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医养生的智慧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医养生的智慧

  • 作者:王坤山
  • 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 ISBN:9787802233706
  •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01日
  • 页数:198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加减乘除。30~40岁是一个乘的过程,乘代表着需要综合出效率,乘出效果。而40岁进入中年以后应该减,就是说要学会减轻压力。40岁以后,疾病逐渐开始显山露水,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等。除了饮食,还与生理、压力的双重高压有关。因此,生理养生和心理养生都很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一些中医养生的知识,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为了中医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
    文章节选
    **章 《黄帝内经》告诉了我们什么
    “****”是中医养生的精髓
    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天人相应”为《黄帝内经》的基本思想,而“生气通天”是《黄帝内经》中天人相应观的组成部分。
    生命之气通于天,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神的活动相互协调,也是一个整体,从而构成有序的生命?鋤及其过程。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因此,凡自然环境的异常和人类自身的身心活动均可影响其生理活动而致病。
    所以。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才能够减少疾病,从而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素问·宝命全形论》的“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生,四时之法成”论述,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概括。中医养生理论就是建立在这种人与自然相��的思想基础之上的。
    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
    同样的刀子,同样是用来剔割牛肉,有的厨师只用了一个月便刀刃缺损,只好再换新的;技术好一些的厨师可以一年换一次。有一个高明的厨师,一把刀子用了十九年。刀刃依旧锋利。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以厨师用的刀子使用时间的长短,来形象地说明养生的大道理,那就是要了解自然、顺应自然。人体也是由自然界的物质构成的,像刀子一样,在不断地运动中磨损、老化,所以,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为什么生活在同样条件下的人,寿命的长短却不同?影响一个人寿命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养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传统的养生方法多种多样,庄子的“顺应自然法”是其中之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这种环境可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
    外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尽管人类能够主动改造环境.让各种环境更适合人类生存,但是,有许多自然变化不能改变或暂时不能改变,人们只有顺应这些自然变化才有利于身体健康。例如,一年四季变化造成自然气温的明显差异,人们必须及时增减衣服来顺应这种变化;昼夜的交替让人体定时劳作与休息,所以,劳逸结合是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些老年人对坏现象看不惯,心情郁闷、满腹牢骚,但“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只有调整个人情绪来顺应社会,才能有利身体健康。
    人体的内环境可分为体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内环境带有个体特征。有着明显的遗传特性,要想完全改变是难以做到的,但可以自我调整来顺应自然。例如,有的人是虚寒体质,特别怕冷,就应该注意气温变化,及时增加衣物,预防受凉生病;有的人自幼脾胃虚寒,喝冷饮吃冷食就腹痛腹泻,就应以温热饮食为主;有的人是过敏性体质,就要处处小心,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有人肝火旺盛、脾气暴烈;有人心情郁闷、离群索居,这不仅影响人际关系,而且对自身健康也无好处,应该尽力调整个人小环境来适应社会大环境。
    古往今来。那些不讲究养生之道的山民村夫不知不觉地走向高寿,是因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年吃五谷杂粮、家种果蔬,高唱乡曲民歌,怡然自乐,不争名夺利,处处心平气和。这些有利于长寿的自然条件,正是庄子蛾的养生之道——顺应自然,而顺应自然养生也恰是《黄帝内经》的精髓。
    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究竟人的寿命有多长?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几千年来,这个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曾经捉弄过千千万万人的心,打卦、算命、求**、问上帝……花样之多。无奇不有。
    所谓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寿命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比较某个时期,某个地区或某个社会的人类寿命时,通常莱用平均寿命。平均寿命常用来反映一个**或一个社会的医学发展水平,它也可以表明社会的经济、文化发达状况。
    寿命的长短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它与先天禀赋的强弱。后天的给养、居住条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卫生条件、环境、气候、体力劳动、个人卫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各人自出生后,带着先天的遗传因素,经历社会因素的洗练,生物因素的干扰,特殊意外情况的遭遇,从而使寿命不尽相同。这些是否意味着人的寿命就深不可测呢?并非如此,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是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通过不断地努力,人们总能够探索出长寿的规律。准确地算出寿命的长短。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中医学称之为“天年”。那么,究竟人应该活到的岁数是多少呢?《黄帝内经》认为是一百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礼记》称百岁为“期颐”。《尚书》又提出“一日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大哲学家王充提出:“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晋代**养生家嵇康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据上所述,中医学认为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20岁左右。但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达不到自然寿命,其原因有些至今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尽管历史的道路是曲折的,人类社会总是要不断进步。古人所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天看来。显然已经过时了。大量的统计资料证明,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已大大超过古代人。现代科学又是怎样认识“天年”的呢?
    长期以来,根据科学家们的细致观察,发现各种动物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寿命期限,也就是各有不同的自然寿命。这个寿命与各种动物的生长期或成熟期的长短有一定关系,例如在哺乳动物中,狗的寿命是10-15年,其生长期为两年。猫的寿命是8-10年,其生长期为一年半。牛的寿命是20-30年,其生长期为4年。马的寿命是30-40年,其生长期为5年。骆驼的寿命是40年,其生长期为8年。科学家们经过了大量的统计研究,发现一般自然寿命为生长期的5-7倍。若按这个规律去计算,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其自然寿命则应为100-170岁。持上述观点的人以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他提出:“动物凡生长期长的,寿命也长。”科学家巴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寿命系数”,即哺乳类动物的寿命应当为其生长期的5-7倍。以上所说是**种计算寿命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美国学者海尔弗利在1961年提出来的。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动物胚胎细胞在成长过程中。其分裂的次数是有规律的,到一定阶段就出现衰老和死亡。这与细胞分裂的次数和周期有关,二者相乘即为其自然寿命。海尔弗利的具体实验情况是这样的:他将胎儿的细胞放在培养液中一次又一次地分裂,一代又一代地繁殖,但当细胞分裂到50代时,细胞就全部衰老死亡。他又在大量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根据细胞分裂的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而分裂的周期大约是2.4年,照此计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鸡的细胞分裂次数是25次。平均每次分裂的周期为14个月,其寿命为30年。小鼠细胞的分裂次数是12次。分裂周期为3个月,其寿命为3年。
    还有一种方法.是根据哺乳动物的性成熟期推算寿命。根据生物学的规律,*高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倍,而人类的性成熟期是13-15岁,据此推测人类的自然寿命应该是110-150岁。
    以上三种推算方法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哪种推算方法,其结果都表明,人的寿命应该在百年之上。事实上,古今中外长寿老人活到百岁的不乏记载。甚至活到150岁以上的也不罕见。我国唐代医学家甄权、孙思邈和王冰都活到百岁以上。而且还能读书行医。四川绵竹县的老中医罗明山,1980年5、月,他适值113岁时,每天还看6小时的门诊,能诊治40多位病人。前苏联有一部影片,记录了曾被誉为“地球之祖”的穆斯利莫夫,167岁时还精力充沛地整修花园。近代的不少资料都已说明,人类的平均寿命正逐渐向天年靠瓮,以前讲“人生七十古来稀”,而现在则有“八十不为老,七十不算稀,六十正当年,五十小弟弟”的说法。
    ……
    目录
    **章 《黄帝内经》告诉了我们什么
    “****”是中医养生的精髓
    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
    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生病起于过用”的动态疾病观
    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念
    体质不重要,阴阳平衡才健康
    阴平阳秘,不治已病治未病
    第二章 精神养生——情志不调百病生
    生命存亡的关键——精气神
    肾精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和生命
    宁神**
    养生要义:七情必节制
    以情胜情的一种心理疗法
    心动则五内俱焚
    精神太好可能是躁狂症
    情绪影响人的免疫力
    调情志,重养德
    第三章 起居养生——起居无节,半百而衰
    善服药不如慎起居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劳逸适度要防劳作伤
    劳逸适度要惜精节欲
    性生活还应该视季节而有所节制调整
    四季穿衣遵循“****”
    法时养生的精髓是四季养生
    天人相应解春困
    泡脚泡出你的精气神
    饭后6件事有损健康
    家庭居室常绿化
    绿色可以稳定情绪
    居室讲究朝阳背阴
    第四章 饮食养生——饮食是用来养命的
    人类的疾病,80%是吃出来的
    别人的美食可能是你的毒药
    让饮食成为你的****方式
    多吃那些***的完整食物
    亦食亦药的“单腿”食物
    生病时*好别吃的水果
    吃时令蔬菜*重要
    适合你的体质和病情就是好的膳食
    中国人的肠胃该多吃点素
    有些食物让你越吃越老
    偏食是健康的*大敌人
    饭吃八分饱,饭菜嚼成浆
    吃得好不等于营养好
    吃得不对,心理会生病
    胃肠道是有感情的器官
    斋戒:让消化系统休息一下
    第五章 睡眠养生——寻找适合自己的睡眠规律
    寻找适合自己的睡眠规律
    失眠了,药膳食疗来帮你
    起床前的养生
    春困秋乏夏打盹是你的权利
    夏季睡午觉胜过吃补药
    “睡美人”的烦恼
    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一日不睡,十日不醒
    枕头也可以养生
    第六章 四季养生——四时阴阳,从之则生,逆之则亡
    四季养生的核心是顺应四季阴阳变化
    学习古人的春季养生
    大自然是*好的医院
    早春养肝助阳防寒食补法
    夏天,心*累
    长夏时节宠爱你的脾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秋天养肺贵在润肺
    受补关键看脾胃
    冬天既要养肾阳,也要养肾阴
    冬季里的民间养生珍宝
    冬日阳光如黄金
    第七章 运动养生——生命在于运动而不是盲动
    活筋动骨复元气
    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
    耳部按摩助健康
    走路是高血压患者的*佳运动
    **肩周炎,抖一抖空竹
    年轻您的腿和心
    太极拳健身妙处多
    养生小招式——敲胆经
    预防老年痴呆症的简易有效运动
    动一动,少病痛
    举手投足亦养生
    华佗模仿五禽健身锻炼
    第八章 经络养生——12经络就是人体的“仙药田”
    百病渐消,清福自来——经络是人体的医魂
    命悬于天,就是命悬于肺
    肝胆相照
    救命的心包经
    颤抖着疏通经络
    膀胱经就像你家的污水管道
    小肠经是一面反映心脏能力的镜子
    强壮肾经让你的身体固若金汤
    千万不要以为脾胃问题是小问题
    第九章 医药养生——是药三分毒,养生不可滥用药
    “是药三分毒”是真理
    科学选药不滥用
    五谷杂粮有药性
    调味料可食疗
    蜂蜜与王浆:延年益寿抗衰老
    杜仲:补肝益肾强筋骨
    编辑推荐语
    中医养生是*适合中国人的养生方法。
    **老中医,医学博士王坤山教授*新力作
    国际卫生医学研究院,美国中华医学会,澳大利亚国际中医药科技研究院合力**,新浪,搜狐,网易,中华网,三九健康网,中医论坛,就医网鼎力**。
    这本书,不仅是在教你怎样养生,也是在教你怎样面对生命。一部可操作性极强,效果极明显的中医养生宝典,了解中医知识,掌握养生智慧,一书在手,养生不愁。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