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医独特疗法-浮针疗法(第2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医独特疗法-浮针疗法(第2版)

  • 作者:张亚平
  •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07563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376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浮针疗法是一种针刺镇痛新疗法。使用专用针具**各种局限性疼痛,尤其是软组织伤痛,具有**无痛、**快捷可靠、适应证广泛等特点,深受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欢迎。本书共分三篇,系统的介绍了浮针疗法这种中医独特疗法。本书可供医院骨伤、针灸、理疗、中医、康复等多个科室医生和基层医务工作乾阅读,并提供临床思路和方法。
    文章节选
    **章 浮针疗法概论
    **节 概念和命名
    浮针疗法是一种侵入性的物理**方法,它是运用特制的浮针针具(简称浮针)作为**工具,以局部病症为基准,在病痛周围(而不是在病痛局部)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针刺,针尖对准病灶,主要用以**局限性疼痛的针刺**方法。因其针刺有别于传统针刺方法,不深入肌肉层,只在皮下,像浮在肌肉上一样,故取名为“浮针”。
    浮针疗法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而且结合了现代医学,尤其是现代针灸研究的成果,在腕踝针的基础上,由符仲华老师于1996年6月发现,*早报道于《针灸临床杂志》l997年第二期。经过这几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探索,浮针疗法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病种得到很大扩展,针具也由开始时常用的普通针灸针发展到专用的专利针具——软套管针,理论也得到逐步完善。由于其鲜明的特点和优越的**,目前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深受患者的欢迎。
    关于浮针疗法的命名,从它问世起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开始时是使用普通针灸针,所以有人认为应命名为“毫针皮内刺法”,以使其与传统针灸有更密切的联系���
    ……
    目录
    上篇 浮针篇
    **章 浮针疗法概论
    **节 概念和命名
    第二节 形成及发展
    第三节 浮针针具
    第四节 浮针疗法的特点
    第二章 浮针操作方法
    **节 针刺手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针刺前准备
    第三节 针刺方法
    第三章 浮针疗法注意事项
    **节 注意事项
    第二节 临床常见情况的位置
    第三节 **意外的处置和预防
    第四章 浮针疗法的适应证
    第五章 浮针疗法的组织学基础
    **节 皮肤的组织学基础
    第二节 结缔组织简介
    第六章 浮针疗法作用机制探讨
    **节 中医原理解释
    第二节 循经感传和浮针疗法机制的关系
    第三节 神经的节段性分布与浮针镇痛的关系
    第四节 压电与反压电效应
    第五节 神经调节作用
    第六节 体液调节作用
    中篇 疼痛基础篇
    第七章 疼痛概论
    **节 疼痛概念
    第二节 疼痛的分类
    第三节 疼痛生理
    第四节 疼痛传导的**机制
    第五节 疼痛的评价和测定
    第六节 疼痛的**
    第八章 颈肩腰背四肢疼痛的病理生理
    **节 结缔组织疾病
    第二节 脊柱退行性改变及其病理
    第三节 炎症
    第四节 周围神经被挤压后的病理改变
    第五节 神经根压后的病理
    第六节 自主神经系统与颈肩腰背痛
    第七节 椎管狭窄
    第八节 营养及代谢性骨病
    第九章 颈肩腰痛四肢疼痛的病因、流行病学
    第十章 病史采集和检查方法
    第十一章 疼痛性疾病的预防
    第十二章 疼痛的常用非手术**
    下篇 临床**篇
    第十三章 头面部疼痛
    第十四章 颈肩胛背部疼痛
    第十五章 上肢疼痛
    第十六章 胸胁痛
    第十七章 腰骶痛
    第十八章 下肢疼痛
    第十九章 内脏疼痛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