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假如光绪不死
QQ咨询:
有路璐璐:

假如光绪不死

  • 作者:石之轩
  •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05963801
  •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1日
  • 页数:249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傍晚时分,悲惨一生的光绪皇帝死于南海瀛台。在他弥留之际,病骨支离的慈禧太后命人抬了自己,来到光绪的房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直到他咽下了*后一口气。20个小时之后,慈禧也一命归天。
    光绪与慈禧几乎就在同**死去,如此蹊跷,如此巧合,让时人齐感愕然,惊讶不已。
    究竟是谁害死了光绪,是慈禧?是袁世凯?抑或是李莲英、崔玉贵?他们为什么要害死光绪?他们为什么能把握得那么好,恰恰就在慈禧死亡之前害死了他?
    文章节选
    **章 历史疑案
    一、蹊跷的巧合
    公元1908年11月4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傍晚时分,悲惨一生的光绪皇帝死于南海瀛台。在他弥留之际,病骨支离的慈禧太后命人抬了自己,来到光绪的房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直到他咽下了*后一口气。20个小时之后,慈禧也一命归天。
    光绪与慈禧几乎就在同**死去,如此蹊跷,如此巧合,让时人齐感愕然,惊讶不已。这两人,一个是被幽禁起来的皇帝,一个是实际执掌权力的太后,他俩忽然就这么走了,给多事之秋的清末带来的震动可想而知。
    对于慈禧的死,时人并没有太多的议论,她已经七十三岁了,在那个年代,算是高寿。民谚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找你商量事。”这个岁数死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光绪皇帝死得离奇,他才三十八岁,不是正常死亡的年龄,并且,他是在变法失败后,一直被慈禧幽禁着的,而且幽禁了十年之久,慈禧濒死之际,就是光绪即将复出之时。一个被幽禁了十年的皇帝,心中有多少咬牙切齿的仇恨、肝胆郁结的怨毒,一旦他复出掌权,那些与他作对的人、作帮凶虐待他的人、落井下石的人、告密的人,这些人怎么办?他们怎能容许光绪活到复出之日!
    于是关于光绪的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有说他是病死的,有说他是被人害死的,至于害他的人,有说是袁世凯,有说是慈禧,还有人说是李莲英。种种猜测、莫衷一是,因为各种被害死的猜测都拿不出真凭实据,而各种病死的说法又相互矛盾,或者被其他证据证明存在漏洞,光绪的死因遂成为一个历史疑案,在此后将近一百年里。不断地被人探讨、评说、论证、研究。尽管清宫存有光绪的脉案记录,此记录也表明光绪一直有病,而且在死前病情加重,但是时人及后人很多不相信这个脉案,因为脉案纪录可以伪造。如果害死光绪的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他害死,自然也有能力悄悄的改了脉案,让光绪的死因就此成谜,沉埋地下。
    人们如此关注光绪,探究他的死因,是因为他在清末年间惊天动地的壮举——戊戌变法。在“祖宗之法不能变”的清朝,这是极为大胆悖逆的事,而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这是**次学习仿效西方政治文化体制,并试图以此改造中国,达致富强的尝试。光绪被慈禧幽禁,*主要的罪名就是变法,而光绪的变法之所以失败,*主要的原因就是慈禧健在,大臣多是她的羽翼,光绪无权。可以设想,若慈禧死后光绪复出,中国的政坛将出现地动山摇般的震荡,也正因为如此,光绪终于没能复出,他没能活到复出的那**,虽然只仅仅差了20个钟头,虽然他一直苦苦的忍耐着,期盼着那**的到来。
    当年法国的一代枭雄拿破仑被囚于圣赫勒拿岛时,也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脱困而出。他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曾以武力将欧洲搅得天翻地覆,害怕他复出的人多不胜数,因此他终于在那个小岛上死去。与光绪之死极为类似的是,拿破仑当时也被认为是病死的,解剖医生说他死于胃癌,但是多年之后,拿破仑被砒霜毒死的真相终于大白天下,世人此时才知道,害他的人在他的饮食之中做了手脚,悄悄加入微量的砒霜,让他慢性中毒,当体内的毒性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一代枭雄就再也无法复出了。
    毒死拿破仑的砒霜,在中国有很多别名,比如砒石、信石等等,有意思的是,它还有个发人深省的名字,叫做“人言”。
    关于光绪的离奇死亡,在当时和稍后就有许多人言的记载,当然,其中有真有伪,有些记载明显是猜测或道听途说,有些记载则是目睹者的亲眼所见。
    二、关于光绪之死的记载
    对于光绪之死,《清史稿》只有寥寥的几旬:“壬申,上疾甚。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中教养,复命载沣监国为摄政王。癸酉,上疾大渐,崩于瀛台涵元殿,年三十有八。”
    佚名的《慈禧光绪病逝记实》说在溥仪入宫后,“翌日七钟,御医言帝鼻翕动,胃中隆起,皆非佳象。是晚帝知疾已不起,遂写起*后之遗诏,但含糊几不可读。此诏在皇后手中,初甚秘密。时朝廷又降一谕,言帝病亟,着各省再寻良医,速遣入都。”“下午三钟,太后至瀛台视帝疾,帝已昏迷不醒。其后稍明,侍者为穿长寿礼服。盖礼制,皇帝需服此以崩也,若崩后再穿,则以为不祥。帝不愿穿,至五钟,遂崩。太后、皇后,妃嫔二人、太监数人在侧。”该书又说:“皇帝宾天之情形及其得病之由,外间无从知其详,此事亦与其他诸秘密事,皆埋藏于李莲英及其亲信太监之脑中。即北京满汉诸大臣,亦言人人殊。关于太后及皇帝同时相继宾天,各持一说,相互矛盾。然欲考察其真相者,亦非无线索可寻。日处忧危之域之皇帝,若一旦得以总揽大权,其必为彼李莲英辈所不利,故一定之势也。”
    恽毓鼎的《光绪皇帝外传》记载:“十月初十日,上率百僚晨贺太后万岁寿,《起居注》:官应试班,先集于来熏风门外。上步行至南海来。入德昌门,门罅未阖,试班官窥见上正扶阉背,以两足起落作势,舒筋骨为拜跪计。须臾忽奉懿旨:皇帝卧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礼,辍试班。上闻之大恸。时太后病泄数日矣。有谮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十九日,禁门增兵卫,稽出入,伺察非常,诸阉出东华门净发,昌言贺崩矣。次日,寂无闻。午后传宫中教养醇王监国之谕。二十一目,皇后始省上于寝宫,不知何时气绝矣。哭而出奔告,太后长叹而巳。”
    御医杜钟骏记述十月十七曰给光绪帝看病的情形:“皇上气促口臭,带哭声而言曰:‘你有何法救我?’予曰:‘皇上大便如何?’皇上曰:‘九日不解,痰多气急心空’……退至军机处拟方,予案中有‘实实虚虚,恐有猝脱’语。继大臣曰:‘你此案如何这样写法,不怕皇上害怕么?’予曰:‘此病不出四日,必出危险。此后变出非常,予不负责,不能不预言。”’
    光绪帝的脉案记载:二十日,光绪皇帝“目睑微而白珠露,嘴有涎而唇角动。”二十一日子刻,光绪开始进入弥留状态,“脉息如丝欲绝,肢冷,气陷。二目上翻,神志已迷。牙齿紧闭,势已将脱。”到中午,脉息“若有若无,目直视,唇反鼻掮,阳散阴涸之象”出现至酉刻,“龙驭上宾。”
    《清官锁记》中记载御医周景濂的话:说那时候“帝无大疾,诸臣皆以平和剂进之。”
    屈桂庭《诊治光绪皇帝密记》中记载:在十月十八目(阳历十-月11日)当屈桂庭进宫护理光绪时,忽然发现光绪“患肚疼,在床上乱滚”,而且光绪“面黑,舌黄黑”,屈桂庭大惑不解,因为眼前光绪的情况与“与前病绝少关系”。
    许指严在《十叶野闻》里记载;光绪病重后,征召各省派名医去**。江苏巡抚送名医陈莲肪进京,陈到京后数日即被军机处带领匕殿去给光绪诊病。陈医生要诊病,却不能直接向光绪询问病情,而要由太后代述病状,皇帝只是不时点头或说一二字以证明太后说得对。太后让陈诊脉,老迈的陈医生跪在地上给皇上诊脉,根本没诊出什么脉象,只是虚以手按之而巳。诊毕,太后又接着讲病情。舌苔如何,口中喉中生疮如何。不许医生亲眼查看,只能听太后说。太后说完,陈就叩头谢恩退出,根据太后所说记录病案,提出**方法,然后交给军机处转送。
    《德宗遗事》记载,南书房一个翰林谭某和内伶教师田际都曾对王照说过,皇帝死前两天还在瀛台水边散步,当时很多人听说过这件事。
    清德龄女士的《光绪密记》中说:在慈禧病倒后,“李莲英眼看太后的寿命已不久长,便暗自着急起来,他想与其待光绪拿了权来和自己算帐,不如自己先下手的好,经过几度的筹思,他的毒计便决定了。
    ‘近来奴婢听许多人说,万岁爷的身子很不好。’他狡恶的向太后说道:‘奴婢愿意去瞧瞧他,或者可以使他的身体好起来。”’
    他的这一连串话当时太后究竟有没有听清楚,实在没有人敢断定了。但为稍存忠厚起见,我们不妨说她因为在病中,精神恍惚,所以没有测到李莲英的真意。”
    就在李莲英访过光绪不久,光绪便好端端的害起厉害的病来了,当下少不得就召御医进宫诊视,无奈他们诊了他的脉,一个个也说不出是什么病症。只有光绪自己心里是明白的,他料定必然是李莲英在饮食中下了毒。但李莲英究竟下了什么毒?应该怎样才能救得转,他就无法可想了。
    ……
    目录
    **章 历史疑案
    一、蹊跷的巧合
    二、对于光绪致死的记载
    三、百年后的真相
    四、决不可能自杀的光绪
    第二章 近代史进程的十字路口
    一、从专制到预备立宪
    二、立宪与地方自治
    三、慈禧对立宪的态度
    四、**资政院与地方咨议局
    第三章 嫌疑*大的慈禧
    一、难以废黜的光绪
    二、载漪的冒险
    三、新政的实行,慈禧已失去了废黜光绪的理由
    四、慈禧为何在*后时刻,才毒死光绪
    第四章 袁世凯的嫌疑
    一、袁世凯与维新派的关系
    二、袁世凯的告密导致了戊戌政变吗?
    三、光绪对于袁世觊的恨
    四、不谋而和的仇敌
    五、袁世凯希望化解光绪帝对他的仇恨吗?
    第五章 李莲英的嫌疑
    一、李莲英的为人
    二、李莲英与光绪的矛盾
    三、光绪与李莲英的和解
    四、李莲英毒害光绪的可能
    第六 崔玉贵的嫌疑
    一、崔玉贵的基本情况
    二、珍妃真的是被崔玉贵落井下石的吗?
    三、崔玉贵为何频繁进出太医院
    四、崔玉贵敢私自谋害光绪帝吗?
    第七章 慈禧为何必须毒杀光绪?
    一、身后不留仇敌
    二、杀心早萌,杀机常在
    三、光绪失败的韬光养晦办法
    第八章 光绪为何不逃
    一、在瀛台幽禁中,光绪有没有做逃跑的努力?
    二、光绪有无逃跑机会
    三、光绪为何不逃?
    第九章 光绪是否准备发动针对慈禧的政变
    一、光绪可以单独杀死慈禧吗?
    二、光绪衣带诏的真假
    三、袁世凯日记中的密诏内容
    四、杨庆旭敬献衣带诏
    五、围园擒杀慈禧的策划
    六、无辜遭囚的光绪皇帝
    第十章 瀛台岁月
    一、三审光绪
    二、慈禧为何不审谭嗣同、杨锐等?
    三、戊戌政变的深层原因
    四、慈禧的心理负担
    五、十年瀛台
    六、历史的玩笑
    第十一章 光绪逃跑,逃向哪儿*好?
    一、假光绪案折射世人对光绪逃跑的期待
    二、光绪出逃的基础条件
    三、刘坤一有无对抗慈禧的实力,
    四、光绪投奔,刘坤一会有什么反应
    五、三总督*可能的会商结果
    六、盛宣怀的方案
    七、光绪如果直接逃向租界
    八、洋人武力护送光绪还京的可能性
    九、光绪到租界后,康有为及保皇派的反应
    第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杀死慈禧,光绪的变法能否成功
    一、载舟覆舟的水
    二、士绅统治下的乡土中国
    三、±绅与地方官(1)
    四、士绅与地方官(2)
    五、慈禧的冒险
    六、没有了慈禧,光绪将如何变法?
    七、变法成功之后,光绪将**中国走向何处?
    第十三章 若光绪不死,大清立宪能否成功
    一、清末立宪的提起
    二、立宪的准备情况
    三、国内立宪派和清廷的矛盾
    四、立宪派的离心离德
    五、载沣葬送了大清江山吗?
    第十四章 光绪复出会保住大清不亡吗?
    一、光绪与载沣的迥异
    二、对袁世凯,复出的光绪是杀?是放?还是重用?
    三、复出的光绪推进立宪的步伐,其速度之快可能超出立宪派们的想象
    四、早开国会,便不会发生保路风潮
    第十五章 君主立宪适合中国吗?
    一、士绅的演化
    二、《十九信条》能否接受?
    三、家天下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四、虚君共和与偶像皇帝
    五、中国人缺少宗教精神和传统吗?
    六、从权力崇拜到虚君共和再到世俗宗教
    七、光绪值得让世人崇拜吗?
    第十六章 立宪成功后中国能否在半个世纪内跻身强国之林?
    一、富与强的关系
    二、**强盛与民族强盛
    三、道学**的愚民功效
    四、道学流毒所导致的心口不一,弄虚作假
    五、立宪之后,年富裕可致,但要达到强盛,尚嫌不足
    六、强国与消除二元文化
    第十七章 不是悲剧的历史
    一、悲剧的光绪
    二、光绪的悲剧对后入的启示
    三、清末立宪失败对后世的启示
    四、面对充满屈辱的晚清,我们该诅咒谁?
    五、永远值得纪念的白江村海战
    编辑推荐语
    朕惟时局艰危,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非去守旧衰朽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可与杨锐、谭嗣同、林旭、刘光第及诸同志妥速密商,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盼之至。特谕。 ——光绪之“衣带诏” 一百年前,光绪被人毒死在瀛台,一百年后,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
    百日维新,芸花一现。去留肝胆两昆仑,光绪的死让维新变法受到了怎样的挫折和打击?这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假如光绪当时没被害死,中国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到今天?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百年曲折历程是否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