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英汉语言共性研究
QQ��询:
有路璐璐:

英汉语言共性研究

  • 作者:习晓明
  •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41916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 页数:308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对语言学理论研究的目的,不同语言学家或不同语言学流派虽有不同说法,其主旨*终都可归为对人类语言普遍规律的研究,即语言共性的研究。这在伴随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几大主流学派的研究中皆有反映。因此,该课题从不同学派的观点出发,通过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或者从功能和结构的角度比较语言之间的异同;或者从汉、英两种语言的音系层面、句法层面、语义层面入手,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框架来探索语言的共性;或者通过英汉认知对比,去揭示英汉概念隐喻存在的共性。我们的**是探索这两种语言中的语言规律,特别是通过跨语言比较才能发现的规律,并对这些规律进行解释。
    目录
    **部分 音系研究
    1 标记模式与蕴涵共性
    1.1 经典标记理论与类型学的新标记理论
    1.2 标记模式和蕴涵共性的内在联系
    2 英语标准发音与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的共性与特性
    2.1 引言
    2.2 英汉语重音性质
    2.3 英汉词重音功能及其特点
    2.4 重音引起的语音变化
    2.5 英汉词重音的一般规则及其特点
    2.6 结语
    3 洛阳方言与英国英语标准发音音段音位对比分析
    3.1 元音系统对比
    3.2 辅音系统对比
    3.3 音节结构对比
    4 从英语词中辅音/s/的音节划分看音系原则及制约条件
    4.1 关于音段组合
    4.2 关于音节划分
    4.3 核心音丛和边际音丛
    4.4 结语
    5 汉语普通话上声连读变调的音系模式
    5.1 音系过程和音系规则
    5.2 普通话上声变调的音系模式
    5.3 结语
    第二部分 语义研究
    6 以英语“A and B”语法化为例看动态语义指向分析对语法化的解释力
    6.1 引言
    6.2 动态语义指向分析
    6.3 英语“A and B”语法化中动态语义指向分析
    7 and的语义学及语用学分析
    7.1 语义意义与语用意义
    7.2 and的语义学及语用学分析
    7.3 结语
    8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英汉多义词词义的发展演变
    8.1 英汉词汇系统和多义词微系统
    8.2 英汉多义词词义发展演变中的系统特性
    8.3 结语
    9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共性与个性
    9.1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性阐释
    9.2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共性与个性
    9.3 英汉多义词个案分析
    9.4 结语
    第三部分 词汇研究
    10 标记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10.1 标记理论产生的背景
    10.2 标记性的概念及标准
    10.3 标记理论在词汇学教学中的运用
    10.4 标记理论用于词汇教学的认知理据
    11 从英汉词汇化个性探讨语言共性
    11.1 词汇化现象
    11.2 词汇化模式对比
    11.3 词汇化程度对比
    11.4 导致词汇化的因素
    11.5 结语
    12 名词动化的认知语法研究
    12.1 引言
    12.2 理论视角
    12.3 名词动化的句法描写
    12.4 名词动化的语义描写
    12.5 名词动化的理据
    12.6 结语
    13 文化趋同与形式可译
    13.1 文化趋同与文化构成心理的改变
    13.2 文化趋同与语言融合
    13.3 文化趋同与形式可译
    第四部分 隐喻研究
    14 英汉概念隐喻中的语言共性
    14.1 引言
    14.2 当前关于语言共性的研究
    14.3 隐喻认知
    14.4 基于概念隐喻的语言共性
    14.5 结论及研究意义
    15 汉英视觉动词概念隐喻比较
    15.1 视觉向心域的隐喻投射
    15.2 视觉向物质世界域的隐喻投射
    15.3 视觉向社会关系域的隐喻投射
    15.4 视觉向其他生理知觉域的隐喻投射
    16 英汉语常用近距知觉动词概念隐喻对比及分析
    16.1 引言
    16.2 英汉语常用近距知觉动词概念隐喻对比及分析
    16.3 结语
    第五部分 句法研究
    17 汉语反身代词“约束性”的句法与非句法研究之比较
    17.1 引言
    17.2 汉语简单反身代词“自己”独特的约束特征
    17.3 句法研究
    17.4 非句法研究
    17.5 汉语复合反身代词
    17.6 结论
    18 反事实条件句的意义构建
    18.1 引言
    18.2 合成空间理论和概念整合网络
    18.3 反事实条件句
    18.4 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分析反事实条件句的意义构建
    18.5 结语
    第六部分 语法化研究
    19 从语法化角度看语言共性
    19.1 引言
    19.2 语法化现象
    19.3 语法化机制
    19.4 结论
    20 语法化研究中的语义指向问题
    20.1 引言
    20.2 语义指向
    20.3 语法化中的语义指向
    20.4 语法化中语义指向的语用问题
    20.5 语义指向与语义泛化
    21 汉语情态动词“能”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
    21.1 引言
    21.2 情态与情态动词的语义类型
    21.3 语法化的路径和机制
    21.4 汉语情态动词“能”的语法化路径及机制
    21.5 汉语情态动词“能”语法化的类型学考察
    21.6 结语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