构,却比报纸的记载有更广义的真实性。如果说小说只须记录某一件事,那就跟报纸的记载没有什么分别了。
    有志写小说的人应该知道这一点。
    刊《中学生》杂志56号(1935年6月1日)。
    署名编者。
    写知道得*亲切的东西
    《新少年》创刊以来,承蒙各地少年踊跃投稿。我们读了许多的来稿,有几句话想和读者以及投稿诸君谈谈。
    我们希望你们写那些知道得*亲切的东西。一个人物,只在你们面前现了一现,你们不必写他,因为知道得不亲切。一件事情,只叫你们认识了十分之二三,你们不必写它,因为知道得不亲切。必须观察得非常周到,不但这个人物显露在外面的容貌,就是他隐藏在内面的心情也大略有数,这才把他写下来。必须认识得非常清楚,不但这件事情的经过情形,就是它的前因后果也完全明白,这才把它写下来。这样写的时候,没有勉强,不用含糊,好像泉水那样自然地活泼地流着泻着,是你们极大的愉快。
    如果你们的文字预备投到杂志里去,我们还希望你们在动笔以前想一想:“我所要写的这一篇文字,值得不值得给人家看呢?”有些知道得*亲切的东西并不值得告诉人家,作为写作的练习把它写下来固然可以,作为杂志文字的材料写给人家看就没有意思。杂志文字是给广大的读者看的,必须对于读者有点儿影响。所谓影响,范围很广,但是扼要说起来,也不过给予知识,引起感情,激励意志等几项。你们的材料至少要合得上这几项里的一项,才值得写给广大的读者看。读者看你们这样的文字,好像听密友的谈话,是他们极大的愉快。
    原题《写那些知道得*亲切的东西》。
    刊《新少年》1卷8期(1936年4月25日),署名编者。
    《读和写》序
    沐先生这本书,曾经在《中国儿童时报》按期登载过。听说读者非常欢喜看,每接到新出的一期,多数先看沐先生的东西。这就可见这本书能够吸住一般少年的心。写一本书,必须能够吸住读者的心,作者和读者之间才筑起了交通的大路,作者的好意思好见解才可以一车一车地向读者方面输送。如果做不到这一层,作者尽有好意思好见解,输送到读者跟前,读者的心却紧紧关上了大门,那就不只是作者的想心思动笔墨都成徒劳,就是印刷所工友排字印刷的精力也等于白费。这本书为什么能够吸住读者的心,我不想在这里说,因为说了对读者没有多大益处。譬如一位小朋友爱吃水果,他爱吃就吃了,你却给他说明水果为什么惹他喜爱,这不是没有什么意思的事情吗?
    我在这里只想对读者说以下的话:
    这本书讲的是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凡是方法,记在心里,不过是一种知识。或者不只记在心里,还能够挂在口头谈谈,也不过表示你懂得的多,肚子并不空。如果要真个受用,你得更进一步,让知识融化在习惯中间。举个例子来说:怎样怎样的卫生方法都只是知识,仅仅懂得卫生方法,对于身体不会有什么益处,必须使日常生活习惯完全合于卫生方法,身体才会保持着健康。我希望读者不要仅仅注意这本书的趣味,也不要仅仅把它挂在口头,作为同学之间谈话的资料。我希望读者把这本书中所说的化为自己阅读和写作的习惯。临到做菜,再去翻看烹饪讲义,这是个笑话,常常被人提起,表示单有知识而不成习惯的不可靠。临到阅读和写作的时候,是不应该再去想阅读和写作应该依什么方法的。看着这本书,同时把书中说的应用到阅读和写作的实际工作上去,渐渐养成习惯:这样,才是真个受用,不算白看了这本书。我的话虽然简单,可是很扼要,愿读者注意。
    1936年11月30日作,署名叶绍钧。
    《读和写》,沐绍良著。
    ……
    目录
    怎样写作
    木炭习作跟短小文字
    小说跟实事的记录
    写知道得*亲切的东西
    《读和写》序
    写作漫谈
    语体文要写得纯粹
    写作是极平常的事
    以画为喻
    杂谈我的写作
    文艺写作漫谈
    谈叙事
    《少年们的**》序
    关于散文写作
    梦的创作
    《忘不了的事》序
    《挣扎》序
    《我》序
    《熟悉的人》序
    文艺创作
    经验和语言
    依靠口耳
    从活的语言里去找
    类乎“喝饭”的说法
    拆开来说
    多说和少说
    谈搀用文言成分
    文艺写作必须依靠语言
    关于使用语言
    从“己所不欲”着想
    表达的方式
    公文写得含糊草率的现象应当改变
    不仅此也
    可写可不写——不写
    算式似的组织要不得
    给初学写作者
    《我和姐姐争**》序
    端正文风——在新华社国内记者训练班
    的讲话
    《文章评改》序
    编辑推荐语
    所谓“达人”,即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作文达人”就是在写作方面非常杰出的人,所谓“大师”也。“作文达人”丛书是文章大家们向中学生指出学习写作的门径,有效地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套畅销了半个世纪的中学作文经典!它们的作者夏丏尊、叶圣陶、刘薰宇等,不但本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同时还是文章家、语文学家,是名副其实的大师。他们创作的小说、散文,都属于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典范作品。他们又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深知学生作文的通病和难点,所写指导写作的文章,多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畅销半个世纪的中学作文经典”其它作品:
    《叶圣陶讲作文》
    《开明作文讲义28篇》
    《大师的72堂作文课》
    《文章讲话》
    《文章例话》
    《文章作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